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了解奉化的传统文化,那么弥勒信仰绝对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奉化城的角角落落依然能够找到关于弥勒的点点痕迹。
提及弥勒信仰,首先需要走进奉化的非遗文化——布袋和尚传说。布袋和尚是唐末五代著名僧人,他生长于奉化长汀村,出家圆寂于奉化岳林寺,当过奉化裘村岳林庄庄主,曾在雪窦寺讲经弘法,肉身葬于奉化市区封山之腹。
布袋和尚传说,孕育于他死后不久的五代,至宋代开始流传,经元、明、清、民国以至新中国发展丰富,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民间文学精品。
宋代以来,汉传佛教把他作为弥勒化身,塑成佛像,当成弥勒供奉,加大了布袋和尚传说的影响力,也使其内容带上了种种神奇色彩。该传说,最早出现于宋代端拱元年赞宁《宋高僧传》卷二十一“唐明州奉化县契此传”,记述了卧雪不沾衣、能示人吉凶、善测天气、暗示弥勒化身等。
雪窦寺
景德元年()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布袋和尚传”,又有街头乞钱、问答佛理、作偈说法、逝后现身、四众图像等记述。南宗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二又新增了群儿戏布袋、师徒同浴、葬身封山、墓中遗物等情节。其后,《浙江通志》、《宁波府志》、《奉化县志》、《岳林寺志》、《奉川长汀张氏宗谱》记有更多的传说,如福建化木、皇帝赐号、结交居士、助民插秧、喜着木屐、秋千取乐、大桥佛水、分身赴筵、囊沙成塘等。
该文化遗产目前处于濒危状态。这次小稀将带大家走进奉化的弥勒信仰,也同时讲一讲这流传已久的布袋和尚传说。我们先去看看光绪《奉化县志》提到的弥勒庵:“县东北八里长汀。”
经常在奉化逛的朋友应该知道在岳林寺附近还有个寺庙,名为弥勒禅寺,位于曾经的长汀村。据传说,唐末有一个幼童在奉化县江附近出现(即洪浪潭,目前有洪浪潭公园),因没有父母,所以由村人收养,养父名为张重天,这个孩子便是布袋和尚,自称契此。现在到长汀,依旧能够看到很多历史遗址,比如在洪浪潭旁边的张氏宗祠,这些都证明《奉化县志》当中记载的弥勒庵便是今弥勒禅寺。
弥勒禅寺
随着契此不断长大,他对佛教理论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16岁的他便到了岳林寺出家为僧。岳林寺原本在县江之西,为梁大同二年(年)所建,但在会昌灭佛时被毁,原名“崇福院”;唐大中二年(年)重建在县江之东,改名“岳林寺”。
契此的形象也随着其成长而被记录在史书当中,《宋高僧传》称其“形裁腲脮,蹙頞皤腹,言语无恒,寝卧随处。”许多宁波的文化名人都与契此有过交流,据传其背后有四只眼,传说仓颉也有四目,或许是传其异于常人,身有异象。
岳林寺
布袋和尚一生坦荡,以笑待人,最后于岳林寺圆寂,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契此端坐磐石圆寂前说偈(佛经中的唱词,佛教语),“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目前,岳林寺仍置有涅槃石,应非旧迹。
涅槃石(岳林寺)
南宋志磐《佛祖统记》中记载,“四明奉化布袋和尚,于岳林寺东廊坐磐石上而化,葬于封山。”据县志记载,封山寺处于“县北一里,封山麓,俗呼下塔,梁贞明三年建。”在封山寺旁还有岳林塔院和佛塔亭,其中佛塔亭俗呼“中塔”,布袋和尚便是葬于此处,后里人冯斯道、何智扩基建亭,但多次被烧毁,目前为同治十年重建。
中塔禅寺
奉化县令施鼎曾曾为佛塔亭撰碑记:“四明奉邑,山川挺秀,名蓝最多,去城北里许,亘有弥勒佛道场,余案牍之,暇往瞻礼焉。见殿宇塔亭辉霞曜日,焕然一新,所称明州三佛地,此其一也。及阅旧志,梁贞明间,有僧飞锡(指僧人游方,佛教语),岳林人,莫识其姓氏,常以杖荷,一布袋游,行度化,自号长汀子。出入市廛,绝烦恼,相人皆呼为欢喜布袋和尚。将寂时,亲往封山,沈姓化袈裟片地为埋龛所,沈慨然许之。葬后屡发异光,且多灵验,人始信为弥勒化身,有司上其事,于朝赐额‘定应大师’。隐身宝塔,其由来旧矣,历千余年,屡废变更,不一而足,明末颓圮尤剧幸。”
年1月9日,封山寺毁于大火,同年在原址东百米处修“定应亭”,亭中立“定应碑记”;并于年在原址上重建定应大师真身舍利宝塔。
定应大师真身舍利宝塔
那么雪窦寺作为弥勒道场之一,又是如何发展的?据传,布袋和尚在岳林寺出家之后,曾多次上雪窦寺弘法。雪窦山自建寺以来便是佛教名山,《奉化县志》记载,在“县西北五十里”有雪窦资圣,“晋时有尼结庐山顶名瀑布禅院......会昌元年改建山窝,大中末,为贼裘甫毁。咸通八年重建,改瀑布观音禅院;景福元年,常通禅师主寺事,始成十方禅刹。”
从施鼎曾的碑记大概可以推断,布袋和尚为弥勒化身这一说法应该兴起于南北朝后期,在其圆寂之后,那么受其影响,雪窦寺亦会与弥勒信仰密切相关,逐渐发展而成如今的“应梦灵山”。
由于契此的形象通常为脸带笑容,手提布袋,有和气生财、累积财富的意味,而受民间信仰者视为财神供奉。在日本,日本人把布袋和尚作为七福神之一。所以在雪窦寺有一收费项目,便是坐电梯到佛脚下去摸一摸佛脚,财运亨通。
如今的弥勒信仰已经是奉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人家中或者车上都会放置弥勒像。除了雪窦寺、封山寺、岳林寺、弥勒禅寺等重要古迹外,还有诸多与弥勒信仰相关的地方,如在锦屏隧道附近的弥勒文化园,在雪窦山脚的弥勒圣坛,东一村俞家山顶的大慈弥勒院等等。
弥勒圣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