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管理之道,可学而至2020首期南赣治
TUhjnbcbe - 2022/11/20 21:36:00

6月11日-14日,管理之道,可学而至——南赣治理阳明文化研学圆满收官。由特邀指导常海峰老师、特邀导师周建华教授、战略指导王诚莹老师亲临指导,来自山东、浙江、江苏、广东、湖北等地的十数位企业经营者一起走进江西赣州,身临其境、心临其境,探访先生南赣圣迹,追寻良知之学,透过“南赣治理与企业管理”系列主题分享,通达企业管理“无为而治”;通过落星亭祭拜先生,庄严自己,笃志力行。

6月11日丰功伟绩

6月11日下午,研学团一行抵达江西赣州,首先来到赣州阳明书院进行参访。

赣州阳明书院是一座研究、挖掘、传扬阳明心学的专业书院。明正德年间,阳明先生巡抚南赣,平定叛乱之后,在此宣讲“致良知”学说,以期教化民众“破心中贼”。

晚上学习会伊始,在一段悠扬的古琴表演中,赣州阳明书院院长周建华教授,为大家授课:《阳明先生于南赣的丰功伟绩》。

周建华教授,赣南师范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赣南师范大学阳明先生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宣部重点项目“阳明文化走出去”首席专家,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阳明先生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赣州阳明书院名誉院长,崇义阳明书院院长。从事阳明学研究30多年,主要著作有《王阳明在江西》等30多本。

周教授讲道:

“南赣”的概念包含了当时的八府一州,包括广东、江西、福建、湖南等地共3.94万平方公里。面对为害一方的山贼,几经招降不投,阳明先生杀伐决断,一举歼灭;同时先生以百姓心为心,除恶务尽同时,又留有一善,一支笔胜过千*万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之以利、呵之以棒,从而感化敌人,纷纷来投!

周教授的分享让同学们对阳明先生在南赣的功绩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周教授现场为每一位同学提笔签名,赠送他的著作《王阳明在江西》。

6月12日致良知

上午通天岩研学

6月12日上午,研学团一行到达通天岩进行研学。通天岩是一座开凿于唐朝,兴盛于宋代的石窟寺,被称为“江南第一石窟”。面向阳明先生雕像,同学们端心正意,向先生行三鞠躬礼。先生曾在通天岩石窟观心岩居住并结庐讲学,还教郡邑子弟歌诗学礼,以此南赣风俗为之一变。

观心岩是阳明先生在赣州期间的结庐讲学之所,阳明先生就在这里“观心”,向陈九川、邹守益等二十三个弟子讲授他的“致良知”,讲授他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天理”和“良知”学说,因此这个岩洞就被先生起名为观心岩。

在观心岩,同学们诵读原文、聆听古琴表演之后席地而坐,周建华教授做主题分享《阳明先生通天岩演绎致良知》:

当时赣州天气很热,但古代没有空调,于是阳明先生就来到了通天岩的这里,后来起名为观心岩。观心岩,就是观照自己的内心。“知行合一”、“心即理”的逻辑起点就是“良知”——天理就在我的心里,我本来就有,它不在朱熹、孔子的典籍里。就像是叛乱的宁王朱宸濠,他本来也是有良知的,只是他的心被蒙蔽了。

同学们在此与周教授还进行了互动问答。最后同学们闭上眼睛静坐十分钟,用心链接天地、链接先生、链接能量。

下午崇义阳明博物馆参访

赣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坐落着很多名胜古迹。下午,研学团的同学们一起参访了赣州古城墙、八镜台、郁孤台等。

随后同学们乘车,到达崇义县阳明博物馆。

△博物馆广场阳明先生雕像前合影

崇义阳明博物馆始建于年,也正是阳明先生奉请设立崇义县周年之际,是一座以展示和传播阳明先生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它是全国最大、江西唯一的以阳明先生为主题的展馆。博物馆内通过“知行合一、良知永恒”为主导线索设计,且以时间为主顺序,通过一件件事件讲述了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

通过参访阳明先生的生平事迹,体悟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同学们感到收获满满,离开博物馆时意犹未尽。

晚上导师授课

晚饭,研学服务组为同学们准备了精致而富有情怀的“阳明宴”,大家一边品尝特色菜肴,一边了解阳明先生的南赣事功。

餐后,研学团进入崇义阳明书院进行参访并学习。

周建华教授为大家授课《阳明心学与企业文化》:

阳明先生认为,任何外围的标准都是人为设定的。凡是从自己的良知出发才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其本质就是人一定要有独立人格。这一点很好地体现在了当代企业家身上,你的企业文化就是老板的文化。有些企业倒闭就是因为没有独立人格,企业家没有独立人格,就会导致企业创新精神不够,没有创新产品,企业会出大问题。

