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神话居士,前几天整理了《金刚经》一、二集顺利上传,到了第三集,终因宗教词语多而屡次审不过,视频更是早就下.架。在此向各位善知识网友致歉,虽有些许遗憾,当遵守规则随缘发文即可。讲故事中的情节还是很顺利的,我们就继续介绍《憨山老人自叙年谱实录》。
上次讲到德清所在的大报恩寺被天火烧毁了这座寺庙是明成祖永乐皇帝为报母恩而修建的,规模很大,当时修造它,就花费了19年时间和万两白银。宝塔顶上本来设有避雷针,防雷效果良好。但这次避雷针竟然失效了,也是天意。
当时在位的是嘉靖皇帝,也就是明世宗朱厚熜。他是通过大礼仪之争,逐步掌握的皇权。在位的早期,还是英明治理国家的,后期比较宠信严嵩等人,导致朝政腐败。年发生的“壬寅宫变”,让他几乎被宫女杀死,另外“南倭北虏”,也始终困扰着嘉靖一朝。
就在报恩寺起火的这个月,北京的户部主事海瑞,大家都听说过,这是一个清官。他买好了棺材,将自己的家人托付给了一个朋友。然后向朱厚熜上表《治安疏》,冒着生命危险,向皇帝直言进谏,在表章中把嘉靖皇帝骂了个狗血喷头,批评他生活奢华不理朝政。
嘉靖皇帝看了以后真是又羞又恼,就把海瑞关进了大牢。出于各方面考虑,他也不能真的惩罚海瑞,毕竟人家是忠言直谏,为了他们家的大明王朝,可是海瑞的话语说得又实在太难听,让朱厚熜的心情非常烦闷。
恰好在这个时候,皇家的寺院报恩寺居然被焚毁了,这个消息传到北京城,顿时惹得朱厚熜更加生气了。分明是是天降凶兆,报恩寺的僧人们可是要倒霉受罪了! 报恩寺的一砖一瓦,都出自皇室的布施。想不到这些僧人们竟然如此不小心,不但没有给皇家祈福,反而带来不祥之兆,那还了得?当然要从严治罪了。
另外嘉靖皇帝他本人一向是喜欢道教的,每天在后宫修炼仙丹,还曾经发生过被宫女集体谋杀的事件。于是,朝廷的旨意就颁布下来,立刻逮捕报恩寺有职事的僧人一共一十八名,去南京的刑部大狱审问经过,一并治罪。艮山作为住持和尚,自然是首当其冲。这可真是祸不单行,先遭受了火灾,又摊上了官司。寺里其他没有职事的僧人,一看情况不妙,害怕受到株连,就纷纷地逃走了。
《年谱》原文写道:“是年二月二十八日午时,雨如倾盆,忽然大雷自塔而下,火发于塔殿,不移时,大殿焚。至申酉时,则各殿画廊,一百四十余间,悉为煨烬。时,予少祖为住持,及奏闻,旨下法司,连逮同事者十八人。比合寺僧恐怕株连,各各逃避”。
这就是树倒猢狲散,剩下几个有职事的,虽然不敢逃走也只能束手无策,一筹莫展。二十一岁的德清,深受西林老和尚的恩德,又接受过老和尚的临终嘱托,承诺要护持本寺。别人都可以逃走,他是一定不会走的,于是他就承担起了重任。正所谓:疾风知劲草,危难显忠良。
而与此同时,另外一个人也勇敢地站了出来,与德清同心同德共赴患难。此人就是比德清大一岁的好朋友雪浪洪恩,我们前几集提到过。洪恩的天赋是很高的又意气豪迈,他对于佛教经义,研究得很精通。十八岁的时候就有能力帮助无极大师担任“副讲”,这些年来,他与德清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德清的文章和书法写得都很好,有一次,洪恩把德清撰写的《山居赋》,贴在了自己的墙壁上欣赏。他的俗家侄儿看到了以后,就和洪恩开玩笑,说他文学才能方面不如德清。洪恩笑道:“这种雕虫小技,何足挂齿!”不久以后,他也开始留意学习“经史子集”,也能写出一笔好字和一手好文章了。可见洪恩的天赋还是非常高的。
有一天,他见德清一个人在参禅打坐。就笑着说道:师弟,我看你的这个样子,就像一个小庙里的土地爷。整天这样不停地打坐,又能懂得什么佛法呢?不如跟我一起去听师父讲经吧!德清回答道:师兄,听经闻法确实很好,但是打坐也没错,古德有言:自性宗通,回观文字,如开门落臼耳。意思是说:古代大德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参禅,能给参到自性融通的时候。再回头阅读那些佛经文字,就好像是开门落臼一样,可以轻松自如!洪恩听完以后觉得很有道理,就说道:“果如此,则我兄也”。意思是:你如果真能达到这种修行境界,我就拜你为兄长!他们二人之间,就是这样一对亲密无间的法门师兄弟关系。
