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德清有名珠为何说附壳佛像珍珠形成于南
TUhjnbcbe - 2024/7/5 17:23:00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德清自古水域面积广阔、水资源丰富,因其历史悠久的珍珠养殖,孕育了独特的农业文化遗产。年,浙江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成功申请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年该系统进入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现正在冲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为纪念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20周年,传播“世界珍珠之源”,我们特别策划《德清有名珠》专栏,探究“德清珍珠系统”这颗闪亮“明珠”的历史考证。

德清有名珠

第二期

在GemmologischesInstitutHamburg(德国汉堡宝石研究院)中有一件跟珍珠有关的重要展品——中国淡水附壳佛像珍珠。展品介绍说这枚附壳佛像珍珠来自中国江南地区,形成年代尚未确定。

▲德国汉堡宝石研究院展出的中国淡水附壳佛像珍珠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蚌壳中间为排列有序的弥勒佛,共分为三列,每列数量为4、3、3,且间距基本均等。如此整齐有序的排列,说明此枚附壳佛像珍珠应为人工附壳佛像珍珠。佛像表面覆盖的珍珠质层薄厚均匀,且光泽度较高,表明了当时的人工植入技术和养殖技术已经成熟。除此之外,植入贝壳的雕像——弥勒佛的形象在中国的传播也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不同朝代特征鲜明。如从佛像造型和培育技术两方面进行考证,是可以确定该枚附壳佛像珍珠形成年代的。

蚌壳中间的弥勒佛像身穿袈裟,袒胸露腹,其装扮更接近布袋和尚,除了第一列的第四颗能明显看出是笑脸弥勒佛外,其他多为略带愁戚状的弥勒佛。

对佛像稍有研究的人就知道,弥勒佛是印度佛教中重要的菩萨之一,被称为未来佛。在传入中国后,弥勒佛的形象逐渐发生了变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十六国时期的交脚弥勒菩萨形象,第二阶段为北魏时期的禅定式或倚坐式佛装形象,第三阶段为大肚弥勒形象。大肚弥勒佛源自五代,原形为浙江奉化的高僧契此。

▲由左至右依次为莫高窟中的交脚弥勒、莫高窟中的北魏禅定佛、宋代飞来峰弥勒佛造像

契此是一个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盘腿而坐的胖和尚,因其常背负一只布袋因而又称布袋和尚。布袋和尚的形象在宋吴兴德清人释赞宁的《宋高僧传·唐明州奉化县契此传》中有所记载:“释契此者,不详氏族,或云四明人也。形裁腲脮,蹙頞皤腹,言语无恒,寝卧随处,常以杖荷布囊。入鄽肆,见物则乞,至于醢酱鱼葅,才接入口,分少许入囊。号为长汀子布袋师也……后有他州见此公,亦荷布袋行。江浙之间多图画其像焉。”

▲释赞宁的《宋高僧传》

北宋《景德传灯录》中同样记载了岳林寺所见的布袋和尚的全身像:“明州奉化县布袋和尚者,未详氏族,自称名契此。形裁腲脮,蹙额皤腹,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尽贮囊中。……其后他州有人见师亦负布袋而行。于是四众竞图其像。今岳林寺大殿东堂全身见存。”

从《宋高僧传》和《景德传灯录》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契此的外貌特征均为“形裁腲脮,蹙頞皤腹”。“腲脮”指“缺乏神采之意”(《汉典》);“蹙頞”即“皱缩鼻翼愁苦貌”(《汉典》);“皤腹”即“大肚子”(《汉语大词典》)。也就是说契此是一个“一脸愁苦陈状,缺乏神采的大肚和尚”形象。由于《宋高僧传》和《景德传灯录》均成书于北宋初期,记载的是流传于五代至北宋初期的布袋和尚形象。所以五代至北宋初期,布袋和尚的基本特征为皱眉、大肚。

北宋画家崔白(—年)也曾于熙宁年间作《布袋真仪图》,元祐三年(年)苏轼在此布袋和尚像中作题跋“熙宁间,画公崔白示余布袋真仪,其笔清而尤古,妙乃过吴矣!元佑三年七月一日眉山苏轼记”。图中布袋和尚身形肥胖,着敞襟袈裟,袒胸露腹,下身系裙,左手荷杖,而杖上系着布袋,头部微微下俯,双眼直视,嘴角向下,给人以闷闷不乐而心事重重之感。因此,到北宋中后期,布袋和尚的突出特征仍为蹙眉、大肚。

