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淄博东行三百多公里,老师们抵达了龙崖山蓬莱仙境所在地——烟台,3月10日晚,家学琴传·古琴世家全国巡演的第三场音乐会在烟台福山剧院顺利举办。
烟台在春秋时为莱国地,战国属齐,汉属东莱郡。明洪武三十一年(年),藤峰顶设立烽烟台作为报警场所,因而称为烟台山,山下至今还有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驻兵饮马的营房里、马房里、马厂街等遗迹。今之烟台即因市境北部烟台山得名。
烟台福山剧院
▲烟台福山剧院
福山剧院位于烟台市福山区青龙山南侧,建筑面积约平方米,拥有座位个,后台设有2个化妆间、独立琴房,并且拥有独立大厅和贵宾厅。福山剧院于年11月正式投入运营,剧院舞台为镜框式一字形结构,音响、灯光设备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可满足各类戏剧、小型话剧、儿童剧、室内音乐会等演出需求。
演出现场
▲曾成伟:《秋水》《大胡笳》▲徐毅:《挟仙游》《长门怨》
▲徐君跃:《塞上鸿》《仰湖山》
▲吴明涛:《白雪》《鸥鹭忘机》▲张赫《龙翔操》《长清》▲关涛:《普庵咒》《良宵引》
▲刘樵《忆故人》《平沙落雁》▲现场合影
▲福山剧院前留影
天年未老古今一事
参观王懿荣纪念馆
王懿荣(-),近代金石学家、鉴藏家和书法家,山东省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人,光绪六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年任南书房行走、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是发现、收集和研究甲骨文第一人,国际上把他发现“龙骨”刻辞的年作为甲骨文研究的起始年。
▲王懿荣像
福山剧院紧邻王懿荣纪念馆,演出之余,家学琴传巡演团一行受邀前往参观。
翻看王懿荣的人生过往,不禁慨喟,从其好友雪堂禅师到刘鹗旧藏“鸣玉”,再到上海晨风庐琴会,一路追寻下来,这位名冠寰宇的“甲骨文之父”与前来参观的诸位古琴世家传人之间,仅隔一人一琴尔。
▲王懿荣纪念馆藏甲骨
成都新繁龙藏寺主持雪堂禅师是喜好音律诗文的高僧,他一生广结名士,蜀派古琴第二代嫡传琴家叶介福和金石学家王懿荣皆在其列。
1雪堂禅师·叶介福
晚清的龙藏寺是蜀派古琴的活动中心之一,雪堂与寺内僧人星槎、孙月泉、孙汉阶皆琴艺不凡。四川总督丁宝桢、成都将*完颜崇实、蜀琴名家叶介福等常于此雅集抚琴。雪堂禅师留有禅诗《同翔云观察于骆文忠公祠听叶介福上舍弹琴》,记录了听叶介福弹《流水》一事。
▲龙藏寺旧址(喻绍泽纪念馆年制图)
同翔云观察于骆文忠公祠听叶介福上舍弹琴
雪堂禅师
又听流水曲,清趣倍悠然。
疾响随风度,余音与月圆。
滔滔声满地,活活韵弥天。
遂令蒲团上,禅机悟更先。
▲龙藏寺琴壁碑(喻绍泽纪念馆年制图)
年,叶介福将自藏的刘墉墨宝《题五牛图》拓本赠予雪堂,次年雪堂请人用双钩法勒刻于石,立于龙藏寺的碑林。
2雪堂禅师·王懿荣
工诗善书的雪堂禅师比曾为皇帝“代笔敕诰”的王懿荣年长21岁,年,初中进士的王懿荣入蜀省见时任成都知府的父亲王祖源,雪堂禅师邀其游龙藏寺。年又邀请王懿荣和新繁举人邓质等同游新繁东湖。年,王懿荣留诗“今古诗风真在蜀,雪堂旧字属坡仙”,后特制铜印“雪堂老衲”寄予雪堂。雪堂复诗“老衲僭蒙铜范铸,浮名差似水沤波。情知琼玖无从报,三向京华敬祝多。”以谢。
