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农历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晚晴室。
这位前半生的旷世奇才,擅书法,精金石,通诗词,达音律;因看到那个年代的战乱炮火,人命草芥,世界在战争的泥潭之中挣扎,这绝非是简单的书情诗画能得以解决。
修己,以清心为要。
涉世,以慎言为先。
——李叔同
心平则国土平,心净则世间净。
弘一大师看到自身所学无能拯救苍生之苦,在因缘际会碰上佛法真谛,明白世间零零总总总在人为,人心思善,世间和谐,人心思恶,地狱现前;唯有转变人心,转变心念,这世间才不会再度遭受地狱之苦,炽火之罪。
于是毅然顿弃所有,后半生,走入那更为艰辛,更为辛苦,却能够带领更多人走向佛法之光的弘法利生。
物忌全胜,
事忌全美,
人忌全盛。
——李叔同
也正因为弘一大师的坚决,我们后世,才能得以看到这一位前半生览尽风流,后半生慈悲辛勤的禅门大德,无数人能够从他的故事、他的文笔、他的警训之中,触碰佛法,触碰到人生真正的真谛。
假如,弘一大师并没有出家,也许世间只会多处一位文人墨客,留下一些经典艺术作品;
但正因为弘一法师的出家,才让更多的人能够警醒,为什么一个智慧、能力、水平一流的人在拥有许多人羡慕的人生,却转身入佛?
为什么一个前半生只为艺术和文学书画感兴趣的人,后半生却入了佛门之后事情更忙,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众生慧命的事业。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李叔同
他的华严、净土的研究,他曾经穷研四年而成的《四分律》,律宗在他的手上得以重新绽放新芽,他死后乃至今日,他所著集的律宗精要,至今依旧影响着无数学修子弟。
在这苍茫的世间,他的精神犹如一粒渺小却又充满力量的光辉,照耀并引导着一批批后学晚辈,重新找回属于人生的真谛,让更多的善心善念,能够发芽结果。
△
弘一法师遗墨
也许,弘一大师最后所留下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正好表明了他那慈悲大度,却洒脱自在的一生。
悲世间之苦,悲众生之难,
悲正法传承,悲人心迷误;
欣此生无愧,欣此念纯净,
欣后生可畏,欣人间有爱;
如此之悲,为大愿大行,
如此之欣,为般若智慧,
短短四字,唱尽了弘一大师晚年的行履和心境,更明明切切的展现了他那不辜佛恩,心挂苍生,驽志不改,悲欣世间。
放却私情,背负大情
从他写给日籍妻子的那封信中,可以看到弘一大师当时的心境,绝非人间世俗的男女分手、离婚之绝,而是一种期盼,一种不舍;期盼自己的妻子真正觉醒,不再为男女之情所困所恼;不舍佛道之情,不舍人间正义,依然献身为佛恩。
所以,他出家前预留了三个月的薪水,将其分为三份,其中一份连同自剪下的一绺胡须托老朋友杨白民先生,转交给自己的日籍妻子,并拜托朋友将妻子送回日本。此举就是不舍丈夫之责,不舍夫妇之恩。
……做这样的决定,非我寡情薄义,为了那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我必须放下一切。
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
我们要建立的是未来光华的佛国,在西天无极乐土,我们再相逢吧,人生短暂数十载,大限总是要来,如今不过是将它提前罢了,我们是早晚要分别的,愿你能看破。在佛前,我祈祷佛光加持你········
弘一大师留给妻子的信
我虽放下你,却在佛光前意念你,不是我思念你,而是我期盼佛光的加持,能把我对你的祝福传达到你,让妻子你早日觉悟,醒悟人生大梦,净土佛国再逢。
——笔者解读书信背后的真正含义
佛法觉非迷信,乃是利生利世之学
佛法非迷信、佛法非宗教、非厌世、非说空以灭人。佛学的核心是慈悲之心,即利万物他人一切生灵之心。
——弘一
63个流年,在俗39年,在佛24年,恪遵戒律,清苦自守,传经授禅,普度众生,但法师却自号为“二一老人”,意为,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
学生曾经不解地问他:“老师出家何为?”
李叔同淡淡地说:“无所为。”
学生再问:“忍抛骨肉乎?”
他说:“人事无常,如暴病而死,欲不抛又安可得?”
弘一法师慨叹僧界为世所诟病者皆以不守戒律之故,于是发愿毕生精研戒法,初学有部之律,其后专弘南山律宗。
法师操行至苦,苦修律宗,常年跣足芒鞋,孑然一担,过午不食,寒不逾三衣,于寺内,洗衣缝补,全都自己动手;外出云游,也不过一席一被而已。
除了苦心修行外,还不辞劳苦,四处弘扬佛法、授业讲经,闽南很多寺院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弘一法师常说,戒律是为律己,不为律人,“律己,宜带秋气;律人,须带春风”。他平时持戒甚严,口里却从不臧否人物,不说人是非长短。若要说批评人,他就自己不吃饭。但他的不吃饭并不是与人呕气,而是在替那人忏悔,借事磨心。
“以戒为师”,本是佛陀逝世前留下的遗训之一,佛法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无非“戒律”二字。
——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书法
弘一法师说回想自己近十年所做的事,深觉自己德行欠缺,成功的事很少很少,残缺破碎的居其大半,虽然事实上,他的功德早已遍布天下。
阅尽人间荣、辱、悲、欢,从绚烂走向平常,却又在平常之中,走向绚烂;他就是法,法就是他,弘一大师的一生如此,悲欣早已一同。
图片来源网络
文字:有爱的小文
禅视界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