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佛祖道影元代高僧天如惟则禅师一
TUhjnbcbe - 2021/8/5 18:38:00

天如惟则禅师法相

今天,我们将要拜访的这位禅师,是中峰明本禅师非常重要的一位法嗣,同时也是苏州四大园林狮子林的第一位园主,一生著有《楞严经会解》二十卷、《楞严经圆通疏》十卷、《净土或问》一卷、《天如惟则禅师语录》九卷(在世时已刊发流通)、《十法界图说》等著作,他就是元代高僧——天如惟则禅师。惟则禅师继承了先师中峰明本禅师的隐遁禅风,不赴名山,隐于吴淞,随缘度化;他阐释宗乘大意,以禅为本位,融合天台、华严、净土诸宗教义,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推动了禅净合流与诸宗融合;他还是审美在线的园林设计师,元代著名的禅诗作家,与书画名家倪瓒、*公望等文人雅士多有来往。禅师说法,层层深入,事理俱张,究竟圆融,常以诗偈收尾,展现出高超的见地与演讲水平。今天,我们就去一探究竟,拜会这位元代高僧。1生平与弘法背景

生平

天如惟则禅师是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俗姓谭,少时出家。有人将惟则禅师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少年时初参禾山和尚,并于此受戒;第二阶段,后于天目山参中峰明本和尚,于此得法;第三阶段,惟则禅师不领院事,随机开示信众。相当于元代的省级官员“行省平章”皆向师行虔诚跪拜的弟子礼仪,可谓尊崇。但惟则禅师遵循中峰和尚的师门传统,隐遁于吴淞江水系周边,虽江浙名刹相邀,却坚决不赴,与中峰明本禅师一样不慕世名;第四阶段,禅师晚年,其弟子在苏州集资购地,按照地形及丛林规制,建造寺院,名“狮子林”,禅师于此传法十三载,大弘佛法,声望日著,元至正甲午(年),于苏州圆寂,弟子建塔于水西原。帝师赐以“佛心普济文慧大辨禅师”号及金襕法衣。狮子林卧云室

具水摄弘法背景在中峰明本禅师那期中,我们谈到了元代禅宗发展的一些历史背景,可以说虽然元代的文化宗教*策相对宽松,但与藏传佛教、儒家相比,汉传佛教的发展还是相对被抑制的。而汉传佛教中的禅宗,在这一时期的江南仍然是主力,抚慰了一批文人志士之心。期间,各宗的针锋相对,时有发生。至元二十五年(年),元朝组织过一次禅、教、律三宗的“教禅廷辩”,说是三宗,其实主要还是集中在禅与教(天台、唯识)之间。关于这段历史,《佛祖统纪》与《佛祖历代通载》中均有记载。《佛祖统纪》卷四十八中记载,“二十五年正月十九日,江淮释教都总统杨琏真佳集江南教禅律三宗诸山至燕京问法。禅宗举云门公案,上不悦……云梦泽法师说法称旨,命讲僧披红袈裟右边立者。于是赐斋香殿,授红金襕法衣,锡以佛慧玄辩大师之号,使教冠于禅之上者自此。”

《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二中对此辩论也有介绍,但对辩论的结果和角度却截然不同。《佛祖历代通载》的记录,更站在禅宗的角度,讲此次辩论中,禅僧阐释禅以心为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旨,与教下僧云林辩论而获胜,皇帝因听其辩论而皇情大悦,赐食。

乃体圣意,奏云:“夫禅之与教本一体也。禅乃佛之心,教乃佛之语,因佛语而见佛心。譬之百川异流同归于海,到海则无异味。又如我万万岁皇帝,坐镇山河,天下一统,四夷百蛮随方而至,必从顺成门外而入,到得*金殿上,亲覩*金面皮,方谓到家。若是教家只依语言文字,未达玄旨,犹是顺成门外人。又如禅家未得彻证、未得顿悟,亦在顺成门外,谓之到家亦未可也。”皇情大悦,遂以龙袖西拂。即谢恩下殿,奉御领,归寝殿赐食。

