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南怀瑾老师讲法华经一东方现瑞的大
TUhjnbcbe - 2023/1/6 9:20:00

现在中国人讲修证,尤其是禅宗,提到两部经典——法华及楞严。《法华经》比《楞严经》来得早,南北朝东晋时代就传过来了。这本经影响中国文化很大,在文学、学术上,经常可以看到《法华经》的东西。

智者大师师徒二人,创立天台宗,就是宗奉《法华经》。很多过去学“般舟三昧”的高僧们,修持都走《法华经》的路线。真讲这部经太难了,这才是真正的一乘佛法。

以前几次禅七时,都会讲到释迦牟尼佛为何拈花,迦叶尊者为何微笑。我去年在关中,有一个感想,写了一首诗,答一位要出家的老朋友:

禅自拈花一笑来,灵山花蕊满灵台。

如何净土华严界,又道花开见佛回。

佛在灵山会上,天人供养的花太多了,满了灵台。有一件事很奇怪,佛教一直都与花有关。然后,我再给朋友一个话头:

莫妄想,费疑猜,头陀一去首空回,

东风正放花千树,尽向南华觉后开。

提到《法华经》,为什么拈花?为什么微笑?你站在那里看花,话头就来了。你懂得花,你也差不多知道怎么修持了。一颗种子,怎么开花?怎么结果?

《法华经》即《妙法莲华经》,同庄子一样,都是寓言故事,尤其提到讲经的功德怎么大。印度的文化,一句话写了一大堆,不过,耐心研读,每句话都有道理。这本经处处都是话头,它是真讲修持功夫。

《法华经》卷一:“序品第一,东方现瑞”,佛放光动地,弟子们认为这一次传大法了,一定大不同,然而五千比丘却先退席,认为这个老师不行,变妖道了,退席而去。阿弥陀佛在西方,而《法华经》则专放东方光明——东方现瑞。这部经典统统都是故事,每个故事都是话头。佛的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子,起来问法。

佛放那么大的光明,排场那么大,却说:算了!算了!我的法太不可思议,不再讲,你看五千比丘都退了。在《法华经》卷一“方便品第二”中说:“止!止!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人都有傲慢心,尤其是学佛的,自认懂得佛。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那是佛,不是你。佛说,许多有增上慢的人,对于我要说的法,他决不会信的。

“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注意!这是见地,尤其我们学佛更要知见正,佛法不是靠思想去搞,佛在这里告诉我们,真正的佛法不是你思想意识分别所能解释得了的。下面一句很严重,我们也白学了,唯有诸佛乃能知之。真正的佛法,只有佛知道,到了佛的那个境界才真懂。难怪那五千比丘要退席了,唯有佛才能懂,那我们何必要学呢?

“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他说一切佛出现世间,只为了一件事,这件事叫大事因缘。换句话说,佛说佛法只有一乘道,只有一个东西,你懂了就成佛。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注意!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之见、入佛之见。悟要悟道,入要证入,《法华经》就是开、示、悟、入,最后要证道。

“此众无枝叶,唯有诸真实。”五千比丘走了,渣子都出去,留下来都是好角色,都是心里头清净、够格的人选。

“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没有一个涅槃是断见,是去了不来的。什么是涅槃?一种现象——“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注意!《楞严经》刚刚提到的——本性,你要悟,哪里去找?“诸法”讲万有一切,不论精神的、物质的,一切世界万有的事相,都在生生灭灭,变化万端。为变之前,及既变之后,乃至变动的过程中,本来就在涅槃中。本来就是寂灭的、清净的。要懂得这个,先要了解这个,这就是参禅,禅宗经常提到这一句。

“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你现在去行愿、修证,来生成佛。注意!这是他对出家弟子小乘众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讲的。

