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十二月十七ldquo不念弥陀更念
TUhjnbcbe - 2021/3/9 13:20:00

年1月29日,农历十二月十七日,是净土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的圆寂纪念日。

彻悟大师(-年)俗姓马,名际醒,字彻悟,号梦东,河北省丰润县人。大师幼时聪慧,喜好读书,通读儒家典籍,善作诗词,深为世人赞赏。

大师二十二岁时,因身患大病而感悟幻体不牢,世事无常,由此而立志出家,待病痊愈,立即到房山县三圣庵荣池老和尚门下披剃出家。

河北房山胜景

彻悟大师二十八岁参访京都广通寺粹如纯禅师,得印心传法,成为禅门临济正宗三十六世,磬山七世,率众参禅。

然而大师常常思量: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马鸣、龙树等诸大祖师,永明、莲池等诸大善知识,皆悉归心净土,我何人斯,敢不皈命;今末法时代,尤应专修净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由此彻悟大师专一念佛,杜绝外缘,时有学者慕名来访,则每日限定一支香的时间会客,并将前十余年修禅语录手稿付之一炬,弟子从灰烬中拨出若干则才得以流通。

不久,彻悟大师前往觉生寺任住持,历时八年,与大众一道精进念佛,以自身苦行造诣,行方便法,教化众生。

每当大师为大众开示如来慈悲救苦之恩,必然落泪,听者亦泪湿衣襟。

大师所在之处,广设念佛殿堂,以便学者用功办道,远近学人,闻风而至,归心净宗者难以计数,当时世人称彻悟大师为净土法门第一人。

彻悟大师道场红螺寺

嘉庆十五年(年)十二月十七日,彻悟大师在红螺寺告诉大众说:“我昨天见到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今天阿弥陀佛现身接引,我要去了。”

于是大师面向西方端坐合掌,手结弥陀印,安详而逝,世寿七十,僧腊四十九年。

民国年间,印光大师推彻悟大师为净土宗十二祖,为世所公认。

下面选读《彻悟禅师语录》两则,大师说“不念弥陀更念谁?”,一片殷切苦心,溢于言表,惟愿大师乘愿再来,广度有情!

《彻悟禅师语录》节选:

有修禅的人问:“一切诸法,全都如梦。娑婆世界固然是个梦,极乐世界也是梦啊。既然同是一梦,修行有什么意义?”

我说:不是这样的。七地菩萨之前,是梦中修道。

无明大梦,虽然到了等觉菩萨还是如同在睡眠中。

唯有佛一人,才称得上大觉。

当梦眼还没有睁开时,苦与乐是两种相反的感受。与其在梦中受娑婆世界的极苦,不如在梦中受极乐世界的妙乐。

何况娑婆世界的梦,是从梦进入梦,梦过之后任然是梦,辗转沉迷。极乐世界的梦,是从梦进入觉,觉悟了不断再觉悟,渐渐达到佛的境地。

虽然都是做梦,但做梦的人结果不同,可以一概而论吗?


  原文:

有禅者问曰。一切诸法。悉皆如梦。娑婆固梦也。极乐亦梦也。既同是一梦。修之何益。

予曰。不然。七地以前。梦中修道。无明大梦。虽等觉犹眠。唯佛一人。始称大觉。当梦眼未开之时。苦乐宛然。

与其梦受娑婆之极苦。何若梦受极乐之妙乐。况娑婆之梦。从梦入梦。梦之又梦。展转沉迷者也。极乐之梦。从梦入觉。觉之又觉。渐至于大觉者也。

梦虽同。所以梦者未尝同也。可槩论乎。

世间众生,当面临危机苦难的时候,声嘶力竭的呼叫父母亲,呼天唤地。却不知道父母也好、世间国王也好、天王*神等等,都不能救人脱离生死,永远离开轮回,因为他们也统统在生死轮回之中难以自拔。二乘圣人虽然出离生死,但他们对众生没有大悲心,不能利益众生。诸位大小菩萨虽有大慈悲心,由于他们的修行还没有到达究竟的境地,不能普遍利益一切众生,满所有众生心愿。十方诸佛虽然无处不现身,但普通人要消除障碍,感应道交十分不容易,纵然修行得力感应到诸佛现前,不过暂时离开痛苦,终不是究竟的方法。唯有阿弥陀佛,只要见到一次,就能顿时了脱生死,永断苦根。只有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应当尽心竭力去念的。我曾写过一首偈子:“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然而念佛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去念。果能坚持一念,心不动摇,如同生铁铸成,浑钢打就,又好像一人与万人对战,千圣遮拦不住,万牛挽不回头。这样久而久之,必能感通相应。若没能这样用心修持,便说佛所说的方法不灵验、自己与佛难以心心相通,这样怎么可以呢?只要有一念感通,便可以立刻出离生死,直接达到不退转的境地,稳妥的成办佛果。这难道不是很容易的事吗? 

原文: 

世间众生,当处急难痛苦之时,嗥叫父母,呼天唤地。

不知父母人天王等,不能救我生死,尽我轮回,以其同在生死轮回故耳。

二乘圣人,虽出生死,无大悲心,无益于我。

诸菩萨等,虽有大慈悲心,以其心证各有分限,未能普利众生,满一切愿。

十方诸佛,虽皆证穷法界,然我感之不易,纵感极而见,不过暂时离苦,终非究竟。

唯阿弥陀佛,但得一见,即顿脱生死,永断苦根矣。唯此一句阿弥陀佛,是所当尽心竭力者。

予曾有偈云:“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然而念佛不难,难于坚久。果能坚持一念,如生铁铸成,浑钢打就,如一人与万人敌,千圣遮拦不住,万牛挽不回头。

如是久之,必能感通相应。若其未能如此用心,便谓佛言无验,佛心难感者,夫岂可哉?

但得一念感通,便顿出生死,直登不退,稳成佛果。

岂易事也哉!?

?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二月十七ldquo不念弥陀更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