——《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二

从上面这段文字可见,参与辩论的禅师“体圣意”而谈“宗教不二”,以消融宗门与教下之间的矛盾。他讲禅与教本是一体的,禅是佛之心,教是佛之语,因佛语而见佛心。好比是众多的河流最终都归于大海,但在大海里时则完全融合为一体而无有异味。又以皇家为喻,要经由顺成门进入,直到皇帝所在的*金殿上,亲见皇帝本尊,才算“到家”。以此来说明,只依靠语言文字的路径,如果未见到本尊(佛之心),还不能算到家也。同年,以帝师为领导的元代佛教管理机构——总制院,改称宣*院,扩大了管理职权。后,忽必烈以江南“教不流通”为由,从北方选派教僧三十人(一说三十六人)赴江南建立教寺。由古籍引述及后续举措可见,这次辩论的结果,应该有抑制禅宗的意图。而后代学者,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峰明本禅师所提倡“隐遁”门风的原因之一。可知,元朝对待汉传佛教,仍着力平衡各方势力,以排除可能产生的隐患。由此,我们可以去思考,为何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中一直存在着“合流”的概念与实践,如:宗教合流(宗门与教下的合流)、三教合流(儒释道的合流),乃至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与实践,也将推动的中外文明的合流。所谓“合流”,必然要把握住不变的本体,在枝末处的矛盾做揉和与贯通,使之能统辖在一个主体之内,而达成各部分的和谐统一。而堪当此任的“主体”必然具有绝对的兼容性(虚空)与稳定性(明镜)。2狮子林的文化传承在禅宗悠久的历史中,我们常常赞叹于古德的手眼与心光,珍视他们留下的法宝,但或许更多人了解他们是通过岁月遗留下的、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古建、书法、艺术与典故。这些文化瑰宝,点点滴滴汇入文化的长流,让我们看到了丰富、立体而璀璨的中华文明。苏州园林代表着我国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而苏州园林中的狮子林最初即是天如惟则禅师弘法之所。至正二年(年),禅师的弟子集资买第,在江苏吴门建了狮子林,名“狮子林菩提正宗寺”。时隔近年,融禅之美的狮子林依然留存着许多惟则禅师当年的造园手笔。每一个外在的表现形式,都是一个窗口,它们通向深邃而明朗的内心……

狮子林风光

具水摄

狮子林的得名,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因为中峰明本禅师倡道于天目山之师子岩,惟则禅师以此怀念师父的法乳之恩;一说是因为“林有竹万个,竹下多怪石,有状如狻猊(狮子)者”而得名。在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分匠,七分主人”,园林所传达的不仅是匠人的巧思,更是园主的审美意趣、理想追求与人生境界。而狮子林作为禅宗园林,极好地体现了佛教与禅宗的元素与精神内涵。狮子在佛教中有特别含义,如狮子座代表佛的坐处,狮子吼比喻佛说法的威神,而“林”字也来自于禅宗寺院被称为丛林。狮子林以假山著称,通过模拟与佛教故事有关的人物、狮形、兽像等,喻佛理于其中,以达到渲染佛教气氛的目的。而园中的立雪堂(二祖立雪求法于达摩祖师)、指柏轩(赵州指柏)、问梅阁(马祖问梅)皆取自禅宗公案,卧云室则为僧人休居的禅房。园子建成后,常有数百人在园中听闻惟则禅师说法,而文人志士也多有参访,留下了大量透着禅意的诗作,为后世所吟诵。明洪武六年(年),大书画家倪瓒题诗作画,绘有《狮子林图》,使之名声再振,成为明代弘法与文人雅集之胜地,相关情况被僧人如海汇编成《狮子林纪胜集》。在近年的历史中,狮子林曾为禅宗寺院、皇家后花园、私家民宅,兴衰几度,但始终与禅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狮子林一隅

