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陌路相逢是故人
TUhjnbcbe - 2021/7/5 23:05:00

我们一行五人出了三天竺寺,一眼便望到对面半坡林木森茂处,杭州当地的朋友说那就是流传甚广的三生石所在了。

佛教之中有三生轮回的因果说,过去生,现在生,未来生,三生因果相生相续。尘缘未了,来生还能再续不了情。这三生石的所在就是唐代一个僧人跟一个儒生来生约定重逢的地方,故事感人,流传很广。

位于下天竺寺的三生石,传说是李源与转世后圆泽和尚相遇之处。

唐代隐士李源,和慧林寺的住持圆泽(有的地方也写做圆观)关系很好,一僧一儒交情甚深。有一次,两人相约要去峨眉山礼佛,圆泽想取道长安,从北部沿陆路入川。而李源却坚持要走水路,圆泽没办法,只好依从,于是两人从从长江水路入川。路上,两人遇见一个孕妇。圆泽一见这个孕妇就掉下泪水,他对李源说:“她就是我来生的母亲,遇见她,我今生就结束,但是我与你尘缘还未尽,十三年后,你到天竺寺外就会遇见来生的我。”当晚圆泽圆寂,孕妇也顺利产子。十三年后,李源如约来到天竺寺外,他看见一个牧童骑牛一路歌唱而来,唱的是:“三生石上旧精*,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李源一听歌声,想起圆泽的遗言,立刻知道这个牧童就是圆泽的转世,两人相见,牧童骑牛远去,一路留下歌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这是一个关于来世今生的故事,故事中,圆泽让李源要相信三生的轮回。第一世,圆泽未能找到自己的姻缘,因此出家为僧,第二世他依然未能找到,借助歌声唱道:“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他只好在来生继续寻找。

三生石上记录着圆泽与李源前世今生的故事。

三生三世轮回是中国人对于生命永恒的看法和真性不朽的观点通过这种“轮回”与“转世”的观念,中国人建立了深刻的伦理、生命,乃至于宇宙永恒发展变化的理念。这种理念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至深。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有缘无份,彼此相遇,李源看着故友远去,两人在同一时空见面,中间却相隔一世,那种惆怅与落寞想必油然而生,前生今世的茫然也化为淡淡的轻愁。

见到三生石的时候,我们刚从三天竺寺出来,佛号经声的洗涤,内心一片通明。来三天竺寺并没有想到三生石就在这里,因此见到传说中的三生石有着料想不到的欣喜。三生石是高三丈许的天然石灰岩,石上镌刻着“三生石”三个篆字,旁边还有石刻《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迹》的碑文,记述“三生石”之由来。三生石边,林木丰茂,老藤缠绕,历代贤人吟咏碑刻,让人感怀。尽管当天下着绵绵小雨,但是前来三生石前流连祈祷的青年男女络绎不断。祈祷之事,不外是希望三生三世能够永远在一起。

三生石前的相遇。

三生三世在一起,这是个美好的愿望,也是一个痴念。既然相信三生轮回,便知人生聚合均有定数,不会因为任何祈祷而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如同旅途,途中遇见一个什么样的人,与一个什么样的人分开,自有其因缘,似乎都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今生参悟不了,则需延伸到前生或者来世。

我们终究是红尘俗人,前生也好,来世也罢,给了我们一个寄放念想的空间,然而,身在红尘,终究要惜缘,学会与人为善,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看淡与看破每一个生离死别,一旦看破,心便坦然,唯有坦然,才能“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人海茫茫,碰到对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如张爱玲所说的:“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正巧赶上了,那也没有什么别的可说,唯有轻轻问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一声“你也在这里吗?”那就是缘分已到。那就是前生注定我们的相遇。前生的善缘让我们今生相见,珍惜今生的相见,也许,来生我们还会再见。

来杭州,去三天竺寺,一路幸亏杭州的朋友引路,朋友的朋友也一起相随相伴,于是凑在一起刚好是五人。五人之中,有的已经认识,有的是首次见面,但是见面之后变成了熟人。三生石前,似乎冥冥之中有一双看见的手把我们牵在一起。此次的相聚,莫非也有前缘?在临别的时候,一位在海外留学的妹妹拿了一个笔记本让我留言,我思索片刻,写下一句话:“定是有个美丽的过去,才会在吴越之地相遇,期待着再一次美好的相聚。”

回到广东之后,念及杭州诸友,某一日在坐高铁的时候,一句诗句从脑海一闪而过,遂写下一首打油诗:三生石上践旧盟,是非恩怨化为尘。此生聚合非无意,陌路相逢是故人。

是的,陌路相逢的人,有可能他就是你前生的故人,某种因缘际遇,他与你见一面,然后又匆匆而去赴下一个因缘,世间聚散离合,想来不过如此!

*剑丰

1
查看完整版本: 陌路相逢是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