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尼姑绝食7天圆寂,坐缸三年成肉身菩萨
TUhjnbcbe - 2024/12/20 14:42:00
白癜风的症状与治疗 http://www.zherpaint.com/ylbj/jkwh/m/295.html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历史的长河中,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或是渴望超脱于凡尘俗世;或是壮志难酬,心灰意冷;抑或是舍弃儿女之情,让心灵偏安一隅。

而其中修成正果,立地成佛的,却屈指可数,但在年的九华山,有那么一位尼姑却“修成正果”,“肉身成佛”。

这位尼姑便是仁义师太,在她生命的黄昏,她绝食七日圆寂,坐缸三年,终究“修成正果”,成了一名比丘尼。

在我国的历史上,比丘尼的数量相比于比丘而言,是少之又少的。我国第一位比丘尼是东晋时期的净检,受了具足戒,正式成为比丘尼,而这名仁义师太,则是中国佛教历史上第一个比丘尼肉身,她这充满着传奇色彩的一生,向来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

缘起·结缘佛教

在仁义师太还未出家时,有个名字叫做姜素敏。生于清末时期的姜素敏,出生于一户大户人家,然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作为大户人家的子女,从小便受到了更高的要求。

她在很小的时候,为了符合封建的规则,为了迎合畸形的审美,便被家里裹了脚,成为了所谓的“三寸金莲”。

她八岁的时候,便被父母要求去了私塾,在那里学习四书五经,学习琴棋书画,在家人的塑造下成为别人眼中的大家闺秀。

但是,这并不是她真实的自己,她讨厌这些死板刻薄的课本,也不喜欢家里的束缚与规矩,经常偷跑出去玩,而在机缘巧合下,她走到了一家寺庙中,并从此与寺庙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她此后的青春中,她经常做的事便是跑来寺庙放松自我,修身养性。在这里,她可以做她自己,不是富贵之家的大小姐,只是个天真善良,无忧无虑的小女孩。

姜素敏在寺庙中,深切体会到了人生疾苦,感受到了世事无常,佛教在那时便在她心中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在今后的日子里便会破土而出,并盛开出绚烂的花朵。

姜素敏从小便受到了优秀的教育,心地也十分善良。看到了寺庙里缺粮,便会从家中拿出大米、小麦等粮食并送至寺庙中。同时,她天资聪颖,在短短几年内便将佛教《大悲咒》等经典咒文烂熟于心,倒背如流。

青年·忧心天下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从小在寺庙中便耳濡目染佛教的姜素敏自然是有着活菩萨一样的心肠,在她17岁的时候,她选择去学习针灸,与家里为她设计的人生轨迹宣告决裂。

在她研修针灸之时,仍然坚持着对佛法的研习,始终不忘记心中的信念。而当时军阀混战,百姓民不聊生,心忧天下的姜素敏希望能凭借着一手医术,悬壶济世,拯救苍生。

在年的时候,从小便深受佛教影响的姜素敏选择前往五台山,在显通寺出家,取法名仁义。

出家后一心向道,潜心修持,深入经藏,农禅并重。在战乱中的中国,仁义师太佛法和医学兼精,怀揣着天下苍生的梦想而过着潜心钻研的日子。

在年,抗美援朝的战争打响了,仁义师太不仅是一个忘我的爱国者,更是一个无畏的爱国者,她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

精通医术的她是一名特殊的战士,她拿的不是枪炮,而是小巧精湛的手术刀,在战场上成为一名战地医生继续她治病救人的理想。

她从小便成了“三寸金莲”,行动尚且不便,更别说这是在残酷危险的战场上,随时有致命的威胁潜伏在暗流之中,可是她也未曾退却半步。

有一次,她在抢救伤员的途中被一颗飞来的子弹打中左手手腕,她强忍剧痛,念着大悲咒,用纱布简单地处理了一下自己的伤口,便立刻投身入了治病救人的战线中,这道子弹却成了她手腕上永远的伤疤,提醒着所有人她曾是一位战士,一位不畏苦难的战士。

在战场上,她九死一生,只为保家卫国,她巾帼不让须眉,以自己的血与汗来证明她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她不仅是一个慈悲渡世的比丘尼,也是一位勇敢爱国的战士。

修禅·不忘初心

在胜利归国后,仁义师太并未像一般的僧侣那样,整日在寺庙中修身养性,钻研佛法,她选择了出来一边工作,一边研修佛法。

回国后,她被安排在通化医院。年被派往医院针灸科,年被派往环城卫生院,年下放到二边江乡三边江村。年,她回通化市自办诊所。

不管地点如何辗转,社会如何变迁,这斑驳的时光却从未改变她的初心——治病救人。她仍然是一位善良的医生,以救人为己任,选择了治病这种方式来将人们从病魔的手中抢夺回来,来贯彻她的佛法,她的佛道。

她修佛一生,行医一生,陪伴她最久的是一个石磨盘。这两百斤重的磨盘,陪着她一路辗转,从东北到了九华,再从九华到了邯郸、石家庄,再到了五台山……

有人劝她说没必要,可她却坚持用它磨粉调药,治病救人,她曾说:“看病就是看病,不是为了赚钱。要赚钱,我出家干什么?好人不知病人苦哇,健康才是福份,看到病人痛苦的样子,你心里好受么”。

不论何时,她还是如同年轻时那个少女,希望治病救人,渴望全天下的苍生都能得到救赎,并为此一直兢兢业业的努力着。

谁痛苦,她就难受,只有大家都开心了,她才真正的开心,她早就如同活菩萨一般,将自己贯彻的信条实践到每一位她所救治过的病人身上。

迟暮·潜心修佛

在年时,仁义师太带着她所有的积蓄,一分一厘全是自己的辛劳所换取的。

这里面的积蓄,有她行医多年所换取的钱财,医院辛苦工作的工资,有参加志愿军国家所提供的津贴,更有她变卖自己的农产所换取的。她辛劳一生,最后为自己买下了通惠禅林这片宝地。

通慧禅林,环境清幽,他面朝地藏塔墓,背倚东崖巨峰,四周古木参天,院前溪水潺潺,是一处修身养性、自度度人的好地方。

但当时的通惠禅林,满是断壁残垣,孤堂破瓦。她此时已有76岁高龄,仍然亲力亲为,日日操办起禅院的修缮,同时还兼顾修禅养心,治病救人。

在两年的不懈努力后,这块地终于焕然一新,生机勃勃,不仅是一块风水宝地,更是仁义师太一生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精神的象征。仁义师太也正是在此处“修成正果”,完成了她的毕生夙愿。

在她生命的最后,她告诉弟子们不要来打扰她,同时也说了自己的尸身不用火化,坐缸即可。

年的1月2日,在众目睽睽之下,无数人翘首以盼的开缸仪式在九华山举行,而仁义师太竟肉身不腐,女性特征全无,在佛教看来,这是修成了“肉身菩萨”。

小结

仁义师太的一生,是在救人与修佛中度过的,她不仅是一位比丘尼,更是心系天下苍生的医者,更是勇敢无畏的战士,她值得所有人尊敬。而她最终也终“修成正果”,也算是得偿所愿。而之于我们,应当如同仁义师太一样,永远保持着自己的信念,才能到达自己所期望的地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尼姑绝食7天圆寂,坐缸三年成肉身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