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同旭
历山文化,以舜耕历山为主流文化,尚包括下川古人类遗址文化、荆浩隐居太行洪谷文化、梁兴丹坪砦太行忠义文化等方面,实际构成沁水历山文化的四个系列。
历山舜王坪为中条山主峰,方圆百余里,境内群峰耸立,沟壑纵横。舜王坪以东,见有东峡、西峡。峡内悬崖壁立,峡底涧水奔腾,风光绝美。舜王坪西北麓有丹沟,丹沟深处有丹沟砦,为金朝初年太行忠义屯兵之处,地势及其险峻。舜王坪东北麓,有寺沟河谷,谷内有洪谷,即晚唐五代山水画宗师荆浩沁水隐居之处。下川遗址、舜耕历山、太行洪谷、太行忠义,皆为中国历史大事,共同构成有着深厚历史又有巨大包容的沁水历山文化。此论荆浩隐居太行洪谷文化。
沁水历山舜王坪东北麓,有寺沟河谷,谷内有洪谷,即晚唐五代山水画宗师荆浩隐居作画的太行洪谷。
古代著名画家荆浩,晚唐五代时隐居于太行洪谷,悉心山水画艺术,创作了不朽的传世名画《匡庐图》,完成了著名的山水画论《笔法记》与《画山水赋》(又名《山水诀》)。其弟子关仝的山水画成就,更有青胜于蓝之誉,史称“荆关山水”,标志了古代山水画体的完全独立与艺术成熟,荆浩因此被尊称为古代山水画宗师。
然而,荆浩隐居作画之太行洪谷,到底位于何处,其里籍又在何方,自北宋以来所见文献记载,说法不一,致使荆浩隐居作画的太行洪谷,竟成中国美术史上千年悬案。近几年来,由于旅游文化的兴起,各地都在争夺旅游资源,河南济源与林县,皆认为荆浩隐居作画的太行洪谷,即位于河南济源或林县境内,致使荆浩太行洪谷,陷入混乱,成为一桩千年悬案。
荆浩隐居作画的太行洪谷,就位于山西沁水中条山主峰历山东北麓之寺沟河谷,《沁水县志》、《泽州府志》、《山西通志》等,都有明确记载;沁水历山地区,又可以找到荆浩《笔法记》中所记几个地名;沁水历山地区民间,又保存有荆浩的传说。文献记载,地名落实,民间传说,三个方面的证据,可以论定荆浩隐居的太行洪谷,位于山西沁水境内历山之下。
一、两种不同记载
古代文献最早记载荆浩,是北宋欧阳修编撰的《新唐书》卷五七《艺文志》,仅两句:“荆浩《笔法记》一卷,浩称洪谷子。”荆浩《笔法记》自云:“太行山有洪谷,其间数亩之田,吾常耕而食之。”但都未能言明荆浩里籍何处,太行洪谷位于何处。
北宋真宗时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二《纪艺上》则记:
荆浩,河内人。博雅好古,善画山水。自撰《山水诀》一卷,为友人表进,秘在省合。常自称洪谷子。语人曰:“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故关同北面事之。有《四时山水》、《三峰》、《桃源》、《天台》等图传于世。
后世论者在论及荆浩时,多以郭氏之说为参照。北宋仁宗时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山书门第二》记:
荆浩,字浩然,河南沁水人。业儒,博通经史,善属文。偶五末多故,遂退藏不仕,乃隐于太行之洪谷,自号洪谷子,尝画山水树石以自适”
北宋徽宗时《宣和画谱》卷十《山水》亦记:
荆浩,河内人,自号洪谷子。博雅好古,颇得趣向。尝谓:吴道玄有笔而无墨,顷容有墨而无笔,浩兼二子所长而有之。盖有笔无墨者,落笔蹊径而少自然;有墨而无笔者,去斧凿痕而多变态。故王洽之所画者,先泼墨于缣素之上,然后取其髙低上下自然之势而为之。今浩介二者之间,则人以为天成两得之矣。故所以可悦众目,使览者易见矣。当时有关仝,号能画,犹师之,浩为弟子。故浩之所能,为一时之所器重。后乃撰《山水诀》一卷,遂表进,藏之秘阁。”
