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在古印度被视为最伟大的皇帝,他的孔雀王朝所统治的区域,几乎囊括了整个的印度次大陆,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王。
阿育王当时实行的治国方针,基本是遵从于佛教的精神,他一生修了八万四千个佛塔,其中我国著名的阿育王寺也与他有关。
阿育王寺坐落到浙江宁波,有“东南佛国”之称,也是中国现存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寺,因寺内珍藏佛国的珍宝——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以及玲珑精致的舍利宝塔而闻名中外。
相传,佛祖去世后,在古印度拘尸那城南火化,弟子在灰烬中,发现了一些奇异的舍利,这些舍利在世界上自然有着举足轻重作用与影响,而这去七中最重要的“幕后推手”就是阿育王。
在阿育王统治时期,有一年阿育王在波吒利费城举行了佛教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会。阿育王在集会上当中取出了佛陀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令羽飞鬼(能瞬间到达目的地的魂灵),各随一光飞行,就在光尽之处,安立舍利塔。
而我们的阿育王寺建寺之初,正巧有这样一个传说。
晋武帝太康三年的时候,并州(古州名,禹治洪水,后划分九州,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山西太原、大同和河北保定一带地区)离石人刘萨诃病危之时,梦见一位梵僧来给他治病。梦醒后,果然病好了,于是刘萨诃因此感受到了佛之力量,就出家为僧,法名慧达。
慧达大师后来成了我国佛教史上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代远赴印度取经的大师,比唐玄奘早了年,并且他还是最早学成归国弘法度生的高僧,不仅被神化为观世音菩萨,更与佛陀释迦牟尼并比齐肩,是佛教的第二十二代宗师,视为佛教彻底中国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之一。
慧达大师在出家之前,也就是病好以后,就按照自己梦中所见,去寻求宝塔,到了鄮山(在浙江鄞县东)乌石岙这个地方的时候,就听到有“铮铮”的钟声响彻于地下,于是他便就此膜拜诵经,三日三夜后,竟有一宝塔从地下涌出,光明耀眼。宝塔呈黑色,似石非石,内悬宝謦,中缀舍利,五层四角。
于是,慧达大师就在此修建房屋,修持行道,这就是后来的阿育王寺开基的开始,也就是说现在的阿育王寺就是从此开始的。
我们说完了慧达大师,再说回到阿育王,说说阿育王与佛陀的交往。
阿育王小的时候,有一天,正在路边玩泥巴,见一僧人从南而来,手里还称托着一个钵,在沿途化缘,行至阿育王身边之时,他忙站起身来,从地上抓起来一把沙子,很是恭敬地施舍到了僧人的钵里,还说,我现在只能以这个供养与你了。
僧人见此,很是喜悦,就说,善哉!善哉!一把沙子虽不能食用,但却是你的真心施舍,异常珍惜。僧人并因此预言,这个孩子将是一位治世的帝王。
这位僧人当然就是我们后来的佛祖,他的预言成真,阿育王在日后,果真就成了印度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不过,因为当时阿育王供奉给佛陀的是一把沙子,也因此在他日后一生都患有皮肤病,奇痒无比(此事佛经所载,不知为何)。
阿育王一生信佛,并以佛治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他一生都爱施舍,关于他的施舍还有一个故事。
阿育王广发布施,从不吝啬,以至于最后都快要把国库里的钱都布施尽了,朝中大臣还有太子见这样不行哦,所以就把阿育王再行发布的施舍命令拦截,不去实行。当时阿育王年事已高,躺在病床,也无力改变这个现实,但心里却是非常的难过。
有一天,他把太子与众大臣叫到床前,问,当今世上,谁的权力最大?太子以及众臣当然回复说,阿育王,您的权力是最大的。阿育王无奈地笑笑说,我是权力最大,但现在连布施的权力都没有了,好吧,我明白现实,但现在我就只能把我这块吃剩的梨子,再做一次最后的布施吧。
阿育王这么一说,太子与众大臣再也没法拒绝了,就把宫里的人以及附近的百姓,都召集了起来,把阿育王的那半块梨子熬汤,分散给大家。
阿育王这是做了自己最后一次的布施,才心满意足的圆寂了。
阿育王的布施,是诚心诚意,一念的诚意供养,就比如布施给佛陀的那把沙子,在佛陀看来比金子还要金贵,因为这是有心,这就叫不住相布施(真如佛心的布施),也是最有效的布施。
如果说,你为了得到某些东西或者为了得到福报而布施,带有明显的目的与功利心,这样的布施是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的。
#学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