“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没有三乘,只有一乘,这一乘是什么?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把前面的“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和“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连起来是很好的一副对联,你一看就懂得大纲了。佛说这个菩提在哪里?就在这里。乃至到了地狱、天堂里头,他也就在地狱、天堂里。就算你在魔道中、六道轮回中,他都跟着你。诸法都在本位上,这是本体的功能。至于现象呢?世间相常住,世间万有的现象,就是他的现象,所有的作用,就是他的作用。

“于道场知己,导师方便说。”成了佛,你坐在这个位子上,一悟就是你的道场。知道了这个以后,你可以方便说法,怎么说都是它。

法华经的重点又来了,佛很慈悲,第一、第二品还给我们提重点,因他对小乘说法,怕他们智慧不够,只好明说了。

下面对大乘菩萨说法,他只说故事,要你懂。“知第一寂灭,以方便力故,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佛乘。”成道与悟道的人,他怎么说都对,由世第一法到大涅槃寂灭境界,他悟到这个道了。所以佛说他在说法时,虽然介绍了各种的修行法门,有时说小乘,有时说大乘,其实都是方便而已。

所以佛在《涅槃经》上说,我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一个字。为什么没有说呢?因为“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对那个形而上的本体而言,都是方便而已。所以虽然开示了种种法门,都是方便,所谓世间法,也就是佛法。

《法华经》这样讲,《维摩诘经》也是这样讲。所以《法华经》最后说,“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一切为生活做的事都是佛事。出家人注意啊!我不是偏向在家人讲的。《法华经》上说:“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这中间只有一个法门,并没有在家、出家之别,也没有出世、入世之别。

大家注意:这个课还是向见地、修证、行愿的方向进行。现在还在讲《法华经》见地、见性方面的资料,没有说修证,以后会谈到。我们这堂课,重点在讲如何修证佛法,不是讲佛学,也不是讲普通的佛法,是讲学佛修证的路线。我们的纲要已提出来了,就是——见、修、行,三位一体。我们可以拿这三个纲要读一切佛经。功夫作不上路,是见地不对;见地不对,理不对,行愿没有到,功德没有圆满。换句话说,见地为什么不到呢?是修证没有到,行愿没有圆满。行愿为什么没有到?功德也没有圆满呢?因为见地、修证有问题。三位一体,不可分的。

法华与楞严为禅宗的两大经典,但我们今天讲课并不限于禅宗,也用不着走禅宗的路线。我们学佛应选对修证有利的路子走,管他禅不禅,不要有门户之见,不要认为禅是至高无上的,也不要以为有哪一个宗派是至高无上的。所谓宗派的分别,都是方法的分别,基本上仍是一样。

《法华经》与庄子一样,是讲故事的。现在人认为,庄子专说一些无边际的话,是一些幻想,这是错误的。所谓寓,就是寄,有寄托的,等于打丫头骂小姐,是有对象的,不是乱讲。最近百多年来,翻译的西方儿童故事、小说,很多都是先由日本翻译,再传过来。比如哲学这名词,也是日本翻译过来的。如此一来,这些幻想小说,就借用了庄子的“寓言”,所以年轻同学先读了伊索寓言,然后再看庄子,也是寓言,就认为与西方的幻想小说一样,这也是因果颠倒了。

《法华经》是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几乎找不出其他东西来。可是你要注意啊!这本经典自南北朝以来,影响中国文化非常巨大。神僧传、神尼传的这些高僧们,修法与法华经有密切的关系,与禅宗也大有关系。

《法华经》的序品,把最重要的摆在前面。佛这次讲经不同了,又是放光,又是动地,高明的弟子知道,佛这次要说大法了。但是有五千比丘,过去也跟佛很久了,反而走了,不要听,觉得佛今天说得不对,认为过去的才对。因为佛过去讲的是断惑证真,断去烦恼、妄想,证得真如自性。这是小乘佛法,所谓四谛、十二因缘等等的法门,可以证得罗汉果。但是佛今天却用另外不同的说法,因此这五千比丘、比丘尼就走了。换句话说,他们落于小乘道,走小路,只晓得空,还谈不上妙有,不晓得缘起法门,佛经上称为——焦芽败种。芽烧焦了,种子不能发,结不成果。这五千弟子走时,佛默然,让他们走,也没说什么。走了以后佛说:“此众无枝叶,唯有诸真实。”意思是,留下的这些人,是可以承担大法的。