随后诚莹老师做主题分享《困境与出路》:

商业的本质是等值交换,即提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需求是最重要的,我们要以需求来界定客户,然后就是想方设法满足他的需求,就是白老师在3.0战略里所提到的“为什么要常常和客户直接链接交流”。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使命型公司,就是从自我的经营转向利他的经营。请各位思考,你做这家公司的目的是什么,你是真的想利益他人吗?在今天这个时代,利他的商业文明就是新商业文明。

6月13日破心中贼

上午栗园围参访

清晨,研学团同学们就来到崇义阳明博物馆前的广场上进行户外早课。面对阳明先生的塑像,同学们读书读得特别有力量。

早课过后,研学团乘坐大巴车赶往龙南,同学们在车上进行了感悟分享。

中午,研学团到达龙南栗园围进行参访。

栗园围始建于弘治辛酉年(年)。时任南京吏部侍郎的李清,受正在南赣巡抚的阳明先生赏识调任到身边,参加平乱,立有战功。阳明先生在班师回归途中,特意到驿道附近的栗园围屋看望李清,并对正在建设中的围屋建议:房屋排列走向,按照天干地支、阴阳八卦排列。因此也被称为“八卦围”。栗园围是中华客家第一大围屋。

下午玉石仙岩研学

下午,研学团来到龙南玉石仙岩。玉石仙岩中有个宏大的天然溶洞,人称“玉虚洞”。洞顶有圆形缺口,如玉镜高悬。明正德十三年,阳明先生曾到此游览,诗兴大发,赋诗五首。其后不少文人墨客在此联袂和韵,镌刻立志,不少石刻保存至今。

在玉石仙岩,海峰老师为大家授课《平南赣》,同学们对阳明先生的传奇的一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体悟。

海峰老师讲道:

阳明先生刚接手南赣时,面临:官员懈怠,不听指挥;百姓狡黠,见风使舵;官兵无能,善于逃跑;盗贼嚣张,攻城略地;山势险恶,易守难攻,以及无兵卒、无*费、无粮草,民风彪悍,那阳明先生是如何突破困境?到底怎么做的呢?……管理不能光讲道理,该“砍人”时要“砍人”。企业管理也一样,既要有企业文化,也要有管理制度。阳明先生给当地的官兵、百姓到底带来了什么呢?一个词:希望。之前的巡抚一来就打败仗,让人觉得跟着他“没混头”,而阳明先生一来就把山贼平定了。在企业中也是一样,当大家看得到希望的时候,士气绝对是高涨的,员工绝对是真心相随的。所以经营者要努力让企业走向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海峰老师的分享内容详实,丰富生动,大家听完都有很多感悟,现场进行了分享互动。

晚上

晚上同学们在宾馆后面的草坪上,聆听了海峰老师对《大学》的解读。

海峰老师讲道:

大学就是大人之学。什么是大人?什么是大我?阳明先生说,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为大人。为什么还有你我之分,因为本来我们是一体的,但私欲将我们分开。品德败坏的人和品德高尚的人差别在哪里呢?心中装有更多人,不单纯为自己的欲望而活着。

6月14日立志敢愿

上午落星亭祭拜

上午赶早,研学团来到阳明先生落星之处——大余落星亭,神圣庄严地祭拜先师阳明先生。

嘉靖七年(年),阳明先生五十七岁。二月,平思、田。七月,平八寨、断藤峡。十一月,班师,乘舟沿赣江北上。先生病情加剧,舟泊南安青龙浦。门人周积来见,先生已弥留。周积问先生遗言,先生曰:“此心光光地,更有何言?”有倾,瞑目而逝。先生逝世之地即赣州大余县青龙镇赤江村,赣南成了阳明先生生命的最后一站。

同学们在这里披绶带,向阳明先生上香、敬献鲜花,庄严诵读祭文,诵读《示宪儿》、《睡起偶成》,整场庄严肃穆,心怀感恩与敬畏。

祭拜完成后,同学们原地静立十分钟,用心链接先生能量。随后抽取了阳明书签,这是阳明先生为大家送上一句最好的箴言。

离开落星亭,同学们乘车到达丫山灵岩寺进行参访。

年,当阳明先生因病告假还乡,由南安县城乘船到达青龙圩时,忽弃舟登岸,上了丫山的灵岩寺。在他未到丫山前,寺里有位得道的高僧将要圆寂,他命僧徒将他所处僧室紧锁,不得打开,只说了句“姑俟我至。”阳明先生来此见僧房紧闭,甚是奇怪,便问僧徒。众僧徒将禅师之嘱告之。阳明先生笑道:“固候我也。”遂命僧徒将门打开。他发现室内案几上有本书,他拂去灰尘,翻开书,轻声读道:“五十七年王守仁,启吾钥,拂吾尘。若问前身事,开门人是闭门人。”阳明先生当日返回舟中,病逝于青龙镇河中舟内,享年正好五十七岁。

