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庐山,一座香炉生紫烟圣山
TUhjnbcbe - 2024/12/20 20:01:00
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1013/r9txo5y.html

接上文

庐山,一座"香炉生紫烟"圣山

作者:净兴

庐山在六朝和唐代是佛教、道教圣地。在李白登庐山,对佛山、佛"水″(川),发出惊天感叹,作一首古诗,以庐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生动形容了庐山美景。李白这样描写修"道″圣地,带有很大的神秘色彩。东林寺为中国净土宗第一道场。

神话文化

庐山故事与传说--。庐山传说。有一种传说,早在周初(大约公元前十七十六世纪),也有说在周威烈王时候(即公元前四世纪),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也有称为匡续的。从中国传统的名与字的联义看,其名为裕,是较为合理的,俗字是误传,俗、续二字罔音,也是传闻之悦。但现在普遍流传的名字是称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为了方便,这里依照人们熟悉的称呼。此外,还有称匡俗为庐俗的,这种传说乃是因名山而臆想其人,以地名为氏,以氏为姓,倒还符合古代的惯例。至于他确切的姓氏,自然毋庸予以追究,要追究也无从着手。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这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脱匡字的讳,而改称康山。匡山传说,。匡俗、方辅一类传说,是道教与佛教争夺庐山的产物。东汉初年我国传入了佛教,东汉末年又正式建立了道教,两教都要依附名山。庐山从来就是一座名山,必然成为道教、佛教争夺的中心。道教为使庐山成为自己的洞天福地,竭力要把佛教从庐山排挤出去,所以编出种种传说,称这座山为“神仙之庐”为自己占据庐山提供历史根据。其实,这些传说见诸记载,全在汉魏以后,比司马迁的《史记》至少晚三四百年。而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是东汉末年人,庐山有道教活动及种种传说,决不会早于东汉,更不可能早于西汉《史记》成书的年代。只是庐山在古代曾有过一个方士们甚为活跃的时期,这无疑助长了庐山有神灵的传说。庐山八仙传说。传说,更为玄妙。庐山太平宫住着一位姓胡的道士。有一天一个自称“回道人”的道士路过太平宫,此人仪表堂堂,穿着讲究,很有几分“气宇昂昂,风神奕奕”的样子,但是,宫中却没有人理睬他,只有胡道士用一杯茶招待了他,两人边喝茶边谈笑起来。一会儿,“回道人”用手指指胸口,向胡道士讨酒喝,胡道士拿出一壶酒,他一口气喝了一百多杯还嫌不够,从清晨喝到傍晚仍毫无醉意,并邀请胡道士再到他的住处去喝,胡道士说天色已晚,便婉言谢绝了。数年之后,一个衣衫槛楼,蓬头垢面,自称“大宋客”的人又来找胡道士。这个“大宋客”肩上扛着两个大酒坛,说是他的行李,他将坛子往地上一倒,尽是黄金、白银,他取出其中的一点碎银子,买了酒便与胡道士一起喝起来,一直喝到日头偏西。这个“大宋客”便用刀撮了一些土,倒上剩下的酒,一搅拌成了墨,用手去打它还会发出铮铮的响声。这时,胡道士已经喝醉了睡在床上,“大宋客”拂袖而去。“大宋客”走后,这个房间一天都是异香弥漫,“大宋客”留下的那把刀也是金光灿灿,人们都争着要买它。胡道士醒来后,看见墨便来吃,吃了一半,精神一振,老病全消,直到七十多岁时,还颜面如春,好似少年一般,连酒量都不减当年。