第一品——“东方现瑞”,这是我定的名称。原始的翻译没有分品,(佛经称品,普通书籍称章。)例如:金刚经三十二品,是昭明太子将其按品分章,当佛经讲一个法门时,有时提的是西方,比如讲净土宗,一定提西方;法华经讲东方现瑞。这是什么理由呢?又是一个话头。什么叫话头?这就是话头。

参话头,大家不要搞错了,以为是拿个小问题,在心里嘀咕,一天到晚嘀咕,以为这样叫参话头,这样是闹笑话。佛经就是大话头,为什么从东方现瑞?讲到涅槃境界才是西方现瑞。喜欢研究易经的朋友,对这个方位的道理,要多注意,这是相关的,不是偶然的。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所以那五千比丘非退席不可,听不下去。那些比丘专门出家修道,结果佛讲真正的佛法就在世间,也不离出世间。世间与出世间无所不在。“是法住法位”合于道,本来在的。“世间相常住”永远合于道,不一定出世才能够成道。

整理自《如何修证佛法》

“法名寂灭,若行生灭,是求生灭,非求法也。”维摩居士对舍利弗说,”法名寂灭“,真正佛法所求证的是寂灭,寂灭是圆满清净安详安乐的,有时这个境界用之于佛土,就叫作净土。可是一般人学佛,对这第一义谛没有认清楚,都在生灭法中做功夫。严格说来,不论哪一宗,所修的法都在生灭法上转。比方,念佛就是起心动念,用念头在念。思想念头是生灭的,前一念灭了,后一念就接上来了。譬如我们在讲话,在听话,也都是生灭法,当你听到这声音,这个观念就过去了。一切的心行(心理行为),以及知觉状态,完全是生灭法。念佛、念咒、观想法门,都是求佛法入门的方便,抓住了这种方便,当作是佛法的究竟就糟了,修一辈子也不能证到涅槃之果。

天台宗有数息法门,到了唐朝,道家吸收了这个法门,归纳成四个字:“收视返听”。把眼神回转来,内观、内照,耳朵听呼吸。后来到了西藏密宗,就演变成修气脉,那方法就多了。十七八世纪东西方交流之后,西方国家也流行起来,医学上有用听呼吸治失眠,乃至催眠。这也是生灭法。宋朝诗人陆放翁,也是学天台宗的数息观,他有一名句:“一坐数千息”,这大概要两个钟头左右,可见他每次打坐比一般人久得多了,他的功夫也不错。实际上,这与道不相干的。像很多年轻同学说,他念佛几万次,或者数息上千下,我就问他是否在做会计?光搞数字做什么?依六妙门要数息、随息、止、观、还、净。

所以维摩居士告诉我们:“若行生灭,是求生灭”,与求佛法背道而驰。《楞严经》上佛说的名言:“因地不真,果遭纡曲”,你动机、观念不正确的话,你用各种方法去修,都是在走冤枉路。《法华经》也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这个“法”用现代的话来说,包括了一切理、一切事、一切物。《法华经》这句话说,宇宙万有一切的现象是此生彼灭的,它的本来是清净的(所以是“自”),用不着你去求个清净。用《法华经》来对照《维摩诘经》这句话,就很清楚了。

我岔进一个禅宗故事,你们参参看。有位禅师读到《法华经》这里就悟了,他告诉一同参禅的道友说,佛讲的这句话只讲了一半,什么理由呢?“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只讲了法身的清净面,没有讲法身的起用,是留给我们去参的。大家不服,要他把下一句讲出来,他就说:“春至百花开,*莺啼柳上。”他露了消息吗?有的,涅槃境界是生机活泼的。