具水摄

他的最后一位主人,崇信佛教的颜料巨商贝润生(即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叔祖父)于年购得,历经七年修复,依据元时旧貌再现了诸多佛教元素,并新增了与禅宗公案、机锋相关的景观,足见禅文化绵延悠久的传承之力。而享誉世界的贝聿铭,很多快乐的青少时光都是在这所园子里度过的,我们实不能估算这种禅意之美的熏陶是如何影响到这位世界大师的。但我们知道,眼前的狮子林远不是肉眼所见的亭台楼榭那样简单,它凝聚着禅的智慧与境界,也凝聚着年来盛衰起伏中不变的文化气质。年11月,包括狮子林在内的五处苏州园林正式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贝聿铭设计之苏州博物馆一隅

具水摄

在中国,我们爱园林,不仅因为它秀美的外在,更因为它所蕴含着文化与审美的精神内核。其实对于现代人而言,我们常常把承载中国文化的建筑、艺术、文学看轻了,看浅了,虽然都能看到它们一部分美的巧思,但还无法看到核心的部分——对人生的思考,对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关系的思考。3元代诗僧与诗的教化诗词在文学世界是一顶瑰丽明媚的皇冠,而禅诗在诗词的世界中,绝对是璀璨耀眼的明珠。在《天如惟则禅师语录》卷五有大量融佛理、禅意与诗意于一体的诗作流传于世。在当时,他即是为世人推崇的诗人,也是后世研究元代诗僧的重镇。《元代僧诗全集》辑录了禅师六十一首诗文。李祁有《师子林诗序》中,对其诗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吴中人物志》卷十二、《元诗选》初集、《元诗纪事》卷三十四,均有传略。选录《狮子林即景十六首》三四首,令我们遥想狮子园的美景与禅意,感受惟则禅师于景于情于理于志的表达:其一鸟啼花笑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其四指柏轩中六七僧,坐忘忽怪异香生。推窗日色暖如火,薝葡花开雪一棚。其八卧云室冷睡魔醒,残漏声声促五更。一梦又如过一世,东方日出是来生。其九西邻母鹤唳无休,鹤意吾知为主忧。养得鹤成骑鹤去,扬州未必胜苏州。

狮子林中今人书写禅师诗作(其一)