东林寺故事与传说--"神运殿"传说。慧远大师在石门涧建起了龙泉精舍,便开坛弘扬佛法。这段时间江南的四大才子云集石门涧,朝廷文官武将,地方大小官员也纷纷前来拜访,山野隐士、文人学者、社会名流和达官贵人也来到石门涧龙泉精舍向慧远法师咨询人的“生、老、病、死”无常之因果关系,真是人缘广结,香火鼎盛,每日就连挂单的僧众和俗家弟子就达上千人。小小的龙泉精舍根本无法容纳这样庞大的人群。西林寺住持慧永法师对慧远法师说:“师弟,四众弟子皆羡名而来求佛问道,且有与日俱增之势,希望你能建一座更大的寺庙才好。”慧远法师说:“师兄所说甚为有理,只是我初来此地,虽人缘广结,但不便向施主启口,建庙银两恐一时难以筹措。”慧永想了一想说:“这倒也是,只要师弟有这个意愿,何不去求江州刺史恒伊,请他资助。何况师弟还为他祈求甘霖,救了江州百姓,我看不会有多大问题。”于是慧永便在第二天去拜访了江州刺史恒伊,并把慧远法师的想法转告恒伊,并说:“石门涧龙泉精舍的确不能容纳如此日日剧增的僧人和信男善女。意欲兴建一座更大的寺庙,特请刺史助一臂之力,不知是否可以采纳?”恒伊听后连连点头,并说:“慧远法师是道行精深的高僧,自他来到江州之后,我还专程拜访过他,甚是投机。何况前不久还为我及江州百姓求得喜雨,本当报答。如今他有着这种愿望,又怎能拂他善意呢,况且弘扬佛法,百姓安康,对本太守也是一件好事,理当出力。”说完立即命令师爷从府库中拨出一部分银两,以资助慧远法师建寺。慧永大喜,一再表示谢忱。可是,当时正是东晋“五朝十六国”的战乱时期,中华大地到处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加上天灾不断,官库也不富足,只能解决建寺的部分银两,差缺仍然很大。慧远法师便率众弟子亲自动手,披荆斩棘,平整道场,庙基,好将有限的银两用于兴建佛堂和大殿,至于厢房、膳室、伙房等,则全用竹木茅草搭盖。这样,资金问题则勉强可以解决,可是在建造大殿时,慧远法师又遇到困难。当地木材供应不上,尤其是做梁柱的上好木料,更是难以寻觅,如坚挺笔直的楠木,能雕刻佛像的樟木等,甚至连粉刷墙壁的沙灰,本地也没有,都要到外地去采运,这样,既增加资金还要拖延时日,慧远法师为此而深感不安。如果主殿建不起来,他如何对得起鼎力相助的江州刺史恒伊呢?又如何对得起江州众多弟子和乡民百姓呢?

慧远法师心情忧郁地离了工地,缓步走过虎溪桥,抬头面向南方,那高高的罗汉峰,耸立在云山雾海之中。像是菩萨在显灵。慧远法师不禁心中一动:是呀,我何不祈求弥陀佛祖相助呢?晚上,皓月当空,繁星闪烁,慧远法师在石门涧龙泉精舍门前摆起了香案,领着数十弟子虔诚地诵念“金刚经”,默默祈祷:果由因起,缘随念生,祈请佛祖让各路山神前来护法!祈祷完毕,慧远法师回房禅坐,渐入禅定……石门涧龙泉精舍佛堂中,烛光慢慢暗淡下来了,墙上供的阿弥陀佛像动了起来,一步步从香案上走了下来,走出龙泉精舍,腾空而起,飞呀飘呀,飘到后山上站定,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唵啮临金遮,金遮生金遮……”猛地打开手掌,放出一道道闪电,紧接着又是一声惊雷:“金刚力士何在?”随着这一声法旨,只见一队金刚力士站定在阿弥陀佛面前,佛祖说道:“汝等速将柳州各地的楠木、樟木和白沙灰于今晚运至东林,不得有误!”"遵命!”金刚力士齐声应道,旋即腾空而去。刹那间,东林寺上空黑沉沉一片,点点繁星不见了,皓洁的月亮被乌云吞没了,精舍的茅屋也笼罩在黑暗中。不一会,只见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滂沱、风声、雨声中似又响起一阵阵好似重物落地的声音和沙沙的响声,混成一片。石门涧龙泉精舍里,灯火全熄灭了,只有在闪电中才能看见慧远法师禅定的神态,双目紧闭,端坐如磐。厢房里的小沙弥们被电闪雷鸣吓得用被子蒙着头,不知所措。第二天拂晓,雨止风歇,众僧人走出茅舍,来到施工现场后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只见工地上木材堆积如山,还有一堆堆的青沙,白灰和毛竹堆积在眼前,僧人们无不感到惊讶,这一夜之间,哪来的这么多木料和沙灰呢?纵然有千军万马也弄不出来呀?僧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一些泥木师傅也来了,他们也被眼前的情景惊叹不已,说一定是有神力相助,非凡人所能为也!僧人们心里似乎明白了,定是慧远法师请神人相助,于是一起涌向精舍,向慧远法师跪拜,慧远法师把他们一个个搀扶起来,口中连连念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时候,又有一沙弥跑进龙泉精舍,向法师禀报:“师傅,池里还有几根又粗又长的木料哩!”慧远法师道:“佛祖显圣,山神护法,树之来,缘结前生,阿弥陀佛!”于是即和众僧一起来到池边,果然见有几根又粗又直的上等木料,好做大殿梁柱之用,大家无不感到高兴。弥陀佛显圣,山神护法,给东林寺送来了木料之事,立即传遍江州,闻者无不称奇,不少僧人和百姓都赶来观看,深受感动。于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纷纷解囊相助。江州刺史恒伊也惊叹慧远法师的神异,也兴致勃勃地来到东林寺观察,高兴地对慧远法师说:“远公,这是你与庐山有缘,恩泽江州,福庇百姓,善因善故,虔诚感神灵,真是可喜可贺啊!”慧远法师谦逊地说:“要不是大人护法,老衲也难有这么大的弘法啊!”恒伊含笑礼让说:“大师不必过谦,我只不过助微薄之力,不能说是什么洪福,这叫做精诚所至,感动神灵,才有如此奇迹。”慧远说:“大人,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机缘难得,老衲想乘此良机,请大人为大殿赐名题匾,不知能否赏脸?”″远公,你这不是让我献丑吗?”“大人说哪里话!兴建庙堂,多得大人鼎力相助,此乃名正言顺,非大人莫属啊!”“那……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班门弄斧!慧远见恒伊应允,心中大喜,即请恒伊来到石门涧龙泉精舍,小沙弥早已铺好纸,摆好墨砚,恒伊提笔在手,暗自思忖,想到这么多的木料沙灰,一夜之间都突然聚集起,这难道不是神力运来的吗?于是便挥笔写下了“神运殿”三个大字。″神运殿!好!好!好!”慧远法师和在场的慧永等人连声叫好。寺庙建成,开光的那一天,就把恒伊题的“神运殿”的大匾挂在寺内的主殿上。东林寺的主殿就叫做“神运殿”,这就是他不同与其他寺庙大都叫“大雄宝殿”的原由。后来到唐朝,有名的书法家裴林也为东林寺题写过“神运殿”的大匾。

