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远大师(—),俗姓贾,东晋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人,是佛教净土宗的开山祖师、庐山白莲社的创始者,代表性佛典有《法性论》《沙门不敬王者论》。
卓尔不群尊严行道
慧远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高僧传》本传说:“年十三,随舅父令狐氏游学许、洛,故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庄》《老》。”慧远21岁时,本想南渡长江,拜当时的大学问家范宣子学习儒学,因正值北方战祸连连,兵戈遍地,道路不通,求学之志未能如愿。恰好当时听说佛学大师道安,在太行、恒山立寺传教,弘扬佛法,便改南下为北上。在听闻道安法师讲《般若经》后,慧远豁然开悟,于是决心拜道安为师,落发为僧,虔诚修持。
出家以后,慧远“常欲总摄纲维,以大法为己任”,精思竭虑,夜以继日,无时懈怠。24岁时,慧远便开始升座讲经说法。道安视慧远为最得意的高徒,并着意加以培养。慧远不负师父期望,佛学出众。道安感慨曰:“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意思是说佛学在中国广为传播,慧远可担此大任,由此可见慧远的器识超出常人。
慧远随道安在河北时,恰逢东晋战争频繁、兵荒马乱,无一处可安居,无一日可安宁,其艰苦不可言说。后赵冉闵之乱后,慧远随从道安潜修于山泽多年,后又渡过*河,到陆浑山(今河南嵩县西南)以青草野果充饥,寒衣缩食,栖居修学。晋孝武帝太元四年(),慧远大师46岁,秦将苻丕攻襄阳,兵临城下,为躲避兵乱,道安让大家疏散,各自找寻修行场所。慧远及慧持等人本想去广东罗浮山结庐立足,经过江西浔阳时,见庐山幽雅清净,正可安心修道,恰与师弟慧永不期而遇,在慧永的极力挽留下,便与其同住庐山。
庐山修行的慧远在佛教界和王公大臣中的影响日益增大,四方闻名而来的信徒也日益增多,急需一个较大的道场,于是慧远以东林为道场建造东林寺。在当地官员桓伊的协助下,东林寺两年后建成。自此,慧远便遁迹庐山,孜孜为道,译经讲经,探讨义理,弘扬佛法。由于慧远的声闻,东林寺成为当时南方佛教的中心,与北方以鸠摩罗什为核心的长安僧团,一南一北,被称为“南慧远,北罗什”。
慧远十分注重尊严僧格。鉴于当时朝廷许多官员提出沙门应礼拜帝王的说法,他特意著《沙门不敬王者论》五篇,阐述僧人不礼拜帝王的道理。慧远推崇出家的志向,赞叹修道的功德,莫过于欲令世人具敬僧之心,更督令僧人自强自尊。因此,慧远义正词严地说:“袈裟非朝宗之服,钵盂非廊庙之器,沙门尘外之人,不应致敬王者。”可谓掷地有声。迫于慧远的名望,篡位的桓玄下诏书确立僧人不礼敬帝王的条制,自此便成为中国的规约。
为了保持僧格形象,慧远自从进入庐山以来,从不出山,凡送客都以虎溪为界。据史料记载,晋安帝自江陵回京师,辅国何无忌曾劝慧远在江干候迎,慧远称疾不行。安帝不但不生气,反而特意致信安慰慧远。桓玄征伐殷仲堪时,行*经过庐山,令慧远出虎溪一见,亦被称疾拒不接见,桓玄只好自己入山。起初桓玄傲气十足,不肯向慧远敬礼,哪知一见慧远的威严神仪,便对其肃然起敬。桓玄问:“不敢毁伤,何以剪削?”慧远答曰:“立身行道。”桓玄遂对之颇为称赞。桓玄的问难源于《孝经》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以此非难慧远剃发为僧的行为,欲置对手于不孝的地位。才思敏锐的慧远“立身行道”的答语亦出自《孝经》,言简意深,令桓玄十分佩服。桓玄下山后对左右随从说:像远公这样的人,实是我生平所未见过的,确实是个让人崇敬的高僧大德!
