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第回,三更忽闻潮信响,智深圆寂在禅房。此消息传来,宋公明与众头领皆惊诧不已,莫不能信,急急更衣唤众奔往鲁智深禅房。这一看,确实不虚,只见那鲁智深身披御赐僧衣,盘腿叠脚禅定在椅上,一动不动,丝毫没有了气息。且不说众头领作何感想,就看宋江自己,他是决然难以相信的,毕竟鲁智深酒肉在手叱咤江湖,一个平生不念经卷的人,如何能圆寂?
宋江想不通鲁智深,正如鲁智深不理解宋江一样。一直到擒拿方腊回师的路上,宋江还一直在苦口婆心的劝解鲁智深,道:上金殿得封赏,一朝高衙得座骏马得骑,换得满门荣耀有何不好,鲁智深却不予理会,他执意要浪迹天涯,去寻个清净的去处。两个人的境界,两个人的追求,由此泾渭分明,亦由此南辕北辙。
众头领在鲁智深面前仔细看视半晌,才焚香施礼,慢慢散去。张招讨张叔夜闻讯,也与枢密使童贯奔赴六和寺,此二人亦在鲁智深面前环顾半晌,才拈香离去。明眼人都看得出,大家伙对鲁智深圆寂,抱有很深的疑虑,说白了都认为平素抡杖喊杀的大汉,跟佛门圆寂不沾边。难道鲁智深果真是剑走偏锋,以“圆寂”为说辞,来了个金蝉脱壳吗?
正所谓“随潮归去,无处跟寻”,宋江疑心最重,为辨真假,他首先拿出金银布于六和寺僧众,为鲁智深做功德,众僧在鲁智深禅房内,焚香诵经,如此接连3个昼夜才完成,这3个昼夜,宋江都没有离开禅房,他坐卧在鲁智深跟前。肉眼凡胎,若是装死片刻半晌或许还能遮掩过去,一连3个昼夜,就不可能再撑过去了。
确认鲁智深死去后,宋江疑心消退,转而成为敬畏之心。对于隐遁山林的佛门僧众,一心问取功名力求声达显赫的宋江,原本无多他想,但鲁智深是他的兄弟,擒方腊大功告成正得益于鲁智深,故而他要为鲁智深善后,安排其入土,这又继续张罗。宋公明请来六和寺大惠主持,将鲁智深装入佛龛里,干什么,说是去“下火”。
何谓下火?即是焚烧火化。按照宋江的意思,僧众们将装着鲁智深的佛龛抬到了寺内塔后,大火熊熊而起,鲁智深幻灭,留下一把骨头。宋江扒开灰烬,将骨头一节节收了,装入宝瓶内,埋于宝塔之下,如此详尽的细节已经说明,有宋江时时刻刻盯着善后,鲁智深根本不可能金蝉脱壳,他是真的圆寂了。
鲁智深圆寂六和寺后,梁山诸人已思绪纷纷,武松也觉得这六和寺是个好去处,故而决定在此出家,林教头林冲也因重病难行,留在了六和寺,当然林冲没来得及出家,因为他不到半年就病死了。冥冥中中,六和寺倒成了撼动梁山中人的一个节点,奔功名者继续策马,而看破世事者,却就此思归。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