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圆寂纪念日
红尘之外的李叔同,唯一不变是慈悲
林语堂先生说:“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他”,指李叔同,即后来的弘一法师。
红尘之中,他是翩翩贵公子、艺术之天才,是思想家、教育家;红尘之外,他是弘一法师,是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民国七年农历七月十三,大势至菩萨圣诞之日,39岁的李叔同在虎跑寺剃度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世间再无李叔同,多了一位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出家后持戒精严,过午不食,一心向佛。法师慨叹僧界为世所诟病皆以不守戒律之故,发愿毕生精研戒法,初学有部之律,其后专弘南山律宗。
出家之后,著有《佛说阿弥陀经义疏撷录》《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华严联集》《戒本羯磨随讲别录》《四分含注戒本讲义》《南山道祖略谱》《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等。因为弘扬南山律宗以及在律学上的重大成就,被佛教界尊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弘一法师,红尘之外的李叔同,俨然已一代高僧。身份转换的背后,唯一不变的是那份慈悲,只是这慈悲再无分别。
从以天纵之才成就世间诸般才学,到以艺载道孤云野鹤弘法四方。
年秋,弘一法师至上海,居江湾丰子恺家。主持丰子恺皈依三宝仪式,期间与丰子恺共同商定编《护生画集》计划。
年2月,《护生画集》第一份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50幅护生画皆由大师配诗并题写。大师在跋中曰:
“我依画意,为白话诗;意在导俗,不尚文词。普愿众生,承斯功德;同发菩提,往生乐国。”并云:“盖以艺术作方便,人道主义为宗趣。”
年,生母王氏病逝。葬礼上,李叔同一边抚琴一边唱起了歌,一首《梦》深深地触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弦。
十年之后,他望着昔日挚友远去的背影,切身体会着人生的无常变幻,《送别》苍凉悠远地诉说着爱别离之苦。
······
年的一天,老友夏丏尊和学生刘质平一起去访问弘一法师。他们在饭后的清谈之中,偶尔论及当世乐教。刘质平叹息当时作歌者难得,一任靡靡之音的俗曲盛行。弘一法师听后怃然,便表示再作歌刊行。夏、刘二位大喜过望,一再请求法师早日创作。年9月,法师在金仙寺作《清凉歌集》。
1
《清凉》清凉月,月到天心,
光明殊皎洁。
今唱清凉歌,
心地光明一笑呵。
清凉风,凉风解愠,
暑气已无踪。
今唱清凉歌,
热恼消除万物和。
清凉水,清水一渠,
涤荡诸污秽。
今唱清凉歌,
身心无垢乐如何。
清凉,清凉,
无上究竟真常。
2
《山色》近观山色苍然青,其色如蓝。
远观山色郁然翠,如蓝成靛。
山色非变,山色如故,
目力有长短。
自近渐远,易青为翠;
自远渐近,易翠为青。
时常更换,是由缘会。
幻相现前,
非为翠幻,而青亦幻。
是幻,是幻,万法皆然。
3
《花香》庭中百合花开。
昼有香,香淡如;
入夜来,香乃烈。
鼻观是一,何以昼夜浓淡有殊别?
白昼众喧动,纷纷俗务繁。
目视色,耳听声,
鼻观之力,分于耳目丧其灵。
心清闻妙香,用志不分,
乃凝于神:古训好参详。
4
《世梦》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人生自少而壮,
自壮而老,自老而死。
俄入胞胎,俄出胞胎,
又入又出无穷已。
出不知来,死不知去,
蒙蒙然,冥冥然,
千生万劫不自知,非真梦欤?
枕上片刻春梦中,
行尽江南数千里。
今贪名利,梯山航海,
岂必枕上尔!
庄生梦蝴蝶,孔子梦周公,
梦时固是梦,醒时何非梦?
扩大劫来,一时一刻皆梦中。
破尽无明,大觉能仁,
如是乃为梦醒汉,
如是乃名无上尊。
5
《观心》世间学问,义理浅,
头绪多,似易而反难。
出世学问,义理深,线索一,
虽难而似易。线索为何?
观前一念,心性应寻觅。
试观心性:
在内欤?在外欤?
在中间欤?
过去欤?现在欤?
或未来欤?
长短、方圆欤?
赤白、青*欤?
觅心了不可得,
便悟自性真常。
是应直下信入,
未可错下承当。
试观心性:内外、中间、
过去、现在、未来、
长短、方圆、赤白、青*。
弘一法师出家后,所书皆是佛言祖语、先贤格言、大乘经典,以书法广结佛缘,把写字赠人当作普度众生的善事。
56岁这一年,他自温陵养老院赴惠安净峰寺,送别时,人多来求字,少来求法,有居士以为不无可惜。弘一法师笑道:余字即是法,居士不必过为分别。
(弘一法师手书《阿弥陀经》)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