高僧圆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六祖惠能打破四层迷惑,解脱生死枷锁
TUhjnbcbe - 2024/10/29 14:12:00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年代,「贴标签」已经成为认识世界上最廉价且最高效的“认知模式”。

「贴标签」意在吸取他人的经验,用于节省判断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样的行为却造成了各种地域黑、人身攻击、种族歧视等等恶劣影响。比如:

“美女一定物质,帅哥一定花心”“清纯的红颜必是绿茶婊”“富二代一定胡作非为”

“东北人的都是黑社会”“广西人都是做传销的”“陆丰人都是贩毒的”

据说艺人乔任梁就是因为长期遭受这种“贴标签”的网络暴力才患抑郁症最终自杀身亡。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就是贴标签嘛,没那么严重,多换位思考,保持客观态度,不就可以了嘛!”

这么说等于是又贴了个标签,贴了一个叫“保持客观态度”的标签。用另一个标签盖住原来的标签,问题没有解决的可能。

那是不是撕掉标签就可以了呢?对不起,撕掉标签也解决不了问题。

金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江湖,就是被种种标签固化而成的人心。

早在多年前,在那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上,六祖就遭遇过「贴标签」。他,是怎么应对的呢?

当年,为求佛道,六祖跑到东山禅院见五祖。五祖弘忍大师非常慈悲和蔼地问他︰

“后生小伙,你是哪里人?来这做什么?”

“弟子是岭南人,远道而来礼拜师父,只有一个念头,我想成佛。”六祖答道。

五祖突然换了一副面孔劈头喝道:

“你们岭南人,是野蛮低贱的獦獠(禽兽),没有成佛的资格!”

五祖这是故意激他,用了「贴标签」的方法来探试六祖的根器。

换了我们,也许会直接翻脸,鄙视五祖以貌取人,名不副实,然后转身甩手而去。

但是,六祖大师却从容应答︰

“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跟和尚,在佛性有何差别?”

所以,为什么六祖没有大骂五祖一通,再甩手而去呢?

因为,从认知层次的角度看,「贴标签」和「撕标签」的行为就是在意识形态里打转,像盲人摸象一样,执其一端。所以,撕下这个标签,还会有另一个标签,永远不可能做到“客观”,标签也就没有撕完的可能。要彻底撕下标签唯有提升认知层级。而六祖则完成了所有认知层级的突破,实现了一切意识形态、一切观念的超越。

那么,六祖到底完成哪些认知超越?

六祖至少突破了这四个认知层级:

第一层:被表相所迷惑,受偏见奴役。

第二层:被我执所迷惑,受欲望奴役。

第三层:被法执所迷惑,不知诸法因缘而生。

第四层:受生死所迷惑,不知缘起性空,真空妙有。

第一层:破相——六祖何许人也?

六祖惠能大师,俗姓卢,他父亲原本是做官的,被贬到广东来纯属意外。假如一切还顺便,六祖也许会是个知书达礼的官二代。可惜,六祖还在襁褓中,父亲就去世了。从此,六祖和母亲相依为命。

长大后,由于家贫没念过书,六祖不识字,只得靠卖柴为生。

有一天,他无意间听一位客人读诵《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心中豁然有所悟。于是,24岁那年,他安顿好母亲,便往黄梅,拜禅宗第五祖弘忍大师为师。

前面师徒对话的一幕,便是两人首次见面。五祖见他是大根器之人,怕同门相害,便安排他到后院舂米。

如果从表面上看,六祖就是个落后野蛮地区,不识字的穷小子。放在鲁迅那个年代,也许阿Q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优越感。但是六祖却是那么不一样的存在,在国际上,他是跟孔子、老子齐名的东方圣人。

所以,六祖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出身?我想他是示现给大家看:不要着相,不识字不代表人傻,出身不好不代表人贱。

“相”是指万事万物的形体相状、概念,如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我们对万物的认知,都是用意识形态、观念来观察。所以,我们不容易透过事物的表相看到其本质,就是“着相”。

什么是着相?《楞严经》说:一切众生,为了“物”迷失了自己,失却了本心,被物所奴役。心被物役的同时,还执迷于“物”的大小、高低、优劣、深浅等色相。注①

比如:同样两杯茶,一个杯子旧一些,一个杯子新一些,本质上我们要的是茶,可是人们都“着相”喜欢拿新的杯子喝茶;同一个人说的一句话,在他的朋友和敌人之间就会有完全相反的解读,这就是“着相”。

因为着相,我们执着于事物表相,落于肤浅的认知,被事相、偏见所奴役。六祖说:外离一切相为禅,内心不乱为定。《金刚经》说: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超越了这个层次的人,因为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而充满智慧。

第二层:破我执——本来无一物

有一天,五祖打算从弟子中物色接班人,他叫弟子们各做偈子,以此来考验各人的水平。

当时,五祖的弟子中最出众的一位是神秀禅师。平时他一直担任上座,经常指导同门修行,众弟子都很服他。神秀禅师不负众望,在墙上写了一偈道: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染尘埃。

五祖看后,说后世如果能依照这首偈子修行,也能得到殊胜的道果,劝弟子勤加念诵。

六祖不识字,听到一小沙弥念诵,认为这偈子不彻底,便请人将自己的偈子写到墙上。偈子说: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五祖看了六祖偈子心中大惊,这偈子所悟之境已比神秀禅师高出许多,六祖的确是可造之材。五祖担心有人会加害于他,于是连忙脱鞋,把墙上的偈子擦掉,并说这偈子也没见性。然后再悄悄来到后院,暗示六祖半夜到方丈室。

三更时分,五祖在方丈室给六祖讲解《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六祖终于彻悟本性。

是夜,五祖将衣钵传给六祖,并连夜送走六祖,嘱咐他躲藏起来,等时机成熟再出来弘法。自古以来,弘法是个高危事业,弘法者,命若悬丝。六祖得法后被追杀了一辈子,躲了15年,直到机缘成熟才在广州落发出家弘法。

老子说,“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佛说,“我”其实是假的并不存在。注②

我执,就是我们一生下来,自然产生的「我真实存在」的想法。因为有我执,所以一切事物最终都有落脚点,包括欲望、自大、是非等等,一切事物也都从我出发:

我是最重要的;我是最厉害的;我是最对的......