南宋时期,布袋和尚的形象开始发生变化。南宋画家梁楷曾作《布袋和尚图》,从该图可以看出,此时的布袋和尚虽然仍袒胸露腹,扛着一拄杖,挑着一布袋,赤脚行走,但是面目表情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不再是“愁苦貌”,而变成了“笑口状”。虽然笑口布袋和尚在南宋已经开始流行,但北宋时期的皱眉布袋和尚还未完全消失。这可以从南宋无准师范(—年)描绘的一幅“皱眉头”的布袋和尚形象中看出。“露胸坦腹,皱眉搭嘴。做个模样,是何仪轨?谓渠惺未必惺,请渠睡未必睡。吽,吽。奉化子,我侬识得你。”

▲崔白·布袋真仪图梁楷·布袋和尚图

从这首像赞来看,画像描绘的布袋和尚仍是一个皱着眉头、袒胸露腹的和尚形象,与北宋时期所记载的布袋和尚形象非常接近。由以上分析可知,南宋时期是蹙眉布袋和尚到笑口布袋和尚过渡的阶段,出现了两种布袋和尚形象共存的现象。

元代之后,布袋和尚的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笑口常开、袒胸露腹的布袋和尚形象已经被广泛接受。明清寺院更是将这种大肚弥勒佛置于天王殿中央,以笑迎四面八方的信徒。

▲白马寺弥勒佛

综上所述,GemmologischesInstitutHamburg藏品中独特的皱眉布袋和尚和笑脸布袋和尚并存的现象,正是南宋弥勒佛由皱眉向笑口形象过渡的表现。

蚌壳中间排列有序的弥勒佛,共分为三列,每列数量为4、3、3,且间距均等。佛像表面覆盖着珍珠质,珍珠层薄厚均匀,光泽度较好。从藏品佛像的位置排列和珍珠质层的薄厚度可以看出,该枚附壳佛像珍珠不可能是自然形成,所谓自然形成是指异物(佛像塑模)偶然进入蚌体,刺激外套膜分泌珍珠质,从而形成佛像珍珠。不过,异物的偶然进入带有很大的随机性,所形成的佛像珍珠通常位置不定,成像不够清晰。因此,这枚附壳佛像珍珠是通过人工植入的方式培育出来的。

中国有关佛像珍珠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南宋,南宋《嘉泰吴兴志》记载了北宋大观元年,渔民获大蚌得珠罗汉的故事:“大观中,吴兴郡有邵宗益者,剖蚌将食,中有珠现罗汉像,偏袒右肩,矫首左顾,衣纹毕具。”南宋葛立方所著的《韵语阳秋》也有此事的记载:“大观中,吴兴郡有邵宗益者,剖蚌将食,中有珠现罗汉像,偏袒右肩,矫首左顾,衣纹毕具。僧俗创见,遂奉以归慈感寺。”

▲《韵语阳秋》中附壳佛像珍珠的记载

▲慈感寺旧照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北宋时期,虽然已经有了佛像(罗汉)珍珠的记录,但佛像珍珠的出现并不常见,所以才会被当时的人视为神物,供奉在寺庙中。到了南宋,人工培育附壳佛像珍珠的方法开始为世人所知。

在美国麦嘉湖的论文《中国的珍珠和珍珠制造》和年英国领事海格的论文《中国自然及人工珍珠生产》以及年《珍珠实用新技术》中都曾记载,南宋时期,叶金扬已经利用褶纹冠蚌培育出了举世闻名的附壳佛像珍珠,且该培育方法得到了广泛推广,进入常规生产阶段。

▲年,美国麦嘉湖博士在《艺术学会》期刊发表了论文《中国的珍珠和珍珠制造》

▲年,英国领事海格(F.Hague)在《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皇家亚洲学会》上发表了论文《中国自然及人工珍珠生产》

