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5日晚上8时深受佛教界尊敬的智敏上师安详示寂。和去年圆寂的白光长老一样,世寿91岁。非常遗憾,晚生一直都无缘亲近上师。
在他们的出家以及修学年代,整个社会以及宗教*策还处于未稳定的状态,是可以想象他们的艰辛。上师等前贤们面对信仰挑战面前,仍然坚持地走下来,这一点就足以给我们做了榜样。从上师身上,觉得有两点是值得作为我们年轻僧人的学习榜样:
上师一生默默耕耘,淡薄名利,生前一直热衷于佛法教学,并留下几十册的佛教文集。而且这些文集全是“干货”,都是非常难懂且必须花上大量心血专心去研读才能弄懂的专业论著,比如《俱舍论》、《摄大乘论》等。通常说八年的俱舍,三年的唯识,其实这个年数还远远不够,至少像我这样的钝根而言。这些年,据我个人的观察,在我们年轻这一代的僧人中,真正静下心来去学习俱舍论或唯识、中观等相关论著的,是很少的(从比率而言),更不要说是系统性的学习了。学习这些基础性的知识,不下功夫是不行的,曾经有法师跟我说至少要花上十五年的时间,而且是放下一切俗务专心来学习的,同时还要耐得住各种寂寞。上师在这方面的基础以及系统性的把握是相当扎实的,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榜样。
比起我们80后出身,或80后出家的僧人,他们那一代人的前半僧涯是相当艰苦的。在当时的社会以及宗教极其不稳定的状态下,其实许多僧人都回家了,而最后真正能坚持走下来的,也就是后来为我们所熟悉的那些长老们。智敏上师是那个年代坚持走下来的僧人之一,是非常不容易的。他生于年,年由清定上师剃度出家,依止能海上师十三年,随后中国社会也就处于转型过渡期,其实每个时代的社会在转型过渡阶段,难免都会有各种动乱,比如中国的中世转向近世的过渡期的唐末五代也是。换句话说,为后人所熟知的也就只有那些坚持走下来的人,想想看当时僧人几十万,而被我们所知的也就这么几位长老了,就是因为他们的坚持。虽然当时近看是很艰苦,但熬过去了,再往远看,终将会是美景。上师的坚持,是我们的第二个榜样。
每一代人都有共同以及各自特殊的使命。时常自想,我们这一代的僧人,除了个人的修养之外,该做些什么?该肩负什么样的责任?有哪些东西是永远也不能丢弃的?我觉得智敏上师在延续传统佛教的精神上,无疑是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对于一个宗教而言,骨子里没有了传统精神,也就更谈不上现代创新了。因此,无论走在什么样的路上,默默地守着这份坚持以及扎实地系统性的学习,永远是我们不能忘记的。我们在智敏上师等高僧的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精神。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为我们留下的真正“遗产”就是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什么叫僧人的榜样,为我们时时想起他们,效仿他们。
就像比智敏上师稍早一个时代,至今还流有“民国四大高僧”之说的印光大师、虚云老和尚、太虚大师、弘一律师。不仅仅是他们个人上的成就,而是他们已经成为了作为引导一个时代佛教的伟大标织性人物。中国佛教就是在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伟大僧人们所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所传承下来的。
他们的时代,逐渐成了历史;而我们的时代,正继承他们的精神,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坚持走下去!
年8月7日
文/如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