虽然世间早已废除了奴隶制度,但我执将世界分裂为人我,形成强大的二元对立。自己也就成了我执的奴隶。

六祖显然已经超越了我执,他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便是将我执这个无明的根源给超越了。

几十年后,武则天礼请神秀进宫常住说法。神秀却向女皇推荐六祖,说六祖得五祖弘忍大师的真传,已修成正果,并创精妙门法,是当今道行最高的高僧。这说明,神秀禅师也已经超越了我执。

超越了这个层次的人,不再执着于人我分别。不再执着于人我高低成败。对于因果,了了明明,知道无明业障都因“我”而起。所以动心起念,念念只为众生。

第三层:破法执——诸法因缘生

六祖悟道以后,在曹溪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

但是六祖在《六祖坛经》里却说修行的法门并没有顿渐的区别,即法无顿渐,人有利钝。什么意思呢?

譬如一面墙,墙上用3D效果画了一个洞,看起来非常的逼真。有的人看到后就拿工具修墙去了;有的人虽然看不出来这是画的,但理论上知道那是画的,于是,拿布出来擦洗,直到看到墙才相信没有洞;还有的人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墙没有洞不用修。

把墙比喻为自性,墙上的画就是我们的无明障碍,也就是“迷”。不通佛理的人拿工具修墙,就等于是心外求法;通达佛理,知道是画,却还被画迷住的人,拿着布慢慢的擦洗,这被称为渐修;一眼看明白墙完好无损的人,就是顿悟。这就是法无顿渐,人有利钝。六祖就是专门用善巧方法接引人顿悟。

“法执”,就是执着于用哪一种布来擦墙,因为他固执地认为所有一切诸法跟墙上的画一样,也是真实存在的。

六祖的顿教就是教人一眼看到墙,并在这过程中破除行人的法执。

他的方法就是以“无念为宗,以无相为体,以无住为本”。

“无念为宗”并不是说像木头一样没有任何念头反应,而是知一切法,心不染著,有反应而无分别。

“无相为体”就是不在境上起分别执著之相,不给事物强加一切外在的东西,还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

“无住为本”一切法无自性,因而一切法不会凝住于自身固定不变的性质上。

超越了这个层次的圣者,明白万法因缘生,连成佛的法都是因缘而生,得要舍弃。

第四层:破空有——性空缘起

六祖在墙上写下《菩提偈》时,五祖为何要立即擦掉,并说“亦未见性”呢?难道就仅仅是怕给六祖肯定,反而给他引来杀身之祸?

其实不然,若以墙上的画替代,六祖的《菩提偈》应该是这样:

墙上本无洞,画洞亦非真;

本来无一物,何劳擦墙忙。

彼时的六祖看到了诸法因缘生,一切皆空,因而偈子里体现出来的都是空空空。但是自性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空是真空,有是妙有,真空生成妙有,妙有又归寂于真空。洞是假的,是空;画是真的,即有。当空有二相都了然于心,通达无碍的时候便破了空有的执著。了脱生死了的挂碍,见性成佛。所以后来在五祖禅房悟道时,他写下悟道诗: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因此,从这四个层面来看,佛法是一种认知的突破。如果在任何一个层面存在障碍,没有超越,就会有执著,有执著必然落入分别,这便是偏见产生的根源。

在六祖之前,禅宗一直是单传。自六祖之后,禅宗很快在大江南北盛传开来,逐渐形成了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五宗,临济宗又分为杨歧、黄龙两派,合称“五家七宗”。

六祖不光是实现了自我的认知超越,在后来武宗灭佛时,还以力挽狂澜之势,拯救了佛法,延续了中国佛教的法身慧命。

六祖入灭后年,在唐武宗刚上位时,就发生了“会昌灭佛”运动。短短六年时间,唐武宗几乎没收国内所有寺院财产,杀死僧人三百余名,打伤僧人无数,逼迫僧尼还俗26万人,拆除寺院所,烧毁了大量佛经。很多宗派像法相宗、华严宗、天台宗、三论宗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从那以后一蹶不振。

但自六祖以来,所传的禅法,以其简洁明快的修行方法、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和不作不食的劳动态度改变了佛教形象,成功避开了法难,生存了下来。当时各地寺院为了生存,纷纷效仿并改名为“XX禅寺”,为佛教的生存和延续,赢得一线生机。

因此,可以说,六祖拯救了一个时代的慧命,为中国佛教历史做出了非常伟大的贡献。

值此六祖惠能大师圆寂日之际,尽请广大佛友,齐心齐力,共同发愿读诵受持《六祖坛经》,并戒杀、放生、吃素、诵经、持咒、供灯等,广作功德,回向给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愿众生能远离一切天灾人祸!愿世界和平安宁!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完-

引用:

注①《楞严经》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注②《道德经》:“吾所患者,唯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金刚经》:“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祖惠能打破四层迷惑,解脱生死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