具水摄

其四、其八

具水摄

除了与倪瓒、高启等文人名士聚会于狮子林的唱和之作,他在各类开示中对诗偈的应用,也可谓信手拈来,恰到好处,令人印象深刻,后文将有所展示。诗词多短小精悍,富有韵律节奏,又善用赋比兴等手法,在传播途径、方式、效果上,常有出其不意的妙处。古今禅僧多会写诗,不仅是自身体悟的表达,于后世弘法亦是特殊方便。又《诗大序》所言:“诗者,志之所之也”。《伽陵说诗》中,叶嘉莹先生说朱自清的《诗言志辨》中,“讨论了中国诗歌所说的言志到底指的是什么?一般以为,你抒情,这就是志。可是在中国的诗里边,除了抒情以外,志还包括诗人自己的理想和志意。”所以,历经千百年来,我们的文化为什么重视诗,我想最重要的是我们重视的是这种理想与志意,借助诗的载体,可以流传千古,激励人心,于人生逆旅中给予一份坚定、力量与光明。4感人至深的禅者至孝“孝”是中华文明中极为推崇的,在儒家经典中有很多深入地阐释,如《孝经》等。这种人生观已深入到每个人的血液中,在佛教这里也有诸多体现,如《地藏经》等,只是面向有所不同。一般世人对僧众,抛却父母子女出家多有微词。如何解开世人的这种误解呢?下面这部分,我们可以通过惟则禅师温暖、恳切的语言,感受到出家人对父母、对天下众生深沉的爱,这种爱是不局限于物质、精神层面的,是从解决“心”这一根本问题出发,从自己与父母修行两个方面着手,最终要达到的是生死解脱的“至孝”。而这种孝,也不是空洞的,而是讲原理、说世情,有方法的,是统摄在整个佛陀教义之中的。惟则禅师少年出家,未能在父母身边尽孝,但他时常惦记远方的双亲,多次在给弟弟的书信中,表达了希望劝勉父母念佛了脱生死的恳切之心,并详细介绍用功方法,读来尤为感人。吾忝学禅,不能使父母发明生死大事,成就道业,此为可媿。然窃观二老恐非禅学机器,犹发药不对病则反病于药矣。故甲子秋之归,尝以系念法门为当机对证之良方也。……系念之法不拘行住坐卧,不必出声损气,惟务至诚默想默念,念念相继,心无间断,敢许现生肉眼便能见佛,或见光明,或承摩顶等事,又岂定在临终时哉!此是一种快捷方式法门,至简至要,极灵极验。……请观诸已死者,平生所积无一物可将,平生所为无一事可靠,平生所养子孙无一人可以相代。长夜茫茫,游*靡托,其可伤者不在兹乎!烦吾弟具以前说,详告慈母,切不可以杂务关其怀抱,须旦夕曲施巧便,令得专心致虑,倚靠者一着子,如照夜之炬,如过海之舟,不可须臾离也。诚能如此预备行缠,功无虚弃,则汝事亲之孝莫大于是矣。——《天如惟则禅师语录卷七·答弟行远》他说自己有辱学禅,不能使父母明白生死大事,成就道业,非常惭愧。然而,自己观察二老不是学禅的根器,如果按照学禅的方法来指导,就像吃了不对症的药,反而会病,所以尝试以念佛法门作为对症良药,规劝父母依此修行。在讲到念佛的具体方法时,他介绍说,系念之法,是随时都可修行的,不一定要念出声来,因为这样对老年人来说可能会耗损气,只要至诚地默默忆念佛,默默念,让一声声佛号与心念都不间断,可以保证此生就能见到佛,或者见到光明,或者于梦中得佛摩顶授记,不需要到临终时才如此。他说,这是一种快捷的法门,非常简单、究竟,又很灵验。讲完方法,他又讲世间的普遍情况,以情来劝说:世间的一切财富、一切事、一切子孙,在死亡之时都不能依靠,死后漫漫长夜四处流浪没有个安稳处,他请弟弟要让父母抛却一切杂务,专心修行,为最后解脱做好准备,并说这才大孝。

狮子林中太湖石

具水摄

又过五六年,在与弟的书信中,谈及江浙水患,赋徭纵横,乡民疾苦后,他话锋一转,谈及要修道脱离生死之苦,又与弟弟谈及母亲修行之事。这段文字同样言真意切,感人至深。

吾母于禅门直指之道既不能凑泊,旧尝劝其精进念佛,特未见其成功。倘不见其成功,唐劳何益。当痛念人生七十古来稀,今已七十五六,造物相待尽自不薄。又当照破世间总是一场梦事,苦也是梦,乐也是梦,富也是梦,贫也是梦,莫被梦境所惑,起心造业,误赚平生。试观宗*亲邻死却多少他也。劳劳扰扰,波波挈挈,一生做梦,成得甚么边事?前梦未了,后梦又来,莫教打个筋斗,梦向三途苦趣中,去者伤生,受不可说也。当此之时亲父亲母救你不得,的子的孙替你不得。举眼看来有谁可靠,惟有乐邦之佛能救度汝,能摄受汝,能保护汝,能成就汝。切须趁此眼光脚健,全身倚靠,求哀乞怜,夙夕恳祷,不可斯须放舍。你若靠他不稳,未免等闲蹉过,后悔难追。当念残生如草上露,水上沤,风中烛,石中火,变灭无常,匪朝即夕,不可不上紧也!此事非特吾母可行,凡诸见者闻者皆当递相劝谏,同使发心,亦是一种大方便事。宗远屡劝吾归,吾于乡念无他,惟省母未忘。省母无他,惟欲劝其努力进修耳。倘吾弟深鉴吾心,辅行吾言,使不忘进修之劝,信有乐邦之生,则母子弟兄之会可期矣,乡井之归奚足念哉!