下午周屋祠堂

最后一站,研学团来到了周屋祠堂。周屋村是理学古村,村民多为理学鼻祖周敦颐的后人,周氏宗祠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宗祠正门左边一个彰善榜,右边有一个纠过榜,每个季度都会对身边的好人好事、文明家庭还有不文明行为进行张榜公示,通过这种方式,营造一种人人向先进看齐,并且有错必改的氛围。

在周屋祠堂参访结束后,每位同学都进行了分享,诚莹老师进行了总结分享:

我们不能被物拥有,而是要拥有物。这是一种智慧。但是人是有习气的,人在某种习气下被物所移,人就成了物的奴隶。如果成为物的奴隶,做事业也是一样的,我们嘴上说着要成就一份利益人心的事业,实际上我们被这份事业困在里面。所以我们要懂得在任何一个瞬间,都能让自己的这颗心静下来。这是一份功夫,让自己快速回到自己的心境上来。

最后大家共同观看了本期研学的回顾视频,本次研学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正式圆满收官。

部分同学感悟

刘剑

先生平匪擒宁王,为什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举重若轻,易如反掌?

《中庸》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性精微,先生洞察人心如观火,以父母之心感化巢贼,使匪众分崩离析;施行十家牌法分离善恶,使奸伪无所容;祭拜山神,让百姓心存敬畏,破其心中贼;施行《教约》、《乡约》,化育人心,导人向善。先生从多层次、多维度全面施行惩恶扬善心法,在天地间形成强大的势。

在这样强大的势面前,百姓不再为匪徒所迫,做出违心的事;朝廷命官不再贪生怕死,而是奋勇杀敌;大量匪徒不再负隅顽抗,而是纷纷放下武器,弃恶从善。因为他们都感受到先生“赞天地之化育”的格局和能量,他们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

给我们的启示:

1、符合天道是最大的势。良知即道。上下同欲者胜,上下同道更有能量。

2、除菩萨心肠还当有霹雳手段,及时惩恶扬善,引导身边人。

3、给大家以希望。带领团队从胜利走向胜利。

4、知善知恶是良知,以更高层次的心去判断善恶。

5、修身在于修心,为善去恶就是致良知。

孙传新

很荣幸也很庆幸能有这样一次难得的游学,时间虽短,收获颇多。

通过游学真切了解了阳明先生建功立业的履历:先生不畏艰难独身到达时事混乱的南赣,心生万法,平定匪患;治理中采取多种措施,以人为本,最终达成和平、昌盛的局面,得到群众的拥护。

作为企业管理者,每天都会遇到纷繁复杂的难题,遇到困难并不可怕,静心研究、认真总结、潜心规划,困难终会得解。企业管理中更需以人为本,人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人心所向一致、战略目标统一,才能步伐一致。其次,本次游学再次领悟了《示宪儿》,深深感到家风的重要性。家风决定一个家族的传承、决定一个家庭的幸福、决定一个后人的高度,只有“家风正”,才能“家族旺”。管理一个企业同样的道理,只有企业文化正,才能培养出有高度的员工,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

朱墨

四天的游学过程印象深刻,体会有二明二思。

周建华教授第一天上课时讲的“裤衩即底线”的故事简单易懂,但是直达内心。生活中很多人心底其实是善,只是被外物所蒙蔽。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认知自己的底线,从而提高自己的底线,甚至帮助他人提高底线。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为人师可为圣、为经商可为圣、为“工薪阶层”可为圣,为“农民百姓”可为圣。每个人要自信可以成为圣贤,自信可以克服各种苦难,最终走向辉煌。

阳明先生初到南赣唯一的任务就是剿匪,是一项艰巨且极其危险的任务。先生为何可以做到?或许是阳明先生上任第一天就带兵打仗,或许是阳明先生要求所有指挥官亲自上阵,或许是阳明先生给了土匪和百姓一个“希望”。

研学最后一站,落星亭祭拜先生,思考“五百年后的我是……”我想,五百年后的我是一个一生延续“耕读家风”的弟子;是一个给子孙作为榜样的先辈;是一个不一定让人记得容貌和名字,但是为家族传承、民族复兴做过贡献的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管理之道,可学而至2020首期南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