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佛教通往幸福的四条道路,其实菩萨早就说了
TUhjnbcbe - 2025/2/7 18:18:00
白癜风的治疗办法 http://www.zhutihunli.com/

01《红尘说禅》系列第篇

大家都知道禅宗近代的传承衣钵者乃是民国四大高僧之首的虚云老和尚,他老人家在乱世中言传身教,混乱中艰难的弘扬佛法,中间几度历经生死险关,但仍然毫不动摇,以荷担如来为己任,生死根本都置之度外。

虚云法师本身就是一部活着的传奇,他出生于鸦片战争开始的那一年,然后又历经八国联军,满清被推翻,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一系列战争,然后与年圆寂,整整活了两个甲子也就是年,在那个年代堪称奇迹。

而且老和尚并不是那种闭关自修只求自度的“自了汉”,从来都是一瓶一钵一人游历天下,弘法建寺,慈悲百姓,所以更加切身的了解众生的苦难。

当然了,虚云老和尚的那个年代百姓们能活着就已经不易了,根本谈不到幸福,但是随着这些年来咱们国家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物质文明已经到了相当的高度了,不过大家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压力和痛苦却是与日俱增。

而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其实幸福度的高低更多看的就是心理而非生理,你真的悟了喝一碗稀粥也是喜悦,相反心中充满烦躁愤怒,就算吃海鲜大餐也是味同嚼蜡。

所以虚云老和尚的后辈传承,香海禅寺的主持贤宗法师曾经为众生指明了通往幸福的四条道路,分别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对于佛法有一定了解的师兄会发现,这不就是大乘菩萨道的“四摄法”吗?

您说的一点都没错,其实如何离苦得乐,诸位大菩萨早就告诉我们了,只是众生愚痴,始终悟不到而已。

02第一道:布施

布施,其实也是般若六度的第一度,可见众多佛教法门之中,都是极其看重布施的作用。

说到布施大家可能并不陌生——不就是给寺庙捐香火钱吗?有些对佛教不了解的朋友更是提起这个就是一脸不屑,甚至各种谩骂。

但其实布施又分为了内布施,外布施和无畏布施三大类,给寺庙捐钱只是外布施中财布施的一种,确实属于布施,但反过来就不成立了——布施绝不只是给钱。

其实布施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最殊胜的方式是法布施,就是为人说法,引人向善,助人解脱,您说不太懂佛经怎么办呢,没关系,怀着一颗慈悲之心好好的工作这同样也是布施。

比如您是医生老师,治病育人就是布施;您是工人,生产质量过硬的商品就是布施;您是农民,种植健康美味的各种农产品就是布施;您是演员,好好表演为大家带来欢乐,这也是布施。

甚至您一个善意的微笑,为老人让一个座位,有垃圾掉在地上您去捡起来了,这种种行为都是布施,可以说布施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要您怀有一颗布施之心。

请相信,施一定比受更幸福,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03第二道:爱语

这第二道通往幸福的道路,叫做爱语。

这个爱语并不是爱人之间的甜言蜜语,而是用一颗慈爱之心说出的暖心的话。

大家一定听过那句老话,叫做“甜言蜜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指的就是一句温暖鼓励正能量的话,哪怕在数九寒天都会让对方感受到温暖,而谩骂讥讽挖苦充满负能量的话,哪怕在三伏夏天也会让对方心如冰封。

所以语言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就像是江河一样,既可载舟,又可覆舟,只是有不少师兄总是选择后者,自己心中不快就恶语满天飞,给自己造下无边的口业。

这样的人相信大家身边都会遇到不少,尤其是在网络之上,大家彼此看不到人更是肆无忌惮。

甚至像是咱们“红尘说禅”圈子这种大家都分享讨论佛学正能量的地方,也少不了许多的恶意谩骂以及谤佛谤法的恶言恶语,其余像娱乐情感真人秀老娘舅之类的领域,纷争吵架有多厉害那更是可想而知了。

当然了,远离口业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去理会这些恶语,任凭他们去说好了,就像寒山拾得的对话一样——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恶口造口业,而要发自内心的多多赞美和鼓励,时间久了,福报自来。

04第三道:利行

这第三道通往幸福的路,就是利行。

民国时期的上海滩大亨杜月笙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不要怕别人利用你,有人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价值,怕的是没人利用你,那你就完了。

别看杜月笙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却是个极有大智慧的人,这句话也蕴含了很深的禅理,颇有几分利行的意味。

其实所谓利行,指的就是你要有利于别人,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要对别人有利才行,这样大家才愿意和你亲近,你才有机会去法布施。

大家可以看看寺庙里各位菩萨的塑像,绝大部分都是很慈悲很亲切的,让人一看就心生亲近,否则个个像四大天王那样怒目圆睁,这只当护法震慑恶人了,要是这样去度人,您还没说话绝大部分的人都先被吓跑了。

所以大家不要怕被人利用,有人利用说明你对大家有用,若是您像个铁公鸡一样滑不溜丢,一毛不拔,那还有谁愿意理你呢?这还叫什么大乘佛法?

05第四道:同事

第四道通往幸福的路,叫做同事。

“同事”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指的是一起工作的同伴,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词最早来源于佛教。

同事在佛法中的意思确实和我们现在的差不多,不过范围更大,不仅工作相同,而且志趣相合。

而菩萨在众生间弘法的时候,必须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因缘施教,比如您要度化一个病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同样幻化成一个病人,大家同病相怜,很容易就有共同话题,然后才能有机会来引导。

否则您变成一个极为健康之人来和他说话的话,对方一看你就讨厌甚至嫉妒,那你哪怕说的天花乱坠都没用了。

正因如此,观音菩萨才有著名的三十二相,根据对方的身份来变成其“同事”来度化,上到辟支佛下到乞丐歌女都有,这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我们不是菩萨,当然没有幻化的神通,但如果能够对别人生出“同事”之心,学会换位思考,深切的感受对方的感受的话,自然很容易就能让对方生出好感出来。

相信这一点那些做销售中介工作的师兄们一定深有体会,如果您还不懂,那一定要好好学习了——只有您发自内心的把顾客当亲人,工作才会好进行,别总想着如何忽悠人家,把人家口袋里的钱掏出来,谁都不是傻子,这样做路绝对越来越窄,倒霉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以上就是菩萨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大家千万不要认为只是佛学名词,而是真的极有道理,能让大家通往幸福。

其实很多道理佛菩萨们早就苦口婆心说了许多次了,只是众生愚痴,始终悟不到或者只是当做口头禅来念而已,并没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希望各位师兄能够放下我执,深切的去学习佛法并指导生活,这样幸福自来。

——学佛乃大丈夫事,红尘如梦幻泡影,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

比比诸病人良医随处方如来为众生随心应量说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教通往幸福的四条道路,其实菩萨早就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