▲《珍珠实用新技术》相关记载

我们在昆茨(GeorgeKunz)和史蒂文森(CharlesStevenson)编著的TheBookofThePearl(《珍珠之书》)中找到一枚明代褶纹冠蚌上覆盖珍珠质的附壳佛像珍珠插图。在年的德国《动物学》杂志上找到一张我国清朝江南培育的附壳佛像珍珠照片。从这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明代和清代的附壳佛像珍珠培育方法继承了南宋叶金扬附壳佛像珍珠的培育技术,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覆盖在佛像上的珍珠层更加轻薄,珍珠质的光泽度更高,从而使得佛像的面目表情更加清晰,笑脸形成的褶皱、弯眉和裂开的嘴等细节部分都栩栩如生。相比之下,德国汉堡宝石研究院这一枚附壳佛像珍珠中佛像表面覆盖的珍珠质稍显厚重,植入佛像的面部细节不够清晰,培育技术应该早于明朝,为南宋时期叶金扬附壳佛像珍珠。

▲明代附壳佛像珍珠(《TheBookofThePearl》插图)

▲清朝附壳佛像珍珠(德国《动物学》杂志,年第6卷)

另外,在湖州博物馆陈列着一枚我国清朝的佛像珍珠,虽然无法完全看清该枚佛像珍珠的全貌,但还是能发现佛像珍珠的底部有小块缺损。德国伊丽莎白·斯特拉克《珍珠》一书中记载着:由于“19世纪后半叶,尽管邻国日本最早生产出了正圆游离珍珠……中国生产的珍珠几乎百分之百的都是附壳珍珠”,所以在清代以前,中国的珍珠几乎都是附壳珍珠,湖州博物馆的这枚清朝佛像珍珠也应该是附壳佛像珍珠上的一枚,只不过是人为将其撬凿了下来,所以底部留下了明显的缺损。清末中国的佛像珍珠培育方法失传,直到年才再次得以恢复。“年,上海和苏州的研究所恢复了这一工艺,育成了带有佛像、龙、塔、鱼、花瓶及人脸的珍珠。”

▲藏于湖州市博物馆的清朝附壳佛像珍珠

今天的世界珍珠市场中出现最多的是正圆游离珍珠,附壳珍珠已经不常见到。以下是我国淡水珍珠规模化养殖和深加工技术奠基人沈志荣于年恢复培育的第一批附壳珍珠。附壳珍珠成功培育后,沈志荣又在附壳珍珠培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出了游离象形珍珠。目前这些珍珠都陈列在欧诗漫珍珠博物院内。

▲附壳佛像珍珠

▲各种形状的游离象形珍珠和圆形珍珠

虽然GemmologischesInstitutHamburg中的附壳佛像珍珠并未标明藏品来源,但是中国的附壳佛像珍珠进入西方并不偶然。“19世纪的欧洲旅行者最早提供了有关佛像珍珠的描述。当镶嵌着佛像的贝壳以自己的方式进入欧洲,这些代表着佛法的佛像珍珠便开始声名大噪。”(年德国伊丽莎白·斯特拉克《珍珠》)

“佛像珍珠样品此时通过自己的方式进入到欧洲和美国的公共场所或私人橱柜。这些佛像珍珠一般约14厘米长、10厘米宽,包含两到三排珍珠或模像;每个膜瓣的前端约有25颗,后端有16颗。”“来自当时的一些欧洲旅行者的描述在今天看来仍充满了神奇色彩。据说,当蚌在水面游泳时,将佛像扔进蚌体,蚌贝沉入水底,就孕育出了珍珠。”(美国麦嘉湖《中国的珍珠和珍珠制造》)

佛像珍珠以其奇特的造型受到西方的喜欢,在国外有不少人开始收藏这些珍品。“年,查尔斯·狄更斯在《一年四季》的第17卷写道,由青铜制成的中国小型佛像植入大型珍珠蚌体,蚌体分泌珍珠质层将佛像覆盖,之后,佛像珍珠就可以被当做奇物而出售。在该期刊中,狄更斯也提到,8年前,一个英国男人曾收藏了两串由中国附壳珍珠制成的项链。”(年德国伊丽莎白·斯特拉克《珍珠》)

所以GemmologischesInstitutHamburg中出现中国南宋叶金扬附壳佛像珍珠藏品也不足为奇了。

综上所述,GemmologischesInstitutHamburg保存的这枚中国江南地区的附壳佛像珍珠是南宋时期叶金扬附壳佛像珍珠培育技术下的产物。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清有名珠为何说附壳佛像珍珠形成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