年雪堂禅师圆寂于龙藏寺,也是在这一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年八国联*祸乱北京,王懿荣偕夫人谢云鹤、儿媳张允淑殉国自尽。
3王懿荣·刘鹗·鸣玉
晨风庐琴会
家学琴传巡演团
王懿荣离世后,其子王崇烈为还债变卖父亲生前所藏,其中千余甲骨被王懿荣好友刘鹗(《老残游记》作者)购入。年,在考古学家罗振玉的支持下,刘鹗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甲骨文著录——《铁云藏龟》(六册)。
▲《铁云藏龟》光绪二十九年抱残守缺斋印
刘鹗精音律、擅弹琴、爱藏琴,其侄刘大钧回忆,“先生在楼中弹古琴,只听得钩、挑、抹弦声铮锉。”。刘鹗之孙刘厚祜先生忆祖父藏琴甚多,其中精品就有十一张。
唐-宋琴“鸣玉”,原为慈禧太后之侄叶诗梦旧藏。巡演团关涛祖父关仲航既是杨时百弟子,亦曾师从叶诗梦习琴;《大唐狄公案》作者、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古琴启蒙于叶诗梦,后随关仲航习琴。
唐-宋“鸣玉”
仲尼式
通长cm
肩宽18.3cm
尾宽13cm
庚子之变后叶诗梦家道中落,“鸣玉”经其同门琴友张瑞山转入刘鹗之手(刘曾随张习琴)。年刘鹗因太仓米案获罪被发配*,所藏名琴四散,“鸣玉”又被张瑞山收入自己的琴肆蕉叶山房。
张瑞山之子张莲舫擅修琴,与王世襄、查阜西等人多有交往,后“鸣玉”被官员收藏家刘世珩以两千官银从刘家强买。
年,刘世珩之子刘之泗携“鸣玉”参加了上海的“晨风庐琴会”。该琴会共一百多人参加,操缦者33人,巡演团吴明涛曾祖父吴兰荪、顾永祥祖父顾梅羹、徐毅祖父徐立孙皆曾与会。或观其相、或闻其声,无论是何种方式,几经颠沛的“鸣玉”总是与几位前辈琴家有过一期之会。
年“七七事变”后,刘世珩家宅遭洗掠,“鸣玉”多番流转之下被银行家刘晦之收藏,后不明其踪。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鸣玉”现于香港收藏家沈兴顺的砚琴斋,据沈所言,“鸣玉”此前为上海郑树南所藏。郑树楠曾随巡演团徐君跃祖父徐元白习琴,亦同吴明涛祖父吴兰荪有雅集往来。吴兰荪手书有“三吴古琴名家雅集”名录,徐元白、査阜西、郑树楠均为雅集中人。
▲年吴兰荪记录三吴古琴名家雅集
中国嘉德秋拍上,“鸣玉”以.5万元成交。家学琴传巡演团的老师们到访王懿荣纪念馆,不经意间,令“鸣玉”的历史再次现于众人眼前。
天年未老,古今一事,“鸣玉”琴历唐宋元明清至今,见证了数代鼎革巨变,也串联起了诸多好琴之人的生命。隐士高僧、满清遗孙、官员名臣、金石学家、书法家、小说家、银行家,到最后,都有同一个身份——琴人。
鸣玉的身世就说到这里了,期待诸位传人的巡演之路能带给我们更多沉藏已久的故事。
参考文献
1孟鸿声:“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及其家世考略,《中国书法》,年第22期。
2唐建:雪堂和尚,被遗忘的成都一代高僧
3刘厚祜:刘鹗与古琴
4严晓星:刘氏旧藏“鸣玉”琴
5严晓星:“鸣玉”前缘信可征
6彭岩:刘鹗古琴藏品留传考,《*钟》,年第3期。
7戴薇:新文化运动中的琴人与琴会,《音乐艺术》,年第3期。
获取全文dkr8
提取码
感谢现场琴友们的到来
感谢主办单位的邀请
感谢台前幕后工作人员的辛劳
后续精彩
敬请期待
3月12日
邹城保利孟子大剧院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