"虎溪三笑″传说。"虎溪三笑”故事发生的地方--东林寺“虎溪桥”。据传,东晋时,慧远在庐山修行,三十余年间,一心修行,不但不下山、入城,送客也从不越过虎溪桥。一日,诗人陶渊明、道士陆修静两人远道来访,三人相聚,相谈甚欢。后来,慧远送他们下山。到了虎溪,三人耳旁虽不时传来老虎的鸣号声,但因为谈得太热烈,竟完全没发觉。直到越过了虎溪,三人才惊觉,但旋即会心地纵情大笑起来。原来,他们在不经意间,已破除了不过虎溪的执念,笑声传递了他们难以言喻的欣喜之情,自然也成了名垂千古的美声了。"虎溪三笑”的故事虽经史学家证实为后人编造,但反映了儒、释、道三家相互交融的一面,为历代名士所欣赏。李白在《别东林寺僧》一诗中就写道:“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至今东林寺内的“三笑堂”和蹲伏在虎溪桥畔的石虎,都源出这则传说。"三次见佛"故事。据说,一天慧远大师出定,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观音、势至,左右侍立。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同注上下,演说妙法。佛言:“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后七日当生我国。”社中佛陀耶舍、刘遗民等,已往生者,皆在佛侧。慧远大师一生三次见到阿弥陀佛,四次见到极乐世界(佛国),定中见到的,念佛止静的时候入定了。

东林寺与弥陀佛国--

慧远大师从江北的"莲包佛国″(江天佛国’广济(九龙寨云峰寺等)来到江南水乡福地庐山,创建东林念佛堂,弘扬、光大净土宗,永建中国第一个净宗道场,兴立莲社,集众生念佛,于定中三次见到阿弥陀佛及四次极乐净土(佛国)(净空法师语),同参道友一百二十三个人,都发大誓愿,一心念佛,求生弥陀净土,弥陀亲自接引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佛国(世界),导航"弥陀佛国″,故此名扬天下。

东林寺与东林净土苑--

--东林大佛。九江市星子县(东经°48′-°10′、北纬29°8′-29°36′)温泉镇隘口村的庐山山麓,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东林寺)的标志,是中国及全球第一高阿弥陀佛像。北依庐山主峰,群山环抱,山水相连,弥陀坛城,净宗道场,朝圣胜地,是一方集朝圣、修行、弘法、教育、慈善、安养为一体的净土。须弥台四角落为四尊菩萨,分别为:东南角--南无观世音菩萨。西南角--南无大势至菩萨。西北角--南无普贤菩萨。东北角--南无文殊菩萨。四尊菩萨全身及塔身和佛像一样,做贴真金工程,真金外还有漆。以四十八米阿弥陀佛接引铜像为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净土文化区、新东林寺、比丘尼院、隐逸文化区、安养区、海会堂、大德精舍区等。唐代建筑风格的建筑群沿着中轴线布置,呈现出中国古代圣山建筑群的经典建筑空间组织形式,将中轴线的主要建筑依序展开,建筑空间开合有致,起伏跌宕。佛像坐落在半空之中,登山阶梯时平时起,间有虹桥飞跨,平台远眺,形成一个视野开合,高度起伏,张弛有序的礼佛拜佛空间序列,使阿弥陀佛的神秘、慈悲、庄严渐次展现在信众面前。东林大佛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动用48千克黄金为大佛镀金。佛像身高48米,以表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大愿。总高81米,为至火焰宝盖顶点之距,以表九九八十一,意为修行成佛艰辛不易。年5月,世界上最高的阿弥陀佛铜像东林大佛建成。年8月,举行大佛开光大典。年立下永远免费进入,开启兴教清风、清凉、清净之风。

