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简单解释就四个字“功臣身退”;这四个字说的容易,真正做到的却没几人,即便数千年历史中也是凤毛麟角。这就引出了一位高僧大德,其一生历经5位帝王,寿高岁,还曾“九月祈雪”,连慈禧都尊奉他为“可呼风唤雨的活菩萨”;后面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能让慈禧折服,荣华富贵自然少不了,可他却在此时选择归隐,真正做到了“功成身退”。
说到这或有朋友已经猜到了,他就是近代佛教禅宗的大德高僧,“虚云禅师”。简单来说,“虚云禅师”目睹了百年变革,亦看尽了人间疾苦,这才引出一段“呼风唤雨”的传奇故事;追溯到清光绪年间,铁船洋炮撞开了中土久已封闭的大门,此时风云变幻,百姓遭难,就连朝廷也成了一支狼狈的逃南队伍。就是在这种无力回天的情况下,皇帝贵族们仍不忘逢庙必拜,队伍中的“虚云禅师”就变得很重要了;他的任务是伴君西行,也是这支逃亡队伍的精神寄托,但这并非“虚云禅师”的本意。
尤其到了长安后,那还有汉唐繁华,唯有饿殍遍野,与之相伴的还有连年旱灾和瘟疫横行;百姓受苦之状犹如人间地狱,为了生存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暴行,“虚云禅师”目睹此景,心中恻隐,遂祈求皇帝下旨:令当地富贾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当然,皇帝断然拒绝了“虚云禅师”的恳求,在他们眼中,粮食和物资是专供皇室享用的,至于百姓,犹如蝼蚁般轻贱。
前面说了,当时的长安百姓,不仅面临缺衣少食,同时还遭受着连年旱灾,以及由此引发的瘟疫横行;当时的“虚云大师”求皇帝放粮不得,于是自筹组织“祈雪法会”。这里说明一下,以当时的科技,想消灭瘟疫有两种方法,一是足够高的气温遏制病菌传播,二是足够低的气温;但这仅是理论,因为当时正值九月,天气虽然转凉却离“寒冷”相距甚远,气温既不高亦不冷,正是瘟疫的活跃期。
说到这或有朋友问“九月的天气,也就是刚过盛夏,‘秋老虎’还是有可能的;虚云禅师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难度更大的‘祈雪’呢?”当时的大多数人也发出了类似疑问,因此无论路人还是皇帝,都认为虚云禅师此举是在瞎折腾;诚然,“九月飞雪”虽不至于前古未闻,但真让类似情况出现,别说“清人”不相信,就是今天也称得上“奇迹”。
虚云禅师“祈雪”自然有番道理,此时长安连年大旱,若在此时祈求高温,岂不助长了旱情?当然,这些考虑在“祈雪”之初都是无用功,唯有虚云禅师号召各地僧侣一起行动;由此,各地僧人纷纷响应,无论是长安的僧侣,还是隐于终南山的大德,纷纷帮助虚云禅师准备“祈雪法会”。简略地讲,法会正常进行,虚云禅师高坐莲台诵经施法;结果,六天中连一滴雨也没降下,百姓纷纷哀叹,皇室贵族更是一片嘲讽。
谁也没想到,第七日法会上,长安上空竟然真的飘起了大雪,一时间无论百姓还是权贵,甚至是慈禧都惊呼“菩萨显灵”;就这样,“九月飞雪”连下数日,僧众们以为得偿所愿,纷纷各归其寺,唯有虚云禅师依然端坐在法会高台之上。说到这或有朋友奇怪“既然目的已经达到了,虚云禅师为什么还要继续呢?”这也有考虑,长安连年大旱,数日飞雪尚不足以彻底解决旱情;更何况还要遏制瘟疫,没有足够长的严寒时间,大雪一停仍会重新肆虐。
就这样,“九月飞雪”连续下了很多天,虚云禅师的壮举也惊动了慈禧,并亲自赶来“拜佛”;乘坐“八抬大轿”赶来的慈禧,见到高台上的虚云大师,犹如见到“活菩萨”一般跪拜。此事后,“九月飞雪”成了佛门传奇,虚云禅师更是成了朝廷推崇之至的“护国法师”;按理说,等待虚云禅师的必定是荣华富贵,可他却在此时提出离开“紫禁城”,朝廷当然不答应。
最终,虚云禅师还是悄悄离开了长安,最终归隐于终南山;当然,关于虚云禅师的传奇故事远不止这些。上世纪50年代,虚云禅师看尽百年风云,自觉大限将至,遂与弟子安排后事;留给后世的唯一“戒”字,看似玄妙,实则颇为质朴。世人需要“戒”的太多,无论戒骄戒躁,还是戒嗔戒欲,都不过是尘世间的一缕飞花;既然留下千言万语,终究难令世人开化,倒不如留一“戒”字以明志。
就这样,虚云禅师为《云居山志》作序后不久圆寂,终得五色舍利子数百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