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比唐三藏还厉害的高僧,为了留下优良品种,
TUhjnbcbe - 2021/4/27 16:03:00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上面这段偈语出自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经》,是他翻译经文中最广为人知的一段,被称为“六如偈”。

鸠摩炎,天竺人,家世显赫,世代为相,鸠摩炎拒绝继承相位,毅然出家做了比丘。后来他到了龟兹国,龟兹王非常仰慕他的才学,亲自到郊外迎接,并拜他为国师。龟兹王的妹妹芳龄二十,虽有各国显贵竞相提亲,公主却都看不上。鸠摩炎来到之后,龟兹公主对他一见倾心,决意非他不嫁。在龟兹王的“撮合”下,鸠摩炎破戒娶了公主。两人结婚没多久,龟兹公主便怀孕了,俗话说“一孕傻三年”,龟兹公主却正好相反,记忆力或理解力不但没有减退,反而倍增于从前,甚至能无师自通说一口流利的天竺语,可以与印度人无障碍的沟通,众人都感到非常的讶异。阿罗汉达摩瞿沙说:“公主这种现象,必定是怀着有大智慧的孩子。舍利弗在母胎时,其母智慧倍常,便是先例。”更令人称奇的是,孩子出生之时,龟兹公主立即忘掉了天竺语。

龟兹公主的孩子便是后来的大译经师鸠摩罗什。鸠摩罗什从小天资极高,过目成诵,能“日诵千偈”,七岁时被母亲送去出家。9岁时,又被母亲带到印度学习佛法,师从佛学名师盘头达多。12岁与母亲返回龟兹,师从佛陀耶舍授读《十诵律》等,和佛陀耶舍合作翻译佛经。

鸠摩罗什为人坦率开朗,精通大乘佛法经律论三藏,辩才无碍。他讲经说法很受信众欢喜,名声渐渐从西域传到汉地。前秦建元十八年,名将吕光受天王苻坚之命征讨西域,降焉耆、破龟兹。灭了龟兹国后,吕光把鸠摩罗什劫到了凉州,想把他留为己用。三年后姚苌杀苻坚,灭前秦,吕光则割据凉州,自立为王,鸠摩罗什随吕光滞留凉州达十六年左右。在凉州,他被公认为汉传佛教奠基人、伟大的佛学家、哲学家、汉语言学家、音律学家、星象学家。

后秦弘始三年,文桓帝姚兴攻伐后凉,亲自把鸠摩罗什接进长安。姚兴对鸠摩罗什非常敬重、待以国师之礼。弘始四年,鸠摩罗什应姚兴之请,住在逍遥园西明阁,开始译经。他最早译出的是《阿弥陀经》,接著开始翻译《大智度论》、《百论》等大乘经典。在姚兴的大力支持下,鸠摩罗什组织和主持译场,邀请有学问的高僧一起参加翻译、重译《大品般若》,后来又译出了《法华经》、《维摩诘经》等重要的大乘经典。据记载,帮助鸠摩罗什译经的名僧有“八百余人”,远近而至求学的僧人三千之众。故有“三千弟子共翻经”之说。据史料所裁∶鸠摩罗什一共译了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佛教典籍。

鸠摩罗什的翻译事业,当时堪称独步空前。他不仅第一次有系统地翻译大乘佛法,而且在翻译文体上也一改过去朴拙生硬的古风,创造出一种具有外来语和汉语文学相融合的新文体。他主持翻译的经论,特别为中国佛教信徒和文人学者们所乐于读诵,对后来的佛教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临终前曾嘱其弟子应以其著译而不以其生活行事为准绳。譬喻“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为什么如此羞愧的把自己的生活比喻成臭泥呢?

这源自于他被姚兴逼迫娶了十个宫中歌姬为妻。姚兴对鸠摩罗什说道∶“大师天资聪颖,天下无双。这优良品种怎么可以就此断绝呢?”他将十名歌姬送给鸠摩罗什罗什,强逼罗什娶她们为妻。对罗什说来,这种破戒并一娶十妻的做法,使他在师友及弟子面前抬不起头来,深感有愧于佛门的清规。《晋书.鸠摩罗什传》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罗什被逼娶妻,众憎人纷纷模仿他娶妻。眼看佛教戒律要坏掉。鸠摩罗什召集弟子们开会,他在钵盂中放满一钵针,对众僧人说∶“如果能够学我的样,将这些都吃掉,就可以像我一样娶妻。”他举起食匙舀针放进口中,如吃面条一样嚼而食之,众僧于是愧服,不再学他娶妻。

弘始十五年,七十岁的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临死之前他说道:“若我所译经典,合乎佛意,愿我死后,荼毗(火化)时,舌根不坏。”据《高僧传》记载,当鸠摩罗什圆寂以后,火化唯有舌头不烂。舌舍利供奉在凉州的罗什寺修塔供养。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还想看

他是一代高僧,但身边却拥有无数女性,圆寂火化时舌根烧不烂

此女倒贴嫁妆嫁给穷*,却一口气生了4个皇帝,但4个都是禽兽

乾隆到死也不明白,顺嫔如何躲过验身的?其方法叶天士都难以接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比唐三藏还厉害的高僧,为了留下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