--东林净土苑文化。天王殿两侧的两座山代表着净土文化的传承。西边为灵鹫山之峰形,取名“乾竺梵音”;东边为汉阳山之峰形,取名“匡庐莲光”。意谓佛教起源于西乾古印,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东晋的慧远大师入驻匡庐,结白莲社,专修念佛法门,使净土宗在华夏大地生根、开花、结果。

神圣文化:

--圣师:慧远:东林寺祖师,净土宗初祖。东晋释慧远。慧远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杰出的佛教领袖,与佛图澄、释道安、鸠摩罗什并列为中国佛教史上的泰山北斗。后慧远大师又在庐山设立翻译场所专门翻译佛经,成为了我国翻译史上第一个设立私人翻译场所的人。慧远大师是东晋时代非常受人敬仰的一位得道高僧,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翻译家。慧远在襄阳弘传圣教。晋孝武帝太元三年(西元年),前秦兵围襄阳,道安法师为免徒众遭受战祸,于是分遣大众往各地布教,莲宗初祖慧远大师亦率弟子数十人南下,客居于荆州上明寺。西元年,欲往罗浮山(今广东境内)静修弘教,路经永宁县〈今广济县〉路过蕲州府广济,见这里民风纯朴,先后于东晋太和[丙寅年(虎年)]元年,即公元年,在广济县治梅川东南部的九龙寨(正宗北纬30°线上)创立云峰寺。据寺碑志记载,“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卓锡于此,7载有余。建筑面积约平方米,主持一进三重,砖木建筑结构,其两侧,左为膳堂,右为方丈殿。辛酉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年),大德禅师卓锡于此,寺名为云峰,开设道场,讲经弘法。唐高宗武德二年(公元),大德禅师(头佗祖师)募资重修此寺,相传并在寺前栽下了由大藏寺存奘和尚从暹罗(泰国的古称)引进赠于‘云峰寺’的两棵银杏。”据史志记载距今余年,因岁月久远,不知何故,寺右边的那棵银杏已枯毁;左边的那棵银杏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沧桑岁月,依然屹立在寺门口,树高约米,树干四人合抱不成,树冠如参天大伞,荫蔽达两百多平方米,此树堪称国宝。云峰寺前另有一株银杏树,后被人为毁掉。慧远大师后于东晋太元四年(公元年)在广济弘法布道。弘扬佛法,弘法利生,为广济县域乃至鄂东地区的佛教鼻祖,后去江南的江西九江-,驻锡九江庐山,创建龙泉精舍,在九江庐山西林寺东面,建立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永建东林念佛堂,兴立白莲社,修身弘道,著书立说。据史载,慧远大师欲南下广东罗浮山传法,路经江西省浔阳(今九江)“见庐山,庐山结庐,建精舍龙泉寺,″,开启定居修禅、拜佛、接待僧友生活,遂驻足弘法,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据史载,法师慧远,姓贾氏,雁门楼烦人。幼而好学,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博综《六经》,尤善《庄》《老》。宿儒先进,莫不服其深致。二十一,欲渡江从学范宁,适石虎暴死,南路梗塞,有志不遂。时沙门释道安,建刹于太行常山。一面尽敬,以为真吾师也。初闻安师讲《般若经》,豁然开悟,叹曰:“九流异议,皆糠秕耳!”遂与母弟慧持,投簪受业。精思讽诵,以夜继昼,因求直道场。沙门昙翼,每给灯烛之费。安师闻之曰:“道士诚知人。”师神明英越,志与理冥。至二十四,大善讲贯。有客闻说实相义,往复问难,弥增疑昧。师为引庄子之说以相比类,惑者释然。安师因许令不废外典,常临众叹曰:“使道流东国者,其在远乎!”后随安师南游襄阳,值秦将苻丕为寇。乃分张徒属,各随所往。耆德临岐,皆蒙诲益,唯师不闻一言,即跪请曰:“独无训敕,惧非人类。”安师曰:“如汝者,复何所虑!”师乃与弟子数十人,南适荆州,居上明寺。念旧与同门慧永,约结屋于罗浮。太元六年(晋孝武帝)至浔阳,见庐山闲旷,可以息心,乃立精舍。以去水犹远,举杖扣地曰:“若此可居,当使朽壤抽泉。”言毕,清流涌出。浔阳亢旱,师诣池侧,读《海龙王经》,忽见神蛇从池而出,须臾大雨,岁竟有秋,因名“龙泉精舍”。永师先居庐山西林,欲邀同止,而师学侣寖众。永乃谓刺史桓伊曰:“远公方当弘道,而贫道所栖,隘不可处。”时师梦山神告曰:“此山足可栖神,愿毋他往。”其夕大雨雷震。诘旦,林麓广辟,素沙布地,楩、楠、文梓充布地上,不知所自至。伊大敬感,乃为建刹,名其殿曰“神运”。以在永师舍东,故号“东林”,时太元十一年也。此山仪形九叠,峻耸天绝,而所居尽林壑之美。背负炉峰,旁带瀑布,清流环阶,白云生栋。(《庐山记》:“匡裕先生,殷周之际受道于仙人,即岩成馆,人称‘神仙之庐’,因名‘庐山’。”《浔阳记》:“山高三千三百六十丈,周二百五十里,其山九叠,水亦九派。”《郡国志》:“叠障九层,包藏仙迹。”)别营禅室,最居静深。凡在瞻履,神清气肃。据《远公别传》记载:慧远大师在庐山的净修,非常精勤勇猛,曾于念佛三昧中,三次见到佛菩萨的胜相,然而慧远大师从未向他人宣示,其后在般若台的东龛,刚刚从定起来,又见到阿弥陀佛身满虚空,而于圆光之中,有无数化佛及观音势至等,同时还有慧持、昙顺、刘遗民等。