——《天如惟则禅师语录卷七·答弟行远·又》

谈及母亲非禅宗根器,所以曾劝其精进念佛,但也未见成效。他劝慰母亲已七十五岁,实属难得,应该看破世间犹如一场梦境,不论苦乐贫富都是梦,不要被梦境所惑,最终有个解脱。不然到时苦受不可说,父母子孙都不能相救相替。唯有乐邦之佛可救度。要趁身体尚可之时,全身心地依靠佛菩萨的救度,昼夜不舍地精进念佛无有懈怠才行。不然,等到临命终时才后悔,为时已晚。要念残生如草上的露珠、水上的浮沤、风中摇曳的烛火、电光火石间的火花般变灭无常,不可持久。

他又由自己的母亲而想到其他众生,由个人之“孝”而延展到人间“至孝”,说精进念佛是所有人都可行的“大方便事”,希望大家都能发心念佛。谈及归乡,他也表示对故乡已无他念,唯有探望母亲之想,但探望母亲也只是希望能劝慰她好好精进念佛。希望弟弟能深深理解自己的心意,按照所言去劝说母亲相信极乐世界,到时母子兄弟长久的相会是可以期待的,这是短暂的回乡省亲所无法比拟的。至顺二年(年)七月七日,惟则禅师收到弟弟的来信,得知父亲已于四月初五在故乡离世。六日后,禅师为亡父做佛事超度,设牌位祭奠,并昭告自己的不肖之罪。

不肖之罪有三,此平生不欲言而今之不容不言者也。早捐世业,不待父母之命,毁形而僧,一也。既业于僧,复飘然远游,以累父母之怀,二也。游既远且不能以时致父,及闻讣又不能匍匐归葬,三也。呜呼,不肖尝读世书,稍谙时议,其果忍于是哉!盖由慕出世之法,有大利于父母,故从其大者,忘其世之所谓孝也。父云死矣,修阻奈何。惟常勉事吾法,以尽吾心。父兮有灵,死而不死,苟沾吾法之利,则知不肖之不孝,非不孝也,乃酌杯水,诉情以文。万里咫尺,灵其鉴之。

——《天如惟则禅师语录卷八·祭父》惟则禅师写自己不肖的三条罪状,都是从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父母在,不远游”“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的角度谈自己不孝的。他讲自己读世间书(指儒家),对世间伦常有所了解,但因为钦慕出世之法(指佛法),认为这才是最大利益父母之法,故走向修道之路。希望父亲在天之灵,能够了解,自己将以佛法尽为人子的孝心,希望父亲能获得真实利益,明白不孝背后之“孝”。在《净土或问》中,惟则禅师也提及了报父母恩,他说古人有解决天下学者通病的“三种痛鞭之策”,分别是报恩、决志、求验。谈及父母养育重恩时说,父母“如今或在三涂受罪受苦,望尔救他,望尔度他。尔却念念间断,净土不成,净土不成,自救不了,自救不了,如何救他?!既不能相救,尔是忘恩负义,大不孝人。”这段话说明在禅师心中,大孝需先成就自身念念不断、自性净土,“自救”而后能“救他”,此救是出离三途苦海之救,非一般世间的孝养。当然,对在家人而言,两者同样重要。对于现代修行人而言,我们从惟则禅师的开示中,也应受到启发,为父母亲眷的生死大事,提前做些努力与准备,以解脱生死为尽孝的最大目标,将自己的修行与父母亲眷乃至众生的解脱相关联,并作为动力,实现广大的、自他不二的解脱境界。

狮子林风光

具水摄

往期回顾:

佛祖道影

江南古佛天目中峰明本禅师(一)

佛祖道影

江南古佛天目中峰明本禅师(二)

佛祖道影

江南古佛天目中峰明本禅师(三)

佛祖道影

江南古佛天目中峰明本禅师(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祖道影元代高僧天如惟则禅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