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讲真,别让你的修行少了重要一课
TUhjnbcbe - 2025/7/16 11:33:00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信息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如果你心怀宏愿,为利众生愿成佛;如果你在修行的道路上孜孜以求,勇猛精进,但是,佛陀涅槃两千多年了,在哪里亲聆教法?“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

怎么办?

《楞严经》说,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有人宣称可以吃葱蒜,外道典籍佛子也一样要礼拜,各种版本的“大乘非佛说”……不一而足,断人慧命。初入佛门,抱着世间利名、烦恼、我慢、悭嫉,各种修行法门都难以收到实际效果。

如何破局?阅藏这一课不可或缺!

莲池大师:佛经不可不读!

“有自负参禅者。辄云达磨不立文字。见性则休。有自负念佛者。辄云止贵直下有人。何必经典。此二辈人有真得而作是语者。且不必论。亦有实无所得而漫言之者。大都不通教理而护惜其短者也……学佛者。必以三藏十二部为模楷。一染识田,终成道种。是故佛经不可不读。”

他特别强调,即使不够深入,读了佛经仍然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一旦熏染到阿赖耶识中,迟早会成为成道证果的种子。

阅藏的历代高僧大德如是说

太虚大师在阅《大藏经》时,因《般若部》中的一句话豁然开悟。

印光大师,在普陀山闭关了十八年,闭关期间三年圆满一次阅藏,一共阅藏六遍。后来他讲:不管是弘扬佛法的人,还是自己修学的人,不阅读《大藏经》,都非常可惜。他劝人们不但要阅藏,还要刻板印刷。

憨山大师阅藏,曾深有感触地说:“是则所说三藏十二部,言言字字皆吾佛骨血心髓也。故曰:此经在处,皆应起塔供养,不须复安舍利,以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故。是以能持此法者,则为报佛深恩矣!”

蕅益大师曾在《阅藏知津序》中说:我三十岁时开始阅藏,经二十七年,才写下了三十多万字的《阅藏知津》。还说:“不调饮食,则病患必生;不阅三藏,则智眼必昧。”

当下正是阅藏时

最著名的汉文大藏经——《乾隆大藏经》集合了一代高僧,两代帝王的努力才刊刻而成,乃国之重宝。既然大藏经这么重要,阅藏那么好,为什么后来提倡阅藏的人那么少?

印光大师曾经在《与佛学报馆书》中谈到了清代后期佛法开始衰败的原因,“迨至高庙以后.哲人日希.愚夫日多。加以频经兵燹.则鄙败无赖之徒.多皆混入法门。自既不知佛法.何能教徒修行。从玆日趋日下.一代不如一代。致今僧虽不少.识字者十不得一。安望其宏扬大教.普利群生耶。”

当时的出家人,才只有不到十分之一者识字。不是不想这样做,而是根本没条件。

作为今天的佛子,一个有信仰、有精神追求、有文化品位的人,阅藏是潜心修行的必经之路。

普通人阅藏一遍,要多久?

通常人们提到阅藏,崇敬之余想到的就是闭关数年方得成就,乃至有阅藏十年、数十年不出者;具体说到阅藏到底有多难,有多大工程,要多长时间,怕是知道的人不多。

实际上,很多佛经非常短。如个字的《心经》,算作一部经,而《大般若经》万字也算作一部经,篇幅相差很大。《大正藏》共有部,包括了很多佛经以外的著作,比如《高僧传》和梵文字典。经律论三藏本来是指印度传来的,只有部。

这部中,经藏、律藏由佛宣说,共部。其中91部比丘律,居士不能读。部密教经,未受灌顶者不能读。如果把范围缩小在显宗大小乘佛经,则只有部,其中短篇佛经部。

这部就是显宗的经藏,再加上律藏91部,论藏部,就是汉传显宗经律论三藏,通常所说的阅藏就是这些。

第一步必然是阅读经藏。

衡水天宁寺的法师们每日共修7.5小时,94天闭关,通阅经藏。如果我们每日阅读两个小时,一年时间也可以完成通阅经藏。

那么问题来了,一部大藏经可以装满一个房间。请一套《乾隆大藏经》,少则上万,多则上百万,尚不能检索。

现在,一块7.8寸屏幕的阅读器,全然解决所有问题。

《乾隆藏》、《大正藏》、《碛砂藏》三个版本大藏经如实呈现,九大分类的佛学图书馆,祖师大德讲法著述收录其中,伴您今生修行。佛学字典、繁简转化,繁体字速学课,都将助力我们补上这一课,乃至成佛,永为道种。

探索未知开启精彩

智能墨水屏“阅藏宝”

你的掌上佛学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讲真,别让你的修行少了重要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