于时阿弥陀佛对他说:「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我国。」刘遗民等也曾趋前对慧远大师禀言:「法师之志在吾之先,何来之迟也?」慧远大师确知往生日期后,才将见到胜相的事实告知法净、慧宝等弟子。制订遗戒,至期果然安坐而化,上品往生。慧远大师内通佛理,外善群书,为当代所宗,亦受国外僧众所钦敬。庐山之东林寺为当时南地佛教中心,与罗什所居止之长安中分天下。师于义熙十二年示寂,世寿八十三。后由唐、宋诸帝赐赠谥号"辨觉大师″、"正觉大师″、"圆悟大师″、″等遍正觉圆悟大师″。为别于隋代净影寺之慧远,后世多称为"庐山慧远″。他是第一个将因果报应理论制定成系统思想的人,也让佛教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他建立了东林寺之后。创建念佛堂,启立莲社,集众念佛,修身弘道,著书立说,劝进护持,不遗余力,三十余载迹不入俗,影不出山。他一生德高望重,享誉海内外,创立了《沙门不敬王者论》,还创建了白莲社,人们才将净土宗融入到了中国的宗教之中。开宗立派的创始人。慧远论其学识纵贯儒、道、佛三家,亦有似文人雅士之处。慧远智慧与贡献:其一,政教有善作。著《沙门不敬王者论》,让僧侣的地位得到尊重,当时的帝王下诏确定僧人可免去俗礼,自此成为中国的规约。慧远以相即不离的政教观恰当地处理好佛教和政治的关系,取得主流社会的认可;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面旗帜,是处理宗教与政治关系的成功范例。时值中国的两大名僧:北有鸠摩罗什,南有慧远。北方的鸠摩罗什对佛教的贡献在于译经;而南方的慧远其贡献在于般若学及弥陀净土思想的推广。使庐山成为东晋时期南方佛教的中心,使庐山成为东晋时期南方佛教的中心。鸠摩罗什法师读到慧远著作的《法性论》后,更是赞叹道:“边方未见经,便暗与理合,岂不妙哉”,曾被赞其为"东方护法菩萨”。不仅精研佛理,熟知老庄、儒学,而且通悉诗道。他的《庐山东林杂诗》可称是开启中国山水诗先导之作,慧远创新将形神不灭论融入山水诗之中,将佛教佛学佛法使其中国文化化、文学化、美学化。慧远四方寻求、翻译戒律文献,创立各类僧制,进行佛教制度的中国化建设。其二、慧远"内外″相合,"对内″,大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弟子,如慧宝、慧要、慧观、法净、法庄、法领、法安、法幽、道流、道恒、道授、道温、道静等,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弘化一方的佛教高僧,推动佛教中国化的深入开展。慧远博学多才、高尚僧格,吸引了大批文人儒士,比如彭城刘遗民,雁门周续之,豫章雷次宗,新蔡毕颖之,南阳宗炳、张季硕等。慧远还在庐山东林寺置般若台译经,,中国现存的各大宗派的经律,出自东林译场的几至百卷,成为我国翻译史上私立译场的第一人。引进、翻译佛典,与梵僧大德切磋教理,以儒、道典籍会通佛教思想,开展佛教义理的中国化,慧远"对外"为寻求佛教中国化之道路,派出弟子法净、法领等人西行取经,设立私立译场翻译佛经,礼敬梵僧佛若多罗、鸠摩罗什、佛驮跋陀罗等人。引进佛典,慧远曾致书祈请昙摩流支翻译《十诵律》,请佛驮跋陀罗翻译《修行方便禅经》并为之作序,使佛教禅学流行于江南。其三修持内证。诸三昧中,推崇念佛三昧,示现见佛,并开示了念佛三昧的内证境界。用自身的实践,诠释了信愿念佛、佛必接引的验效。其四,慧远大师与庐山结为一体。慧远在庐山东林寺孜孜不倦的传授佛法和研究道法,慧远大师创建的四字真经,对佛教在中国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辉煌著作对中国的山水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圣庭: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是净土宗第一祖庭。东林寺位于长江南岸,江西省庐山西北麓,南面正对庐山香炉、天地诸峰,北倚分水岭及上方塔,西北有香谷,东南有乌龙潭,地势雄伟。寺前明堂开阔,香炉峰呈趋拜之势,千年紫烟不断,虎溪具眷恋之情,万载常流。唐大书法家柳公权曾写下“流泉匝寺”四字,盛赞此寺之妙。原寺内建筑恢弘,兼之布局合理,避阴抱阳,松竹密植,石径苔合。徜徉其中,莫不神清气爽,心旷而情怡,透出世外桃源,人间净土之神韵。东林寺开山鼻旌慧远大师创建,创立净土宗祖庭,建成于东晋太元十一年(年),为中国佛教净土宗发祥地,南方佛教中心,是净土宗祖庭。隋朝以后为全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历史上,与东林寺结缘的名流高士不乏其人,如佛陀跋陀罗尊者、智者大师、鉴真大师、李世民、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韩愈、白居易、柳公权、王安石、苏东坡、李白、陆游、杜甫、杜牧、王阳明、黄庭坚、周敦颐、岳飞、范成大、朱熹、康有为等等。寺内文物甚多,从东晋远公与西域经师译经驻锡的译经台,到清末康有为题刻的《柳公权残碑记》,时间跨度千余年,每一处古迹都寄寓着一段历史典故,其丰厚的文化。年3月12日在东林净土苑山门广场立下永久不收费石碑,以示广结众缘,无声传播、弘扬净土宗文化,复兴佛教文明,以此存照。全国第一家免费开放大型寺院,旨在体现佛教要义:平等心、无分别心、清净心,