上述文献记载,皆以为荆浩为河内人,或称河南人,初业儒,曾赴长安求取功名,因遇晚唐战乱,遂隐居太行洪谷,终成一代山水画宗师。然而检索乾隆《河南通志》,并不见关于荆浩为河南沁水人的记载;乾隆《济源县志》仅在《卷末?识余》中,过录《图画见闻志》文,非常低调地记载了荆浩一条资料:“荆浩,河内沁水人。博雅好古,善画山水。撰《山水诀》一卷。隐于太行之洪谷,自称洪谷子。语人曰:‘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有《四时山水》、《三峰》、《桃源》、《天台》等图传于世。沁水县在枋口南”
问题在于荆浩是古代山水画师,在古代美学史、艺术史、文化史上皆有重要地位而影响深远。如此一位历史名人,《河南通志》不作记载,《济源县志》处理低调,不能理直气壮地认定荆浩就是河南沁水人,对荆浩隐居之地太行洪谷也不作记载。这就不能不让人们怀疑荆浩为河南沁水人之说是否成立。
然而,在山西众多古代文献中,都明确记载:荆浩为山西沁水人,太行洪谷也在山西沁水境内。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三《山川》,卷五九《古迹》,卷一六一《人物》,卷一七五《经籍》,卷二二四、二二六《人物》,卷二二九、二二○《杂志》中,共载有九条关于荆浩的资料。其《山川·泽州府·沁水县》记:
洪谷,唐洪谷子荆浩,字浩然,隐太行洪谷。工丹青,尤長山水,為唐季之冠,所謂荆关董巨也。
其《古迹·泽州府·沁水县》又记:
洪谷,唐末荆浩居此,自号洪谷子。为画家正宗,世称荆关董巨,非夏珪、马远比也。
其《人物·艺术》载有荆浩传记:
荆浩,唐末沁水人。善画,世称荆关董巨,为画家正宗。其《山水》节要曰: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以后过录荆浩《山水诀》文)
雍正《泽州府志》卷六《山川》,卷十三《古迹》,亦载山西沁水境内有洪谷,卷四十《人物志·技术》载有荆浩传记:
荆浩,唐末沁水人。善画,世称荆关董巨,为画家正宗。其《山水》节要曰: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后略)。
现存康熙、嘉庆《沁水县志》,则明确记载:荆浩为沁水人,太行洪谷也在沁水境内。光绪《沁水县志》卷二《方舆·古迹》载:
洪谷,唐末荆浩隐居此,因自号洪谷子。
卷八《人物·隐逸》载有荆浩传记:
荆浩,字浩然,隐洪谷,自号洪谷子。工丹青,尤長山水,為唐末之冠,关仝师之。尝作《山水诀》,其节要曰: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后略)。
山西有如此多的古代文献明确记载为证,荆浩里籍山西沁水,其隐居作画的太行洪谷就在山西沁水境内,是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在今山西沁水境内,还真的可以找到荆浩隐居作画的太行洪谷这个地方。
二、沁水县名辨证