启结莲社传译经典
东林寺南对香炉山,门临虎溪,四面环山,清黛叠翠,泉水环阶,石径苔合,风景幽丽,是修行问道的绝佳之地。为方便修道,慧远特意开凿水池,种植莲花,在水面上造立十二叶莲花钟,指针随波而转,以指示时刻。
慧远遁迹庐山后,勤于修持,专心事佛,其学问和人品均广为人誉,声名远播。当时一些名士,如刘遗民、雷次宗、周续之、毕颖之、宗炳、张莱民、张季硕等,甘愿舍弃荣华富贵来追随慧远,尊奉他为思想领袖。众人经过商量,决定以慧远为首,同刘遗民等人,在庐山精舍无量寿佛像前建斋立誓,共结莲社,并由刘遗民代表大家作《发愿文》,刻石立碑。这次立誓结社,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莲社”,也就是净土宗信仰的开始。也正因此,慧远被后人推崇为影响极为广大的中国佛教净土宗初祖。
东晋时代,佛法虽已不断地传入,然尚不完备,所以梵僧来华弘化者,仍然络绎不绝。慧远感于法道有缺,曾派弟子法净、法领等西行取经,得到诸多梵本佛经。慧远遂于庐山置般若台译经,成为我国翻译史上私立译场的第一人。由于慧远的德望,当时的东林寺天竺僧侣,望风遥仰,“东向稽首,献心庐岳”。
慧远重视与梵僧大德交往,礼请他们弘法译经。弗若多罗是专精《十诵律》的学者,曾与鸠摩罗什合译《十诵律》,不幸未译完就忽然去世。慧远为此非常痛惜。后来,以律藏驰名的昙摩流支来到关中,远在庐山的慧远即谴弟子昙邕入秦,亲笔致书昙摩流支,请他将未译出的《十诵律》其余部分翻译过来。昙摩流支被慧远至诚所感,遂将弗若多罗未竟的部分译出。成为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比丘律藏。
佛陀跋陀罗,又称觉贤,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人,释迦族,以精通禅律驰名,于义熙四年()来到长安。后因与北方僧界不和,便投奔慧远。慧远邀他加入莲社,请他翻译佛经。后来,觉贤又被邀到建康道场寺,译出《华严经》(晋译六十卷)、《僧祇律》等佛典十三种共一百二十五卷,为大乘瑜伽学说东传开了先河。觉贤终生不忘慧远的知遇之恩,遗嘱圆寂后骨灰安放东林寺,其舍利塔建在东林寺。觉贤是历史上第一位葬在庐山的外国僧人。
内外兼容弘化佛理
慧远对佛典中的哲理深信不疑,但在研究佛经中,并不排斥儒道等世俗高深哲理,反对狭隘偏执的研究方法,他对《般若经》的阐释就是如此。慧远重视《般若经》有两个原因,一是受当时国内学术潮流的影响,玄学为般若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佛教传入中国后,在魏晋时期玄学影响下,般若理论与玄学中的贵无、崇有、独化的思想产生了互动,并使其由附会玄学而走上独立发展道路。二是因为般若学的内涵是佛学的理论基础,因而要弘扬佛教,必须阐释并宣扬《般若经》。《般若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佛典,它主要讲述通过丰富睿智达到成佛的境界,最后到达西方胜境。慧远为了阐明自己的见解,取“圣人之意,则内外之道,可合而明矣”的方法。内道就是佛典中各种观点所言之道,外道就是佛典之外的哲理。他主张以佛理为主,融合外道,内外之学相互印证和结合,从而阐明佛理。
慧远曾著《法性论》十四篇来论述一切皆空说,“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法性就是佛性,常住不变,又称真如,真如法性,既产生物质世界,又体现于物质世界之中。慧远用中国古代形神关系哲理来阐释般若性空之论,推进了佛教的中国化进程。与其同时代的汉传佛教大翻译家鸠摩罗什称赞慧远:“远方的边地,没有见过佛陀大经,却能如此与经文暗合道妙。佛经说,末代东方有护法菩萨,正是这位值得尊敬的仁者啊!”所以,后世佛门弟子都尊称慧远为东方护法菩萨。
此外,慧远又引用庄子的道家观点来阐释般若学。他认为法性是实有和不变的,故在形神关系上主张“形谢神存”说。他为了说明神不灭,就以薪火喻形神。说:“请为论者验之以实: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进而得出火可以由一薪传到另一薪,永不熄灭;神也可以由此形传到彼形,而永不灭。其实,慧远所说的火是一般意义的火,而薪却是具体的薪,某一具体之薪所燃之火总是要熄灭的,因此慧远之喻是不符合逻辑的。但他应用中国古代形神关系哲理,来解释般若性空之论,为其三世轮回提供了理论依据,从思维方法上来说,推进了佛教的中国化进程。
晋安帝义熙十二年(),慧远大师圆寂,终年83岁,葬于庐山西岭,并垒石为塔,以作纪念。当时的大文学家谢灵运与慧远是忘年之交,为其撰文纪念并立碑塔下。自晋至宋,历代帝王给予慧远的谥号追荐多达五次,足见其影响之大。
编辑:赵凝审核:段利*来源:年第2期《前进》杂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