--圣社:"白莲社″:白莲社″故事。慧远大师于东晋元兴元年(年)在庐山般若台之阿弥陀佛像前,与刘遗民等人,立了西方往生之誓愿,行持念佛三昧。这年,他67岁左右,这个结社之被称为白莲社是由于在山之东边和西边的池塘种了白莲。参加结社的僧侣里,除了慧远以外,还有意永、慧持、道生、佛陀耶舍(罽宾国婆罗门种)、佛陀跋陀罗、慧睿、道恒(--),道敬(-),昙顺(-),道(-)、昙诜(-),而且也有俗人身份的刘遗民(-)、张野(-)、周续之(-)、张诠(-)、宗炳(-)、雷次宗(-)等人。慧远大师在阿弥陀佛像前聚集着包括这18位名士和其他门徒共人,祈祷在西方极乐世界再生,慧远是净土宗之创始者,也是初祖,但他兼备禅净两宗的修为。对于他们修行的念佛三昧,慧远在《念佛三昧诗集》序文里规定,“三昧是,把念头集中到一处而变为寂静的行为。”而且,“有很多种类的三昧,那个名称也很多,其中具有很高的功德而容易实行的是念佛(三昧)第一”,慧远是般舟三昧,他说“功德高,容易修行的是念佛第一”。这样的念佛三昧是根据支娄迦谶翻译的《般舟三昧经》来的。形成兜率往生的思想,进而形成西方往生之思想,他翻译《无量寿经》六次,在《般舟三昧经》等的序言中推崇阿弥陀佛。此外,由于其师道安作净土论鼓吹弥陀之思想,很赞赏净土信仰,这一师承到了慧远,成为纯然的信仰中心的结社,但在慧远以前可以代表实践佛教的净土教的中心的阿弥陀佛信仰,到了这个时代只是维持那个传统而已。像这样白莲社是值得注目的弥陀信仰运动,它基本上根据《般舟三昧经》之教说,他们用严格的持戒和卓越的冥想在心里念了阿弥陀佛,实际上或者在梦里见到阿弥陀佛,终归愿意离开因果轮回的世界而居住到西方净土。而且慧远在《念佛三昧诗序》中说:整个三昧,那个名字非常重要,功高、容易向前去的是念佛。为了得到这个念佛三昧,他在般若台每天念佛六个小时而向西方净土礼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慧远多么恳切至诚地修行念佛。他们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千遍,做了48拜,每天礼佛,白天3回,晚上3回,精勤而不懈怠,发愿坚固。这样的白莲结社渗透到了一般庶民男女之间,在佛教寺院每年从8月1日到7日举行称为白莲会的盛大的法要式,中国社会普遍受到了慧远净土思想的影响。到了元、明时代,作为全社会的信仰流传下来,开了中国净土教的先河。这个净土教之团体从一个方面可以说是佛教教团发展的一个形体,到了近代也常常有慧远之遗风,称为庐山流的念佛,把念佛和禅的一致当做宗旨,和昙鸾、道绰、善导大师等倡导的净土教有点儿不一样,但是作为中国净土教之创始者,慧远对后世净土教徒的影响很大。慧远是白莲社的领袖人物,该社为诗歌创作群体,集佛、道、名士人,其中有宗炳、谢灵运等人。白莲社名士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诔并序》一文论及该社曰:“尔东晋着名僧人慧远,在聚徒讲学、传弘佛法的同时,还执笔着文,阐述佛理。他一生着述颇丰,不仅有专述佛学的论文,还有优美别致的诗赞铭偈。他论述佛教思想的着作主要有:《法性论》(已佚)、《沙门不敬王者论》、《明报应论》、《三报论》和《大智论钞序》等,还有不少的诗文偈颂赞铭书信,收录在弘明集》、《广弘明集》和《出三藏记集》中。据高僧传记载,慧远的著作曾被后人集为十卷五十余篇,《隋书经籍志》说,他的作品为十二卷。《佛祖统纪》也说“所着经论诸序铭赞诗记凡十卷。号庐山集。乃怀仁山林,隐居求志。于是众僧云集,勒修净行,同法餐风,栖迟道门。”