《沁水县志》、《泽州府志》、《山西通志》等古代文献,都明确记载晚唐五代时的荆浩之里籍是山西沁水,太行洪谷也在山西沁水境内,何以北宋几种画论皆记荆浩为河内沁水人,或河南沁水人呢?郭若虚、刘道醇等,都犯了一个历史错误,即把晚唐五代和北宋时的“沁水县”,误认作河南沁水而非山西沁水,结果造成古代美术史上长达一千多年的不解悬案,至今无人清理辨证。
所谓河内沁水,或河南沁水,皆指河南济源。河南济源因位于源出山西沁源流经山西沁水的沁河岸边,两汉与西晋时曾名沁水县;在隋代开皇十六年(年),又因位于古济水发源之地,遂正式改称济源县,至今县名沿革不变。山西沁水在两汉与西晋时,属于端氏县地;在隋代开皇十八年(年),正式改称沁水县,遂与端氏县分治,至今县名沿革不变。河南济源与山西沁水县名辩证,已见一章《县名钩沉与县治沧桑》,此为叙述方便,简要概述如后。
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六《河南道》记:
济源县,古轵邑,属魏。秦昭王时代魏取轵。汉文帝时,封薄昭为轵侯。属河内郡。隋开皇十六年,分轵县,置济源县,属怀州。以济水所出,因名。(唐高宗)显庆二年(年)割属河南府。
北宋欧阳忞《舆地广记》卷九《京西北路》记:
望济源县,周大夫苏忿生之原邑,周襄王以赐晋文公,文公伐原以示信。二汉为轵县地,晋为沁水县地。俗以济水重源所发,因谓之济源城。隋开皇十六年,置济源县,属河内郡,唐武德四年(年)属怀州。显庆二年属洛州,徐属孟州。汉轵县属河内郡,后汉及晋皆因。隋大业初省入河内,后复置,唐贞观元年(年)省入济源。故城在县东南。
乾隆《济源县志》卷一《沿革》记略:
济虽一隅,东周之畿内地也.。春秋时荐赐晋,郑、原、絺、樊、向,俱在济邑。晋时轵关为用兵要地,周齐分界,尤为又争之阴。隋代嬗代,建置弥繁,而济源之名,实自隋时,延及宋金,改易未己。始而瓜分,继而省并。或两国而疆土分割,或一朝而名号递更。盖自成周以来,迄于元明,迭废迭兴,三千年矣(后略)。
秦为轵县,属三川郡。汉为轵县,为沁水,为波县,属司隶部河内郡。晋为轵县,为沁水县,属怀州河内郡(后略)。
北齐废沁水入轵,属河内郡。北周置邵州,又置王屋郡.。
隋废王屋郡为王屋县,又析轵县为济源县,属河内郡。
唐初置西济州,又析置邵原、溴阳、燕川三县,其后废州,省三县入济源,又省轵县入济源。置大置县,寻省;置柏崖县,亦寻省。更名河清,改邵原为王屋县,初隶怀州,改隶孟州.。
五代时济源属孟州,又有王屋县。
宋改孟州为济源郡,领六县,有济源、王屋,隶京西北路(后略)。
古代济源县名沿革记载的非常明确具体,在汉代、晋代、北魏曾名沁水县,自北齐废沁水县,隋代置济源县以来,延及唐宋,虽瓜分省并频繁,但从隋以后至今,济源县名再未改易,亦再未重名称沁水县。故北宋程公说《春秋分记》卷二五《书·王畿地释名》称济源“二汉为轵县地,晋为沁水县地。俗以济水重源所发,因谓之济源城。隋开皇十六年置济源县,唐属孟州,国朝因之。沁水今属泽州非原地也。”
河南济源在隋代开皇十六年(年),已经改称济源县。历经李唐、五代,已经过了近年,时至北宋真宗(年-年)时期的郭若虚等人,再称晚唐五代之沁水荆浩为河内沁水人,或河南沁水人,显然是误记。同样,山西沁水自隋代开皇十八年(年)以来,正式称名沁水县,延及唐宋,沿革至今,县名从未改易。关于河内沁水或河南沁水,与山西沁水县名的辩证,已见于一章《县名钩沉与县治沧桑》,为叙述方便,不妨重新简要过录有关文献记载。
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十九《河东道六·泽洲》记:
沁水县,中,东南至州二百里。本汉端氏县地,后魏孝庄帝于此置泰宁郡及东永安县,高齐省郡而县存。隋开皇十八年改为沁水县。沁水在县东北五十二里。
北宋欧阳忞《舆地广记》卷十九《河东路下》记:
沁水县,二汉、晋皆属河内郡,元魏置广宁郡,北齐郡废,改县为永宁。隋开皇十八年复为沁水,属泽州。唐武德元年(年)属盖州,贞观元年(年)来属(泽州)。
光绪《沁水县志》卷二《沿革》记沁水县:
汉置端氏县,属河东郡;别置沁水县,属河内郡。
晋置端氏县,属平阳郡。
魏庄帝置广宁郡(泰宁郡),以沁水为永安县。
北齐置广宁郡,改沁水为永宁县。
后周为永宁县,属高平郡。
隋复为沁水县,属泽洲,又属长平郡。
唐初属泽洲,又属高平郡。武德八年(年)移泽洲于端氏,贞观初复自端氏移于晋城。
五代、宋、金,皆属泽洲,而沁水与端氏并建。
元至元三年(年)省端氏入沁水县,属晋宁路。
山西沁水在二汉、晋代属端氏县,至北朝,沁水西部先后称名永安县、永宁县,自隋代正式称名沁水县以来,延及唐宋金元,沿革至今不变。同时,山西沁水曾经“汉置端氏县,属河东郡;别置沁水县,属河内郡”,意即山西沁水在汉代地属河东郡端氏县;朝廷另外设置有沁水县,则地属河内郡。故雍正《泽州府志》卷四《方舆志》记:
沁水县,周为原国,春秋属晋,战国属韩。至三家分晋,封晋君以端氏。汉沁水县属河内郡,端氏县属河东郡。晋沁水县属河内郡,端氏属平阳郡。北魏于置泰宁郡及东永安县。太平真君七年(年)省端氏,太和二十年(年)复置,为平安郡治。北齐郡废,改沁水为永宁县。隋开唐皇初废平安郡端氏县,十八年,改永宁仍为沁水,属长平郡。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及《宣和画谱》等,即可能依据《汉书·地理志》与《晋书·地理志》所载,以为沁水荆浩为“河内人”,他们有点古今不分;而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记沁水荆浩为“河南人”,便是历史误载了。
元人*公望曾有《题荆洪谷楚山秋晚图并序》文记:
洪谷子有云:“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所长,成一家之格。”以此则知其未尝不好古而亦未尝不好学。今太朴先生近购所画《楚山秋晚图》,骨体绝,思致高深,诚有合于斯语,非南宋人所得梦见也,因赋以短句:“天高气肃万峰青,荏苒云烟满户庭。径僻忽惊*叶下,树荒犹听午鸡鸣。山翁有约谈真诀,野客无心任醉醒。最是一窗秋色好,当年洪谷旧知名。”
光绪《山西通志》卷一五八《人物录·艺术》亦载有荆浩传记,并对荆浩确为山西沁水人曾有考辨:
荆浩,沁水人。善画,世称荆关董巨,为画家正宗。唐末隐于太行山之洪谷,自号洪谷子。案:济源有沁水古城,故浩亦有称为河内人者。然以县名系籍,则汉(时以沁水名济源)县废已久,故当以(山西)泽州(今山西晋城)之沁水为是。洪谷疑即谼谷,在林县西北,与陵川、壶关界。浩自记云:太行山有洪谷,其间数亩之田,吾常耕而食之。
考辨得非常明确具体,河南济源虽在汉代、晋代称名沁水县,北齐时已废止沁水县,隋代已正式改为济源县,延及唐宋,沿革至今不变。山西沁水在汉代以来属端氏县,隋代正式称名沁水县,延及唐宋,沿革至今不变。无论是晚唐五代,还是北宋时的沁水,皆指山西沁水而非指河内沁水,或河南沁水。荆浩是晚唐五代沁水人,北宋时记载荆浩里籍,再称沁水隶属河内或河南,显然是历史误记。故古代山水画宗师荆浩里籍是山西沁水,其隐居作画的太行洪谷也在山西沁水境内历山之下,可以明确具体的确认落实。