“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小乘的罗汉最怕有所作为,什么事情都躲开,世间法什么都不管。讲小乘是客气话,讲不客气是逃避现实的人,渺小的人。人世间的责任一切不管,好像别人都该死,只有你修道是世界第一。所以小乘最后被认定是外道,是错误的路线。小乘人偏于空,认为空是究竟,实际上他没有懂空。真正了解了空就明白,静固然是空,动也是空啊!为什么怕动而专取静?大乘菩萨是真悟道的,所以“教化众生,而起于空”。小乘怕一切有为法,怕有所作为。有为法包括了世间法,世间法包括了魔法,一切外道法门,任何一切世间法门都属于有为。无为法只有一样:证得涅槃,就是空。

如果你认为有个空可以证得,可以保持这个空,就像小乘的罗汉们,天天定在这个空上,动都不敢动,起心动念都不敢,他认为这就是空,实际上是偏空。你知道自己定在空境界上,这不还是有为法吗?还是一样没有在修无为。可是他们却自以为在修无为法。世法、出世法一切唯心唯识所造,哪一样不是有为法?唯有大乘菩萨不舍有为法,因为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也是空啊!因此大乘菩萨彻底悟道的,“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不认为无相是究竟,起无相的三昧而如是利生,起这种度世之行。《法华经》说:“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世间一切有为法,做生意、种田、做任何事,统统与菩提大道不相矛盾。

《法华经》上也说:“一切世间法,皆是佛法。”世间的一切皆是佛法。《法华经》上又讲“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并不一定说脱离人世间,脱离家庭,跑到深山冷庙里专修,才是佛法。治生产业就是大家谋生!或做生意等,各种生活的方式,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同那个基本的形而上道,并没有违背,并没有两样。这是《法华经》上的要点、名言。所以《法华经》成为佛法的一乘法门,入世法、出世法,平等平等,它所成就的是一样的。

至于说成就的过程当中,修持方面有难易的不同而已。这也就是“无有定法,如来可说”的重点。佛引伸这个观念再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等于佛自己把平生四十九年说法,作了一个否定。实际上,他不是否定,而是一个肯定。他所讲的各种法,各种道理,不能执着,执着了他任何一句话,就不对了;所以说不可取,不可说。佛所说法,如果认为有个法可得,有法可取,那就错了;如果认为佛说法都是空的,无法可取,更错了,所以说非法,也非非法。这并不是说非法就是对的,不执着就是对的,如果你说你这个人什么都不执着,你已经执着了,执着了一个不执着,所以“非法非非法”。

整理自《维摩诘的花雨满天》《金刚经说什么》

我们现在参一个话头,《法华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这个话头可以商量,“法”指法性之法,尽管去想。《法华经》又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念念不可得)

憨山大师有一次正参究肇论,下了坐,揭帘立于阶前,忽然风吹庭树,飞叶满空,则了无动相,曰:“此旋风偃岳而常静也。”接着他去便溺,了无流相,曰:“此江河竞注而不流也。”此时,他对生来死去的道理,才大有悟入。这也就是“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参!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法华经》如是说,山光水色,鸟啼花落,本自寂灭。只认寂灭以为是,也错了。不认寂灭不能悟。“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莫妄想啊!那么聪明伶俐呀!把聪明伶俐放在无用之处。心怎么那么活,不要打妄想,不要讲道理,太活了。“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对了一半。我的全对的呢?等着去吧!你想等着说的,早不对了。“春至百花开,*莺啼柳上。”你想拍掌么?心怎么那么活啊!寂灭相从哪里来呀?还有个来去吗?从你那七弦琴上来,听到高山流水曲,把身体忘了,一声声,一声声,身心皆亡,证入观音入道之门。证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才知道,动而不动,静而不静。明明白白,就是这样,再空就没有地方站了,无我“相”啊!古人忙得连揩鼻涕的时间都没有,你晓得他的忙就对了,他昼夜都有不空的。

整理自《习禅录影》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怀瑾老师讲法华经一东方现瑞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