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金秋十月,也就是农历九月,是太原双塔寺落成四百一十周年。
双塔寺是俗称,它的真名是永祚寺,这是一座与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生母李太后有联系的寺院;这点从两座塔之中后建的那座塔上面、由寺院建造者妙峰禅师镶嵌的砖雕“宣文佛塔”几字,就能清楚知道,因为“宣文”指的就是李太后,建这座塔时,她的尊号是“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这座寺院中,还有大量的九莲砖雕,暗示寺院与“九莲观音”李太后的联系。
双塔落成周年,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往小处说,这不过是一座明代古寺而已,以“五千年地上看山西”而论,这样的古寺在山西并不少见。
往大处说,作为太原市的市徽标识,这座建筑的落成周年自然对于太原市有着特殊意义,况且,此建筑不仅以全砖石的“砖夯无梁”堪称建筑经典,还是被我国建筑大师梁思成夫妇盛赞过的古建筑。
不过,还有更大的、更有意义的事,与一件鲜为人知的秘密有关:寺院里瘗藏着一颗佛宝——佛肉身舍利子,这颗佛舍利子来到本地正好也是四百一十年。
关于这个时间,时任山西监察御史苏维霖在太原永祚寺留下的《敕建永祚寺宣文宝塔舍利碑记》中写道:“壬子重九日,余扯两考官登於郊,寻故事也。登出以顶相落成,适卓锡焉,考官欲见之。”这里是说苏维霖与两位考官来到郊野,正好遇到了为宣文佛塔顶部的塔刹落成而来这里住的妙峰禅师,时间是“壬子重九日”。另外,高僧憨山在《敕建五台山大护国圣光寺妙峰登禅师传》中记载:“晋王请修省城大塔寺。殿宇完。修会城桥长十里。工未成。壬子秋九月。师以疾还山。”这是说,晋王请妙峰禅师修建今天的永祚寺,完工后,壬子年的九月,妙峰禅师因病回到五台山。这两篇文中的年份“壬子”即万历四十年,公元年,“重九日”指的是重阳节。由此可知,永祚寺的落成是在年农历九月。
说到佛宝,还需先从佛肉身舍利子说起。
佛祖的舍利子分为三种,白色的为骨质舍利子,黑色的为毛发舍利子,赤色的为肉身舍利子。《法苑珠林》说:舍利有其三种:一是骨舍利,其色白也;二是发舍利,其色黑也;三是肉舍利,其色赤也。
佛肉身舍利子历史记载极少,但有一件记载涉及到永祚寺的这颗佛舍利子。
隋朝高僧静琬在瘗藏佛舍利子青石函上的刻字
明万历二十年(公元年),明代四大高僧中的两位,紫柏(法名真可,字达观)和憨山(法名德清),在北京房山的云居寺石经山雷音洞获启了三颗佛肉身舍利子,这是隋朝高僧静琬于大隋大业十二年(公元年)瘗藏的;两位高僧向朝廷笃信佛教的李太后禀报后,李太后将三颗佛舍利子迎回宫中奉养三日,又加造了小白玉函,内装佛舍利子,才返还两位高僧让他们在雷音洞瘗藏。
憨山(德清)在瘗藏佛舍利子汉白玉大石函盖板外留下的铭文
年11月,中社科院罗炤先生及云居寺文管所等人在雷音洞重新获启佛舍利子时,发现小白玉函中只有两颗佛舍利子和两颗珍珠,显然,少了的那颗佛舍利子是被多了的两颗珍珠掉包了。
专家分析,是李太后取走了那颗佛舍利子。至于为何是李太后取走这颗佛舍利子,网络小说《古刹的密码》内有详细分析,此处不作赘述。
关于这几颗佛舍利子的形状大小,两位高僧留下过详细的文字。
紫柏在《房山县天开骨香庵记》记载是:“内秘舍利,果三粒,小大有差,一大逾粟,一如粟,一细逾粟。”