从这一段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年轻的憨山大师更注重实修实证。他说的参禅参到了自性融通,再回头阅读文字就像“开门落臼”一样。确实是很有道理,我们要记住这几句话,因为学佛不仅仅是看书的问题,更是一种实践,或者说是用我们一辈子的生.命去体验。
接下来,德清和洪恩就毅然地承担起了寺皖中的事务。报恩寺离刑部大狱有二十多里地,二个人每天走路,把做好的饭菜,给艮山和尚等十八位僧人送过去。并且上下活动打点,求人托关系疏通关节,希望争取从轻处理。德清和洪恩,在当时也算是年轻的高僧,很有一些人缘。
而且西林老和尚活着的时候,也曾经带着德清结交过一些达官贵人。这个时候可以利用了,德清和洪恩就都四处找熟人,上门苦苦求情,就这样辛苦奔波了三个多月。案件终于判决下来,艮山和尚等十八人虽然免去了死罪,但是报恩寺必须向刑部上缴若干钱粮,才能够把僧人们赎出来。艮山住持因为在狱中受到了拷打折磨,出狱之后不久就圆寂了。这一场官司打下来,让报恩寺又欠下了许多的债务。
欠的债当然要还,而烧坏的建筑也要修复,可是这笔巨款又该从哪里来呢?德清和洪恩二人面对着眼前的一片废墟涕泪交流,发下了宏愿:在有生之年,一定要重兴大报恩寺。两个人认为,要想完成这件大事,没有很大的福德那是不行的,必须要通过自身好好地修行,才能获得大福报。《年谱》原文写道:“即与恩公俱决兴复之志,且曰:此大事因缘,非具大福德智慧者,未易也。尔我当拼命修行,养以待时可也。是时,即发远游志”。
为了能够精进修行,德清此时又动了远游的念头,想起了他一直向往清凉的五台山。这一年的冬天,无极大师在天界寺举行了讲经大会。德清这个时候志在远游,就想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僧人做为同行伴侣。在天界寺的讲经法会上,聚集了许多僧人,所以德清在有空闲的时候,就刻意地加以察访。
他的眼光很独特,他发现每天上厕所的时候,厕所打扫得非常干净,可是却看不见打扫的僧人。因为打扫厕所一般僧人都是不愿意干的,即使做也是草草了事。既然此人能把厕所打扫得如此认真,一定了不起。
于是德清就特别地留意,每天晚上他都要去厕所里悄悄观察。终于被他发现,打扫厕所的竟然是一位长有疥疮的僧人。这个人每天到了半夜时分,趁着众人都睡下的时候,才悄悄地一个人去打扫,等大家白天起床,他的工作已经做完了。到了白天,他又和众人一起听经了,怪不得如此隐蔽。
德清悄悄记住了这位僧人,过了几天后,德清发现厕所又变脏了,白天也看不到那位僧人了。心中很疑惑,找人一打听,原来他是病倒了,躺在了客房。趁着探病的机会,德清就特意上门去结识这位奇特的病僧。
两人见面之后互相介绍,德清这才了解到他的名字叫做福登,别号妙峰,是山西蒲州人。来到了南方云游参访,因为不习惯南方的潮湿气候,就患上了这种皮肤病。德清关心地问他身体怎么样?妙峰的回答很有趣,他说道:身上的业障病虽然难受,但更令人难受的是一个“馋”字。德清问他:此话怎么讲?妙峰说道:我看到大家吃斋饭,恨不能把自己吃斋的这个念头也放下。德清听了笑着说道:你这是久病思食啊。
《年谱》写道:又数日,见不洁,乃不见其人。问执事,曰:净头病于客房也。予.往察,其状不堪。问:师安否?曰:业障身已难支,而馋病更难当。予问:何故?曰:每见行斋食,恨不俱放下。予笑曰:此久病思食耳。是知其人真诚,因料理果饼,袖往视之。乃问其号,曰:妙峰,为蒲州人。予即相期结伴同游。后数日再视之,则不见。予心知其人,恐以予累,故潜行耳。
从这次接触以后,德清就知道妙峰确实是一个真修实干的人,他很欣赏妙峰的为人。就回去买了一些糕饼点心之类的食物,送给妙峰吃。并且向妙峰表达了自己想结伴去北方云游的意愿。妙峰虽然表示了同意,但是什么事情也得看“机缘”,妙峰他本人也有自己的“修行大事”未了。过了几天之后,妙峰的病好了,德清再去看望时,他已经悄悄地离开了,德清知道妙峰自己也正处在“参禅”修行提升之中,不想受外界的牵累。对此表示十分理解,不过他们以后还是会见面的,因缘于此处结下了。
这一年还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嘉靖皇帝去世了。他的儿子朱载坖继位,也就是明穆宗,年号是“隆庆”,这一年是公元年丁卯年,憨山德清二十二岁了。好了!我们今天就暂时聊到这里,谢谢您的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