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高僧赞宁,历时七年,遐求事迹,博采碑文,
TUhjnbcbe - 2022/8/4 3:04:00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

《宋高僧传》,或作《大宋高僧传》,三十卷,宋代释赞宁等撰。

赞宁俗姓高,吴兴郡德清县(今浙江省德清县)人。后梁贞明五年()生,后唐天成间(~)在杭州祥符寺出家,清泰初年()入天台山受具足戒。通南山律,有“律虎”之称。任两浙僧统,吴越国王授以“明义宗文大师”的称号。宋太平兴国三年()吴越降宋,宁随钱俶来到汴京。

宋高僧传

宋太宗在滋福殿召对,授予紫衣,赐“通慧大师”号。六年()任右街副僧录。七年()奉令修《大宋高僧传》,乃请命回杭州编纂,到端拱元年()完成。淳化元年()又奉令编《三教圣贤事迹》,宁担任其中的佛教部分,撰成《鹫岭圣贤录》五十卷。二年()任史馆编修,咸平元年()任右街僧录,次年迁左街僧录。咸平四年(,一说咸平五年)入寂,年八十三岁。撰佛教著作共一百五十二卷,一般著作四十九卷。

赞宁图像

宋代开创以来,一变后周王朝对待佛教的限制*策,于是雕大藏经,设译经院,普度僧尼,营建寺字。太宗还注意到佛门中的高贤景行的人物和事迹要加以编纂(见卷首批答),特命赞宁担负这个任务。赞宁在杭州与弟子显忠、智轮等从事编撰,历时将近七年,撰成本书三十卷,受到太宗的奖励,令僧录司编入大藏。到至道二年(),赞宁又修理重治,补进去一些材料(见后序),始成定本。

大宋僧史略校注

作者为编纂本书,广泛地采集了各方面的资料。他上太宗表文中曾说:“遐求事迹,博采碑文”;自序中也说:“或案诔铭,或征志记,或问輶轩之使者,或询耆旧之先民。”而以采自碑文塔铭的为最多,就现在的碑版文字来对照,还可以看出其中采撷的痕迹,如《道因传》(卷二)是据李俨撰的碑文(见《金石萃编》卷五十四),端甫、宗密传(卷六)是据裴休撰的碑文(见《唐文粹》卷六十二,《金石萃编》卷一百十四),惟宽(卷十)、上恒、神湊(卷十六)、寂然传(卷二十七)是据白居易撰的碑铭(见《白氏长庆集》卷四十一、六十八)。

碑文塔铭

这些传中都曾经提到某某人为他撰碑或铭,这就等于注明了出处。另外有的虽没有说明出处,实际也是从碑铭中来,如《玄素传》(卷九)是据李华撰的《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见《唐文粹编》卷六十四)、《道光传》(卷十四)是据皎然撰的《唐杭州华严寺大律师塔铭》(《皎然集》卷八),如此者还很多。

太白山碑文

本传分《译经》、《义解》、《习禅》、《明律》、《护法》、《感通》、《遗身》、《读诵》、《兴福》、《杂科》十篇,每篇之末有论,均与《续高僧传》相同。但在有些人的传末又附以系曰,来申明作者的宗旨,或者自为问答,来解释某一疑难,则是前传所无。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僧赞宁,历时七年,遐求事迹,博采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