三、林县谼谷存疑
元代纳新《河朔访古记》卷中《魏郡部》记:“*华谷天平山,彰德之西九十里,曰林州,即古林虑县也。州西北二十里曰*花谷,谷多秋菊,故名。昔金翰林学士熊岳、王公庭筠子端,尝隐居谷中,号*花山主,所居曰读书岩。(中略)其最知名者,谷南之天平山谼谷寺也。”
金元好问《宝岩纪行》诗云:“太行有谼谷,绝胜无出右。”元好问《中州集》卷十六载有王庭筠《登林虑南楼二首》,其一诗云:
殿阁偏宜落照间,倚天无数玉潺湲。*华墨灶知名寺,荆浩关仝得意山。
游子也如红树老,残僧偶与白鸥还。人生见说功名好,不博南楼半日闲。
谼谷又称谼峪,乾隆《河南通志》卷七《山川上·彰德府》:“谼峪山,在林县西南三十里。元王盘诗:昨日游*华,抵暮方言还。今晨到谼峪,驻马五松边。”民国《林县志》卷二《地理下·名胜》记:“谼峪,县西南三十里。《隋书·地理志》:林虑县有林虑谼,当指此(中略)。西有废寺曰宝岩院,古名谼谷寺,北齐天宝初建。”
由于谼谷与洪谷音同,皆位于太行山系,又有金代王庭筠诗作,林县人便以为荆浩隐居作画的太行洪谷,即是林县谼谷。故民国《林县志》卷十二《人物上·列传七·流寓》载有荆浩传记:“荆浩,字浩然,五代梁河南沁水人。通经史,善属文。五季多故,隐于太行之洪谷,自称洪谷子。买田数亩,自耕而食,闲画山水树石以自娱。”
《林县志》所载荆浩传记,过录的仍是宋人之文,结论有点草率。荆浩太行洪谷名气很大,天下皆知。纳新之文对谼谷景观古迹记载颇详,并未提及早已天下闻名的荆浩之事。所以要认定荆浩太行洪谷即是林县谼谷,还需要证据支持。
荆浩有一首诗歌传世。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山水门第二》记荆浩在太行洪谷时:
尝画山水树石以自适。时邺都青莲寺沙门大愚,尝乞画于浩,寄诗以达其意曰:“六幅故牢健,知君恣笔踪。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近嵓幽湿处,惟藉墨烟浓。’后浩亦画《山水图》以贻大愚,仍以诗答之曰:‘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瘦树寒,墨淡野云轻。嵓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空苦情。”浩著《山水诀》一卷,为友人投进之,至今藏之书府。亦尝于京师双林院画宝陁落伽山观自在菩萨一壁。予尝于供奉李公第,观浩《山水》一轴,虽前辈未易过也。”
清人在编撰《全唐诗》时,将荆浩与大愚唱和诗歌,收入《全唐诗》卷七二七,题名《乞荆浩画》、《画山水图答大愚》。有学者据刘道醇记载指出:荆浩曾有邺都之行。邺都距林县甚近,似乎可以支持荆浩隐居太行洪谷即林县谼谷之说。
邺都指今河北临漳,或指河北大名。乾隆《河南通志巻》八十《辨疑》记:
五代唐晋之邺都,非曹魏之邺。曹操建三台于邺,在今彰德府临漳县。张宾说石勒谓邺有三台之固,后赵石虎、魏冉闵、前燕慕容俊、北齐高欢,俱都此。后周平齐,置相州,大象初徙安阳为今彰德府,治大名府之建邺都,则自后唐始也。
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记大愚与荆浩是在邺都青莲寺相遇,但笔者在邺都,即今河北临漳、大名,河南安阳、林县等地方志中,并未检索到邺都有青莲寺的记载。河南安阳之南近余里的延津县有一座青莲寺,似与荆浩无涉。雍正《河南通志·寺觀·衛輝府》:“青蓮寺,在延津縣西南通郭村,始建無考。”
