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7,农历二月初八,是灌阳传统的农具节。
今年的二月八,正好是星期天,正好春光明媚,喜上加喜,今年的二月八特别热闹,早早地就有人在滨江路上摆摊位了。
我没啥农具可买的,但上街溜达溜达,拍拍照,也是我每年二月八的必修课。
许久没带相机出门了,那天想了一下,为了使照好看点,还是用相机来拍吧!
出门不久,便听到锣鼓喧天,街上走来一大队人,挥旗举牌,前面还有警车开道,浩浩荡荡地从一桥方向走来。
资深美女们手上举着四四方方的纸箱子,不知叫做什么?
一位打锣的大叔跟在后面压阵。
紧接着后面的是一群“大头娃娃”。
这群“大头娃娃”不知有什么讲究,是不是传说中的八仙?
如果真是八仙,那何仙姑也太胖了点,吨位快赶上减肥前的贾玲了。
后面这几个仙家叫什么来着?
道士模样的应该是吕洞宾。
接下是八位壮汉抬着寿佛爷的塑像跟在后面。
据史书记载,寿佛爷原名周全真,湖南资兴人,生于唐朝开元23年(公元年),据说他母亲生他的时候,梦到摩尼入怀。周全真排行第三,自幼聪颖,七岁读书,九岁出家受戒。天宝七年(公元年),全真随道钦禅师进京晋谒了唐玄宗。唐天宝末年(约公元年),全真出山云游,唐至德元年,到达广西湘源县(今全州)开创净土院,讲授大乘教义。
全真大师主持净土院78年后,为避开一场全国性毁寺灭佛的锋芒,岁高龄的全真大师独自隐居釜山(今全州县宝鼎岭)长达12年之久。隐居期间,全真创作了大量宣传佛教的诗歌和偈语,著作有《牧牛歌》等,为探索长寿之谜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唐咸通八年(公元年)于农历二月十日端坐圆寂,享年岁。是中国历史有记载的最长寿者。
由于全真德懋寿高,远近都尊他为“寿佛爷”、“无量寿佛”。公元年,宋徽宗加封全真为“慈佑寂照妙应普惠大师”。此后,清朝康熙皇帝为其亲书“寿世慈荫”匾额,咸丰皇帝封全真大师为“保惠无量寿佛”。五代后晋天福四年(公元年),楚王马先范因湘山为全真大师坐化之地,向后晋高祖(石敬瑭)奏准将湘源县改为清源县,并置全州。全州以寿佛“全真”第一个字冠名,相沿至今。
寿佛爷创立了湘山寺,但灌阳的二月八农具节源于与湘山寺齐名的云台寺。与寿佛爷并没有什么关系,但灌阳的二月八为何要抬着寿佛爷巡游呢?
据说,唐朝武则天初年(公元年),有位法号洞源的高僧,游历至黄关镇,见此地天生异象,颇有佛意,于是在海洋山山脚筑墙设庙,建成云台寺雏形。洞源和尚心地善良,又深谙民间疾苦,见当地有不少农民,因无钱购买农具,而影响农业生产。于是,在佛祖释迦牟尼出家的这一天(即二月初八),将化缘购买的一些农具,分发给贫苦百姓。于是,每年的二月八,云台寺周围渐渐成为一个农具交易的集市,这就是灌阳二月八的来源。
令我感到疑惑的是,灌阳二月八为什么不抬洞源高僧巡游呢?
寿佛爷的后面,是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队伍。
巡游队伍身上穿的应该是改良版的瑶族服装。
猪八戒背着媳妇来了,不过,这个媳妇有点老。
猪八戒造型很可爱,鼻子短,脸颊瘦,估计是为背媳妇减肥瘦身成功。
二条威风凛凛的金龙。
打着花伞的“娘娘”。
舞秧歌队伍。
目送巡游队伍走入滨江路。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