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禅师(—)是福州清末民初一代的隐修僧,也是一个成就者,俗姓朱,名救宦,字圆朗,号降龙,法号古月。于清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五日出生(年),系福建省闽清县六都朱厝人,一说为闽清县六都葛坡乡人。古月禅师,幼年聪颖,少时在古田县水口镇做缝纫工,手足勤快,为人诚实,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稍有积攒,尽助乡亲,众人敬慕。年十八持斋,清同治四年(年),救宦22岁,决意出家为僧,临行前他召集所有的债务人,当众收回他们的债券,付之一炬。?并散尽财产,分赠亲戚乡*,然后前往福州鼓山涌泉寺为僧,法号古月,亲近善知识,学规矩,研经论,在丛林打好基础后,就上鼓山白云洞隐修,当时居住于城门胪下村的清末翰林学士郑锡光在游山时结识了古月,言谈之下,彼此友善。郑氏遂欲馈赠金银与新衣等物资,古月和尚都拒绝不受,只愿意穿着破衲衣,吃粗饭,终日在山洞中趺坐参禅。留心参究,得悟心要。虚云大和尚在鼓山涌泉寺修行期间,时常向古月禅师请教,《虚云和尚年谱》记道:“时山中有古月禅师,为众中苦行第一。时与深谈。既而自思。……古德苦行。有如此者,我何人斯,敢弗效法?乃辞去职事,尽散衣物,仅一衲、一裤、一履、一蓑衣、一蒲团,复向后山中作岩洞生活。”
年青时的虚云和尚深受古月禅师注重清修实践的影响而成为一代宗师。大师曾习静于灵峤岩,夜间他僧恒见岩上放光如白昼;岩有巨蛇猛虎,均为古月降伏;为人治病,辄愈。闽中士大夫,多来参谒;缁白皈依者,无虑数千人;鼓山由是复臻隆盛,公元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古月禅师倡议重建福州象峰崇福寺。开设道场,与金山、高旻同规兼修净土法门。光绪二十八年,又筹建报恩塔。年宣统元年,仿照鼓山涌泉寺之建筑,主持集资重建瑞峰林阳寺,使原殿宇焕然一新。古月禅师一生崇尚清修,虽历任鼓山涌泉寺、北峰林阳寺、象峰崇福寺住持但绝不私受任何财物。同治三年(年)曾捐资重建地藏寺的福州绅耆魏杰不过想赠送禅师一块玉版以示敬意,但禅师坚决不收。他晚年更致力重建崇福寺、林阳寺。还为福州北郊赤桥村正心堂(今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是有着年历史的闽中首座佛教女众清修道场)定名为正心寺,预示这个道场必将重兴。古月禅师为僧50载,先后在鼓山涌泉寺、雪峰、崇福、西禅、林阳5个寺院当过住持,自出家后,亦常至山中僻静处隐修。晚年更弃涌泉寺住持之位至白云洞,经年修禅。德清和尚曾(即后之虚云和尚)慕其苦行第一,时与深谈。遂效法禅师,岩穴苦修至满三年。古月禅师,法威显达。乃为福建佛教界最有影响的禅师与得道高僧。又精通医术,医效神灵,他云游天下名山,采集百草,烧炼灵丹妙药,怀抱一颗爱国爱民之心,为民治病,普救众生,被世人尊称为地仙,声名广传至港台及东南亚各国。
禅师晚年,或住崇福寺,或住涌泉寺,或隐岩洞,结茅而居,种茹以食;踪迹隐显不定。民国八年(年)年已七十七岁的古月禅师自知世寿无多,他回到家乡,修法三昼夜,超度父母先祖往生净土佛国。事毕即回鼓山白云洞,年,民国八年七月初一,让弟子们搬柴垒堆,跏趺禅定于柴堆之上,直到中午,睁眼问弟子们有何要问,有何所求,众弟子跪地默泣,无人应答,古月禅师遂闭眼入定,顷刻间体内发出三昧真火自行焚化,这时一道白色直冲天际,光约三刻。嫡亲怀抱古月心灰,安放故居厅头,余灰分存鼓山、白岩、西禅、林阳、崇福等寺院内石塔中,后人还在白岩寺建一“达摩殿”(即古月祠)以为纪念,现殿宇已废,骨灰塔尚存。今在古月故居修建“古月禅师纪念厅”,永为后人所纪念,古月禅师恩泽人间,教人行善的做人品德在当地广为传颂。古月禅师终生以其清修成就而闻名于教内,民国廿二年即年春台湾宗斌上人到鼓山慕名参访,当他得知古月禅师已经逝世14年后,仍找到老禅师隐居二十年修苦行的山洞,徘徊瞻仰。后虚云上人曾赋《还鼓山访古月师》以纪念古月禅师,其诗云:“卅载他乡客,一筇故国春。寒烟笼细雨,疏竹伴幽人。乍见疑为梦,谈深觉倍亲。可堪良夜月,绪绪话前因。”今福州市北郊赤桥正心寺内供奉有古月禅师的一幅遗像,观其形象,平凡朴拙,貌不惊人,然其一生致力于清修实证,终生行于山野,隐修证道,重建伽蓝,从未涉足繁华城市,且无只字著述遗世,故其事迹所传闻者甚少,多方查询,所获仅此而已,真可谓高山流水、青松劲节,令人心向往之。
今不忍其品格与传说湮没无闻,所以寻访其逸事公诸于世。按:古月禅师圆寂前,他把弟子们召集起来问:“你们还有什么要问的?”弟子们一个个跪在那里,默不作声……弟子他们没有祈请禅师住世,这个缘起不好!就像当年佛陀涅槃的时候也是这样,(佛陀暗示阿难尊者他可以长久住世一劫之久)但阿难默不作声,(佛陀连续问说了三次都这样)所以缘起不好,佛陀很快就进入了涅槃。当时古月禅师也是这样问身边的弟子:你们还有什么要问的、说的?没人祈请,自己就从身体里面生起“三昧真火”,把自己烧掉了!所以古月禅师的墓里面呀,其实只有他的衣服、袈裟,(问:其他什么都没有吗?)“没有!”“一道白光冲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