然而,与邺都相邻的山西泽州境内,却保存有一座创建于北齐,名声甚高,至今保存完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青莲寺,而且作者也发现了大愚确有泽州青莲寺之行的文献记载。大愚与荆浩在青莲寺的相遇,应该发生在泽州青莲寺,而不是邺都青莲寺。
泽州青莲寺附近,也有一峡谷名洪谷,又名丹谷,因丹河湍奔其下而名,当地也有荆浩的传说。雍正《泽州府志》卷六《方舆志·山川·凤台县》记:“峡石山,县东南三十五里。两石对峙若门,丹水湍奔其下,上有青莲寺。有嵌崖,袤丈余,广倍之。暴雨骤发,中罅如雷鸣。西有掷笔台。”卷二一《营建志·寺观·凤台县》记:“藏阴寺,青莲寺东五里,北齐僧昙始建。寺西即丹谷。青莲寺,在城东三十五里峡石山,北齐建,宋赐名福岩院。峭壁如环堵,壁之上乱峰向背,草树丛翠,丹水湍奔,屏障横列,水墨粲然,即青莲上方也。寺西有掷笔台。”今泽州当地文史专家乔欣《历代名人与泽州·荆浩隐洪谷》即认为,荆浩的太行洪谷,即指泽州青莲寺附近的丹谷。
沙门大愚有籍可查,与沁水相邻的高平人称其为“大愚公。”雍正《泽州府志》卷四十《人物志五·技术》记:“后唐大愚,为僧五音洞,调演声律,能达旨要。年九十余,一日别其徒曰:‘吾将归矣。’端坐而逝。洞中尝闻五音,后人因以为名。尝作《上心王状奏六贼表》,盖教乘喻言也。录进昭宗并《韵母三十字》,诏赐田百顷,祠部牒三十八道,紫衣三十八道。有《愚公塔心王表碑》,在金峰。”
金峰即今山西高平境内金峰寺。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三《山川·泽州府·高平县》记:“舍利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上有五音洞,下有舍利泉。唐释大愚公隐此,调演五音于洞中,常闻五音不绝。”卷一七〇《寺观·泽州府·高平县》记:“金峰寺,在县西郭处金峰山上。”“开化寺,在县东二十五里舍利山。内有五音洞,大唐大愚禅师审音处。今金峰有《愚公塔心王表碑》。”这些记载,同时见于现存万历、康熙、雍正《泽州府志》,及顺治、乾隆、同治、光绪《高平县志》。
今高平开化寺存有五代后唐同光三年(年)所立《大愚禅师塔铭记》碑一通,首句:“弟子摄高平县令将仕郎前太子中书李希朋撰。”李希朋自称为大愚公弟子,时摄高平县令。碑记“禅师俗姓刘,法号大愚,本潞城(今属山西)人。”曾“化道于西周”,又“固得皇都道侣,钦凑如麻。”父母去世后,大愚志在隐逸。“而又因上*重围之后,于高平游历之间,厌处城隍,思居林麓。”大愚在高平几年,“奈何同光元年(年)九月二十三日,化缘□终。”大愚“春秋七十四,僧腊五十五。”碑记明确指出,大愚生于唐宣宗大宗三年(年),唐懿宗咸通九年(年)入沙门。大愚是荆浩好友,其生卒时间,有助于搞清荆浩的具体生活时代。大愚本高平僧人,山西高平恰好正是山西沁水的邻县。
大愚与荆浩,一个是隐居山西高平的名僧,一个是隐居山西沁水的画师。高平与沁水同属山西泽州,且为邻县,相距甚近。邺都青莲寺,或许指的就是泽州青莲寺,邺都与泽州在地理上相邻。更令人惊喜的是,山西沁水洪谷也有一座千年古刹青莲寺,又名青禅寺。大愚与荆浩在青莲寺的相遇,应当发生在山西泽州的青莲寺,或者直接发生在山西沁水境内历山舜王坪东北麓寺沟河谷的青莲寺,而不应当是邺都青莲寺,后文有证再论。