憨山在《涿州西石经山雷音堀舍利记》记载是:“中安佛舍利三颗,如粟米,紫红色,如金刚。”
以上是两位高僧初见佛舍利子时的描述,而他们对后来入穴瘗藏的佛舍利子数量却只字未提,这与隋朝静琬将佛舍利子的数量清楚刻在瘗藏的石函上形成了鲜明对比;至于两位高僧为何不写清楚所瘗藏的佛舍利子数量,没有历史资料可以说明,但从石函盖板上留下的愤怒文字看,两位高僧似有难言之隐。
紫柏(达观真可)在瘗藏佛舍利子汉白玉大石函盖板内留下的愿偈
再来说说太原永祚寺里的这颗佛舍利子。
苏维霖在太原永祚寺留下的《敕建永祚寺宣文宝塔舍利碑记》上记载,妙峰禅师于明万历四十年(公元年)的重阳日,让他见到的舍利子是:“今所见於此者,色赤如丹砂,粒大如粟,宝光射人”。
苏维霖的叙述中,讲他所见到舍利子的大小是“粒大如粟”,而前面高僧记载“如粟米”;颜色是“色赤如丹砂”,前面高僧记载“紫红色”;光泽是“宝光射人”,而前面记载“如金刚”;由此可以发现,他所见到的与紫柏、憨山所获启的佛舍利子完全一样!
既然是完全一样的佛舍利子,瘗藏在永祚寺应该是佛门的一件大事,那么妙峰禅师为何不在建寺时留下文字加以说明?从历史资料中可以知道,妙峰与紫柏、憨山均为好友,三人相交甚笃;而李太后与妙峰不仅是临汾(古称平阳)老乡,李太后还拜妙峰为师,并多次佐资妙峰修建佛寺;由此可以推测,妙峰禅师不留文字说明这颗舍利子是否是佛祖的以及其来源,似乎亦有难言之隐。
苏维霖于永祚寺立碑时,妙峰已经圆寂,但李太后尚健在;苏维霖作为妙峰禅师的老友,曾答应妙峰要记述这颗舍利子以便让后人知道;为了不使自己的诺言成为谎言,在妙峰圆寂八个多月后,他写下了那篇碑记。他应该知道,这篇碑记面世后,李太后必定会知晓,于是,这篇碑记中,他只述说了所见到的舍利子大小、颜色、光泽,不说是否是佛祖的;在来源上,只以妙峰所言此为“乞得”,不说其它;所以,这既有可能是他不知道真相,但更有可能是他也有难言之隐。
苏维霖撰写的《敕建永祚寺宣文宝塔舍利碑记》局部
然而,既然都有难言之隐,难道就要让这么重要的佛门大事深藏于历史尘埃中吗?最后瘗藏佛舍利子的妙峰禅师真的没有留下他的表述吗?
妙峰禅师是一位聪明过人的佛门高僧,他其实以另一种形式讲出了这里的秘密;作为一位有着精湛造诣的建筑师,他参照永祚寺原有的文峰塔高度,建造了略高于第一座塔的宣文佛塔,并精巧地设计了两座塔的连线走向;他还将寺院里主殿的朝向,各建筑上内外大量的装饰砖雕,以及明代的牡丹园,都纳入了他发挥构思的范围,以此留下了他的表述;他以高屋建瓴的智慧,巧妙地利用这些有形物,讲述了他想讲的事情——永祚寺内这件佛宝是什么,佛宝来自哪里,以及这佛宝藏于何处;更妙的是,他还将类似的藏宝图留在了砖雕图案中。
永祚寺砖雕图案
当下,山西省正处在努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战略行动中,在如此大环境下,如能破解这座寺院的藏宝密码,无疑将为省内人文、旅游行业发展起到助力作用。
最后,引用北京云居寺的宣传展板,来看看佛肉身舍利子的价值。
云居寺有关佛舍利子的展板
年,雷音洞的佛舍利子获启后,被送至北京怀仁堂,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亲自观瞻了文物,之后这两颗佛舍利子被移至人民银行金库;目前,收藏于首都博物馆。
来源:太原道
发布:中国经贸融媒体中心
责编:无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