--圣贤:"十八高贤″:东晋元兴元年(),慧远法师邀集人,在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创建白莲社,令刘遗民著《发愿文》,专修念佛三昧,期往西方净土,其中最著名者,世号十八高贤。由是,东林寺历代刻有十八高贤像供奉于寺,宋时陆游,明代王思任,清朝黄宗载、李慎街等人,游东林寺后对此皆有记载。现东林寺十八高贤像嵌于祖堂东西两壁。慧远、慧永(同师安公,先居西林)、慧持(远师同母弟)、道生、昙顺(并罗什门弟)、僧睿〖校注:应为慧睿,见后注〗、昙恒、道、昙诜、道敬(并远师门人)、佛驮耶舍(此云“觉明”,罽宾国人)、佛驮跋陀罗(此云“觉贤”,迦维卫国人)、名儒刘程之(号遗民)、张野、周续之、张诠、宗炳、雷次宗等,结社念佛,世号十八贤。

--圣树:"六朝松"传说。六朝松(东晋)三笑堂前有古松一棵,虬枝盘结、树影婆娑。传说此松为慧远大师亲手所植,本名为“罗汉松”,因植于东晋,已有多年历史,故称“六朝松”,有人亦将它誉为“庐山第一松”。据传此松颇具灵性,几度枯荣皆与东林兴衰息息相关:寺兴树则荣,寺衰树则枯。如今又见六朝老松枝繁叶茂,当知中华国运绍隆,东林祖庭亦必道场再兴.

--圣泉(水):聪明泉。"聪明泉"传说。东林寺玉佛楼后面,有一泓清泉四季不涸,叫做“聪明泉”。传说东晋名将殷仲堪到东林寺拜访慧远大师,二人行至山脚,见有此处苍松翠柏、泉水潺潺,便于此听泉谈《易》。殷将军博学多才、能言善辩,慧远大师指泉赞道:“将军之辩,如此泉涌,君侯聪明,若斯泉矣!”此泉因此得名“聪明泉”。唐太宗曾手书“聪明泉”三字,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亦有诗云:“一勺如琼液,将愚拟圣贤。欲知心不变,还似饮贪泉。”后人均刻碑留念。直到现在,许多到东林寺揽胜的游客都要饮上一勺“聪明泉”水,寄托了人们追求智慧的美好愿望。

--圣池:"出木池"传说。传说在东林建寺之初,慧远大师为筹集木材而发愁。一日,远公寐至夜半,梦中忽见一位自称“庐山之神”的白须老人对远公言道:“此处幽静足以栖。”这天夜里,天空雷电交加、风雨大作,等到天明的时候一看,殿前的池塘中已涌出了许多上好的木材,解了慧远大师的燃眉之急。这都是慧远大师诚心鉴于天地‘德行有感于神灵,故有此神助。后来,慧远大师以此木料所建之殿堂就命名为“神运殿”,涌出木材的那口池塘就叫“出木池”。

--圣事:阿育王铜像"故事。慧远大师又请到了阿育王像。这像本是浔阳人陶侃出镇广州时发现的,有个渔人在海中发现神光,报告陶侃,陶亲自去看,原来是阿育王像,他命人接回,护送到武昌寒溪寺中。寺主僧珍一次出游,半夜梦见寒溪寺遭火灾,只有安置阿育王像的屋子有龙神围绕,火不能犯。僧珍醒来,出了一身冷汗,星夜赶回,发现梦已成真,一群僧人正愁眉不展。陶侃后来调任,因像有威灵,总是念念不忘,便令人前去搬运,结果几十个人抬着刚放到船上,船便沉了,使者害怕,又送回去。陶侃自幼舞枪弄棒,素来不信怪异,所以民间流传一歌谣讽刺他:“陶惟剑雄,像以神标,云翔泥宿,邈何遥遥。”东林寺建成,慧远便虔心祈请,神像飘然而到。自此,慧远的声名不胫而走,许许多多绝望于世事的人,心怀清净的人,都来庐山与他结交。