四、《匡庐图》与《山水图》
《匡庐图》是荆浩传世名画,也是古代山水画不朽的珍品。然而清代之前的历代画论,却无《匡庐图》的著录,故有学者对荆浩《匡庐图》真伪提出怀疑。
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最早著录荆浩“有《四时山水》、《三峰》、《桃源》、《天台》等图传于世。”稍后《宣和画谱》著录荆浩画作:“今御府所藏二十有二:《夏山图》四、《蜀山图》一、《山水图》一、《瀑布图》一、《秋山楼观图》二、《秋山瑞霭图》二、《秋景渔父图》三、《山阴燕兰亭图》三、《白蘋洲五亭图》一、《写楚襄王遇神女图》四。”直到清代康熙年间卞永誉《书画汇考》卷二三、王毓贤《绘事备考》卷三、康熙帝《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九六等,在著录荆浩画时,仍载《宣和画谱》所藏二十二幅,皆无《匡庐图》的著录。
其实,明末清初孙承泽《庚子销夏记》卷三,已经以《荆浩庐山图》之画名,著录了荆浩的《匡庐图》:
《荆浩庐山图》:今年夏月(庚子年,顺治十七年,),久旱,酷热异常,故家。忽有持二画来看者,一乃浩画也。中挺一峰,秀拔欲动,而高峰之右,群峰巑岏,如芙蓉初绽,飞瀑一线,扶摇而落,亭屋桥梁林木,曲曲掩映。方悟华原、营丘、河阳(华原指范宽,营丘指李成,河阳指郭熙)诸家,无一不脱胎于此者。且绢素如银板,对之令人色飞。上有宋髙宗题:‘荆浩神迹真品’六字,下用内府之宝。又有元人韩屿、柯九思二诗。其人肯割爱,乃倾箧易得之。
《荆浩庐山图》上有元代蓟丘韩玙、柯九思的题画诗。韩玙的题画诗客观描述《匡庐图》画面,诗云:“翠微深处著轩楹,绝磴悬崖瀑布明。借我扁舟荡空碧,一壶春酒看云生。”元人柯九思题画诗云:
岚渍晴熏滴翠浓。苍松绝壁影重重。瀑流飞下三千尺,写出庐山五老峰。
柯九思诗用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意境,认为《匡庐图》画的是庐山意境。古人作画,大致宋之前并无画题,后人著录时,据图中内容,拟定题目。孙氏以为荆浩此图画的是庐山,遂拟定画题《荆浩庐山图》而作了著录。《荆浩庐山图》后来进入乾隆御府,乾隆召集朝臣鉴赏此画,亲题御诗《題荆浩匡廬圖用畫間舊題韻》二首:
虚斋敞设檐楹,饱参山秀水明。仿彿白云深处,招携匡俗先生。
昭邱雾锁岚浓,素瀑龙飞练重。坐我画禅书室,对他栖隐炉峰。
其臣汪由敦依韵恭和诗二首:
湿翠晓扑虚楹,飞云乍暗乍明。远浦一篙春水,浔阳江上潮生。
锦屏九叠烟浓,玉瀑三峡浪重。草堂莲社何处,钟声只在前峰。
其臣汪由敦亦依韵和诗二首:
倚空岚翠浮楹,瞥见庐山眼明。却羡江边五老,香烟供养云生。
飞泉喷沫晴浓,隔断尘寰数重。想得幽栖洪谷,神游侧岭横峰。
乾隆帝诗,以及朝臣汪由敦、梁诗正唱和诗,皆认为荆浩此图画的是庐山。工部尚书董邦达,工于山水画,受乾隆之诏,临摹了荆浩此图,乾隆帝作《题董邦达倣荆浩匡庐图》诗五首;朝臣曹夔音又仿董邦达《匡庐图》作一画,乾隆帝再作《题曹夔音仿董邦达匡庐图》诗。此为画坛盛事,大学士阮元遂于乾隆五十六年(年),遵圣意,正式以《匡庐图》为画题,收入《石渠宝笈续编》。《匡庐图》之画题,是在乾隆时代才正式定名的,这一条资料,学界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