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琳国师
MasterYulin
1出家不久即开悟玉林通琇(-年),俗姓杨,法号通琇,字玉林、玉琳,世称玉琳国师。
是临济宗师子正宗派著名禅师,中国佛教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杨氏世代习儒奉佛,玉林刚出生就随家人皈依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莲池大师,得法名“大潜”,故以“潜子”为乳名。
受家族影响,玉林自小就虔心奉佛,十岁时就能不起一念;
十五岁开始参禅,因为参禅有省,所以矢志出家;
在十九岁那年,经二叔杨西莲推荐,入宜兴磬山禅院,随高僧天隐圆修出家为僧。
天隐圆修非常器重玉林,亲自为他落发,并让他随侍左右。
玉林禅师在江阴闭关时,他的师父天隐圆修为他作《掩关偈》一首加以鼓励,中有“一把无须锁,深藏在玉林”一句。
玉林初出家时,法名通琇,字林玹,后得此偈,即更字“玉林”,以示尊重师恩。
又通琇之“通”为天隐圆修弟子排行,玉林之母皈依天隐圆修,就以“通光”为法名,所以“通琇”应为法名,并非俗名。
考诸语录,玉琳国师的二弟名国琛,按照排行,玉琳国师的俗名应该是“国琇”。
玉林禅师出家未久即心开悟解,继承了天隐圆修的禅法。
天隐圆修圆寂后,玉林禅师继任湖州报恩寺住持,此时玉林禅师只有二十三岁。
如此年轻,就成为一代宗主,这在中国禅宗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2顺治皇帝的老师玉林德行高迈、禅风精严,很快声名远扬。
因道风上闻,顺治帝慕道心切,于顺治十五年()九月,特意派遣钦差至报恩寺礼请玉林禅师进京说法。
次年二月,四十六岁的玉林禅师奉召进京,为帝说法。
顺治帝以方外之礼事之,并迎往万善殿奉养。
顺治帝参问之后,叹服不已,不仅对佛法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对修习禅观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顺治帝拜玉林为师,并赐号“大觉禅师”,还向玉林禅师请取法名为“行痴”,自称弟子某某。
并不时亲自到玉林馆舍,向他请教佛道,礼遇极为优渥。
同年,顺治帝下诏刊行了玉林禅师的法要《工夫说》及《客问》,并命大学士金之俊为《客问》附注并序。
清朝顺治皇帝有一天特召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治问道:
“楞严经中,有所谓七处征心,问心在那里?现在请问心在七处?不在七处?”
玉琳国师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顺治皇帝:“悟道的人,还有喜怒哀乐否?”
玉琳国师:“什么叫做喜怒哀乐?”
顺治皇帝:“山河大地从妄念生,妄念若息,山河大地还有也无?”
玉琳国师:“如人梦中醒,梦中之事,是有是无?”
顺治皇帝:“如何用功?”
玉琳国师:“端拱无为。”
顺治皇帝:“如何是大?”
玉琳国师:“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顺治皇帝:“本来面目如何参?”
玉琳国师:“如六祖所言: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如何是本来面目?”
后来顺治皇帝逢人便道:“与玉琳国师一席话,真是相见恨晚。”
顺治皇帝是一个佛法素养很高的皇帝,从他的赞僧诗中,就可以知道他的思想非常契合佛法: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蒙眬又是谁?
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
……
顺治皇帝是一国君主,甚至他羡慕出家为僧的生活,他说:
*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袍换得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
他对玉琳国师的恭敬,可想而知。
玉林通琇第二次奉召至京是在顺治十七年()十月。
禅源寺玉琳国师塔
当时,顺治皇帝因董妃去世,觉得人生无常,万念俱灰,准备出家,玉林的弟子慈翁行森也已为顺治剃发。
玉林得知这一消息,对弟子慈翁行森的做法极为不满,因此他一到皇宫,一面叫大家堆放柴草准备火烧慈翁行森,一面劝顺治不要出家。
顺治看到如此情形,终于答应蓄发,发愿外显仁王相,内密菩萨行,勤于*治,护持正法。
冬十二月,顺治帝选僧一千五百人从玉林禅师受戒,并敕封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
玉琳国师由此成为整个清朝第一位国师,也是唯一享有国师尊号的汉族僧人。
这次,玉林在京住的时间较长,直到第二年顺治驾崩才南归湖州。
3名满天下通琇大师做了国师以后,名重朝野,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横跋扈。
他的天性,是恬淡矜持的。
他的一生,六坐道场,七会说法,“扫末世之狂禅,秉如来之正觉”,在明清佛教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他自己从不私蓄钱财,也不轻易接受别人的布施供养。
他进京说法时,皇帝赐给他的金印和紫衣,他从来都不曾穿用过,也从不拿给任何人看。
晚年,受邀前往西天目山重建禅源寺,并常住于此。
后来,禅源寺与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常州天宁寺诸大丛林渐趋于兴盛。
康熙十四年,玉琳国师在江苏淮安慈云庵圆寂,享年六十二岁。
两年后,大学士王熙奉命撰写《敕封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塔铭》。
又有僧人音纬、超琦辑出《大觉普济玉林禅师语录》十卷和《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年谱》二卷行世。
其后,雍正帝在编选《御选语录》时,也将玉琳国师的语录编入。
玉林通琇两次受召进京,受到了顺治及王宫贵族的宠重,由此成为全国著名的禅师。
他不仅个人名满天下,而且他代表的临济派系在江南乃至全国的地位也因此骤然上升。
清顺治十六年(),玉林通琇的弟子超敬拓建定山宝仓庵,并且增建镇福庵。目前,留下4块石碑。
本文源于网络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践行佛法、体证生命本源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4年佛学专业、7年闭关、18年建寺安僧、1万多场开示演讲、千万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国语言……
年创立东华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年倡行每月1次升国旗;年创立中国首座佛教爱国馆;年至今,东华禅寺18年间向社会捐款捐物数千万元,并多次荣获省市“模范和谐寺观教堂”称誉。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悟,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历经三十余年,总结出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东华禅》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万行大和尚将《东华禅》修行法门无私奉献,殷切期望天下众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东华禅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