神奇文化

年秋,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在游庐山时,曾将佛灯作为庐山大自然的三大谜题之一(另外两个谜,一是庐山云雾为何有声音,另一是庐山雨为何自下往上跑),向庐山有关研究所提出来,希望科学工作者能予以研究。

--神灯。佛灯或称圣灯、神灯。千百年来,闪烁变幻的佛灯、神灯作为一种罕见的自然奇观,庐山有"古佛灯″,千年佛灯。庐山神灯之谜是一个千古谜团。庐山“佛灯”千年不灭″。庐山上有很多神奇的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庐山神灯之谜就是其中之一。庐山“神灯”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记载,千百年来,闪烁变幻的神灯作为一种罕见的自然奇观,吸引无数人前往览胜探谜。庐山观佛灯的地点在大天池旁的文殊台。这些地方偶遇月隐之夜,山下黑漆漆的幽谷间,会倏然涌现荧荧亮光。亮光时大时小、时聚时散、忽明忽灭、忽左忽右、或近或远,好像-盏盏灯笼。幸运的人能看到舍身崖下的圣灯,庐山观佛灯的地点在大天池旁的文殊台。这些地方偶遇月隐之夜,山下黑漆漆的幽谷间,会倏然涌现荧荧亮光。亮光时大时小、时聚时散、忽明忽灭、忽左忽右、或近或远,好像-盏盏灯笼。“大天池”一带寺庙的和尚、尼姑,不少人亲眼目睹过这一奇观,他们认为庐山神灯之谜是创建“天池寺”的文殊菩萨显灵之光,有的说是埋藏在天池山谷中的金沸像的祥光。明代学者王阳明曾在“天池寺”居住多日,他也曾亲眼目睹“神灯”现象,并以诗的夸张,说“神灯”是撞落的星辰。“神灯”的颜色是白色或青色,有的时候微带绿色。,庐山千年佛灯疑似佛祖显灵(自然现象)

--神雨,庐山雨为何自下往上跑现象。在庐山,有时深谷中的雨滴会自下往上洒。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原来深谷中,受气流运动的影响,形成一股上升气流。气流作用于雨滴的力超过雨滴的重力,于是就出现雨滴往上洒的奇观。《庐山烟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体裁为七言绝句,也称《观潮》。《庐山烟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体裁为七言绝句,也称《观潮》。版本一: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版本二: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庐山烟雨浙江潮:浙江潮,即指钱塘江潮汐。「庐山烟雨浙江潮」此句诗意是: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未到千般恨不消:恨,遗憾。此句诗意是: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由《五灯会元》卷17所载青原惟信禅诗的一段著名语录演化而成。语录的原句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祇是山,见水祇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这“三般见解”,指得是禅悟的三个阶段,也即是入禅的三种境界。东坡此诗,正用此意。初看之时,看到的是蒙蒙烟雨,滔滔潮汐的物象。当你“到得还来别无事”,超越物相,而观物感悟,进入禅的境界后,那物相已不是原来的物相了,而成了佛的世界,禅的意境了。虽然庐山还是照样的烟雨蒙蒙,钱塘江潮汐还是照样的宏伟壮观,但那已不是悟前的庐山烟雨,钱塘江的潮汐,这烟雨,这潮汐,就是佛,就是禅了。这种禅悟,也就是对自然现象即悟即真,若有若无的感悟。这种感悟,因人不同而有差异。可以渐悟,也可以顿悟。

--神雾。庐山云雾为何有声音现象。庐山雾有声,古时就有记载,其成因至今尚不明。有种说法是认为“风作鬼”,使雾中水汽在树叶阊激荡出声,可我感受了雾的抚摸,却并没有觉得有风的吹拂。这耐人寻味的自然之谜更为庐山云雾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佛光。早在千年前,就有人在庐山上看见“佛光”天象景观,驴友登临庐山五老峰,在五峰的另一侧,竟然出现了罕见的“佛光”,那一圈七彩的半圆形光环,在云雾中清晰显现,而随着雾气的消散,山脚的绿色平原也开始露出真容,虽然半遮半掩,但终于能够一睹,也就没有遗憾。庐山最有名的山峰是五老峰,而五老峰最有名的峰就是第四峰,这里不仅是最高海拔点,也是视野最佳的所在,所以也是看日出的绝好地方,只是在这里我们没有五峰时的运气,除了能看到“天地壮观”那几个大字,底下还是云雾茫茫一片,不过也是因为雾气,让佛光再一次的显现,据说能看到佛光是人的福气,而我们一天看到了两次,看来也是缘分不浅,而其实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神花。据公开资料显示,传说中“优昙婆罗花”年才开一回,一般在夜里盛开,芳香极美,翌晨即萎,如同昙花一现,有瑞祥、福祉之气,因其花“青白无俗艳”,被尊为佛家花。优昙婆罗花在江西九江市庐山被发现的消息引起了许多人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庐山,一座香炉生紫烟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