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观世音菩萨一样,弥勒也是人们最熟悉的佛菩萨。在中国及日韩等地家喻户晓,甚至不论是否信仰佛教,都愿意在家中供奉他的圣像,看着就能让人感受到亲近和欢喜。
对他的尊称,有称弥勒菩萨,也有称弥勒佛,那到底是菩萨还是佛?而弥勒的形象也有疑问,为何有时是常见的菩萨相,有时却是大腹便便的布袋和尚?
弥勒,是古印度婆罗门的一个姓氏,意思是慈爱。他也是跟随佛陀出家的弟子之一,生活修学看起来不是那么精进,可佛陀却对他总是另眼相看。其实在过去世中,他的修行甚至还早于佛陀,二者有很深的因缘,而且他还得到佛陀的授记,弥勒先于佛陀涅槃,后上升至兜率天内院,以“一生补处菩萨”的身份,为天道众生演说佛法。
直到五十六亿年后,将和释迦牟尼佛在人间的经历那样,在这个娑婆世界降生、出家、成佛,而且是继任释迦牟尼佛之后,娑婆世界贤劫的第五尊佛。所以,尊称菩萨是因为他目前是菩萨身,尊称弥勒佛则因为他是未来佛。
证悟成佛龙华三会在《佛说弥勒下生经》中记载,弥勒未来自兜率天下生人间后,将在翅头城华林园中,龙华树下证悟成佛,然后分三次演说佛法。过去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下仍未得道者,在这龙华三会里将以上、中、下根之别,悉可得道。(龙华树:其枝干高大如龙盘空,且能开灿烂之花,结丰硕之果。)
可是五十六亿年还很遥远,我们与未来佛能否早日相见,在《佛说弥勒上生经》中说,若能发愿身心皈依弥勒佛,此生临终亦可得生兜率天上,听闻佛法甚至未来随弥勒下生人间。
兜率内院弥勒净土弥勒菩萨所居的兜率内院,是在欲界第四层天里,要往生弥勒净土的门槛相对不高。经中说,至诚恳切地皈依三宝,清净持戒,如法布施,发愿往生即可成就。全因弥勒菩萨本着慈悲之心,善巧方便地度化众生。
弥勒菩萨就好比一位大学教授,发心到一个小学里去任教,学问好,教法也亲和,这就是一种回真向俗的精神。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高僧,选择发愿往生弥勒的兜率内院,例如东晋高僧道安大师,圆寂前口诵弥勒佛名不断,并与弟子留言“同愿生兜率”。后来又有法显大师西行求法,极大地推动了弥勒法门的传播,至唐朝时更是发展到家喻户晓。
著名的玄奘法师之所以西行求法,初衷之一就是学习《瑜伽师地论》,相传此论是无著菩萨,夜升兜率天弥勒内院,听闻弥勒菩萨说法后返回人间再为大众演说并记录而来,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窥基大师,都是弥勒菩萨的信奉者,窥基大师留下一部《弥勒上生经疏》,就是他在游五台山时感梦而造,而在写这部经疏期间也发生不少奇事。
从近的来说,虚云老和尚在岁时,也曾有过入定多日神游兜率天见到弥勒菩萨座上说法一事。
弥勒化身布袋和尚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他们心目中的弥勒菩萨可能就是那位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布袋和尚。作为弥勒菩萨的化身形象,不论是否信仰佛教,也不分是否真正皈依佛教,都愿意亲近和供奉这个形象,因为他的乐观、慈悲、随和,与任何人都没有距离感。
布袋和尚外出行脚化缘,虽然常受到他人的冷眼、嘲讽,他用行动向世人演示,“忍辱波罗蜜,便是妙中宝”。布袋和尚总是笑口常开,他以天为盖、以地为席,四海为家、无牵无挂。用《布袋偈》向世人演示,“放下布袋,何等自在”。布袋和尚慈悲宽容,无论什么一笑了之,他用插秧这个比喻告诉世人,“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愿我们都做人间的弥勒佛,所有人都能在生活中,多一点布袋和尚的心态
忍辱、乐观、慈悲。
天台八教系列全集天台五时系列全集
三皈、五戒系列全集居士、菩萨戒系列全集《佛学基础》系列全集南海普陀山梵呗(合集)
佛国巡礼丨全山寺院VR全景
道慈大和尚讲述普陀山佛教事业发展历程
H5专题丨《普陀撷珍》—普陀山近年来的发展普陀山道慈大和尚与居士及僧众对话的点滴记录年普陀山佛教协会秋季传授三皈五戒法会视频回顾年普陀山佛教协会春季传授三皈五戒法会视频回顾年普陀山佛教协会传授三皈五戒法会视频回顾
文章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