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玄奘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密集解析
TUhjnbcbe - 2024/7/5 17:23:00

佛教的经典《心经》,全称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国很多大书法家都喜欢写《心经》题材,欧阳询、赵孟都写过《心经》,王羲之没有写过这个题材,但是后人也用他的字集出一幅《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

佛教源起于印度,它的创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佛诞生于公元前年,后来尊称为释迦牟尼,也被我们称为佛陀。由于来自欧亚大陆的雅利安人征服了古印度,为了统治数量庞大的印度原住居民,所以把人分成了四个种姓,就是四个不同的阶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另外还有不列入四等的贱民达利特,各个种姓之间是严禁通婚的,所以阻断了跨阶层的可能。雅利安人牢牢控制着前三个种姓,他把印度的原住民打入了第四个种姓。

为了麻痹这些印度原住民,以形成阶级固化便于统治,雅利安人通过婆罗门教搞了一个轮回转生的概念,就是向底层的居民灌输一种思想:你这辈子不要怨恨,不要反抗,好好守规矩不要乱来,那下辈子就有可能转到高种姓。但是这种空头支票到了佛陀生活的时代,也就是我国的西周时期,古印度当时处于大分裂的状态,残酷的战争让许多人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佛陀看到了一幕一幕的人间惨剧,突然觉悟。他创立了一种摆脱轮回转世的思想,所有人通过修行都可以摆脱轮回,直接达到极乐世界,这个就是佛教创立的缘起。

佛陀提出了四个基本理论:苦、集、灭、道。也就是佛教的四圣谛,圣者的真谛,是对为什么要修行,怎么去修行,以及修行的成果进行概括。苦集灭道中的苦谛就是人遭遇的所有困苦与磨难,集谛就是人本身的欲念,就是贪嗔痴,贪婪、怨恨、沉迷,称为三毒,也就是诱发苦难的原因。灭谛就是通过修行来消灭贪嗔痴三毒。道教的《清静经》里面其实也有,六欲不生,三毒消灭。都是要斩灭贪嗔痴,所以苦谛是人生中的所有苦难,集谛是形成苦谛的原因,灭谛是对集谛的处理战略,最后还有一个道谛是具体的修行方法,也就是佛教的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我们可以看到苦谛是佛教直接挑战的对象,集谛是揪出了形成苦谛的病灶,灭谛是做出了处理集谛这个病灶的决定。所以在面对苦集灭这个流程上,所有的佛教宗派意见是比较统一的,但是这个战略确定了,那战术怎么安排,佛教的内部就开始有不同的看法。

于是在公元前年佛陀入灭之后,印度佛教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到了公元前年前后,也就是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印度佛教继续分裂为二十部,这个时期称为部派佛教时期,上座部佛教就是根据佛陀讲法的记录而形成的,他们是遵照佛陀的原生理论进行修行,主要的目的就是佛陀的那个最初目的,翦来三毒摆脱轮回。

上座佛教采用了一种非常稳定的修持方式,主要是采用戒定慧三个手段,就是严格遵守戒律,深度练习禅定,参悟佛陀智慧。他们把产生贪嗔痴三毒的集谛进行了分类标识,就是要把人类斩除的贪嗔痴进一步将它细分,本来贪就是贪欲,嗔就是怨恨,痴就是沉迷,上座佛教继承了十二因缘的设定,也就是把人从生到死划分成了十二个阶段:无明、行、识、各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有了戒定慧这三个法则,再有这十二个明确的针对目标,上座部佛教的修行方式是十分稳定的,就是每天在生活中积累修行的经验,称之为业,但是这个积累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可能今世修不到圆满,因为时间是不够用的,需要来世再接着修,所以说是非常艰苦的一种修行。

上座部佛教传入了斯里兰卡、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这些东南亚国家,所以这一支佛教称为南传佛教,南传佛教这种修持方式显然并不适合所有人,因为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后来出现了另一个宗派,提出了一个顿悟的概念,就是不需要像南传佛教这样缓慢的修行,而是可以通过某种机缘突然间觉悟直接成佛,这就是印度的密教。他们相信超自然的能力和机缘,认为修持得来的法力也是可以相互转移的,但是你不能自己盲修,需要导师亲自灌顶,其中有很多秘密的行为,所以称为密宗。

唐朝开元年间,印度密宗的高僧善无畏来到了长安,他的弟子一行禅师译出了《大日经》,这是密宗的宗经,另一位高僧金刚智来到了洛阳,他的弟子不空禅师译出了《金刚顶经》作为修持经典,这是密宗两部最重要的经典。而当时在唐朝的空海法师将密宗带回了日本,这就是东密,也称为真言宗。南传佛教循序渐进,而密宗是突然顿悟,这是一快一慢的两种不同形式。

南传佛教也好,密宗也好,他们的修持都更加自我,是着重于个体解脱的概念,所以在佛灭后的数百年,部派佛教的混乱时期,印度佛教出现了另一种变化,就是有人提出了新的修持思想,认为修行不仅要自己得到解脱,也要帮助他人解脱。既要利己也要利他,他们称这种修行思想叫菩提道,菩提是梵语的音译,就是觉悟的意思。因此他们称南传佛教为小乘佛教,称修菩提道者为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认为世界只有佛陀一个佛,大乘佛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个佛,小乘佛教寻求自身的解脱,大乘佛教寻求普度众生。此外大乘佛教还在戒定慧八正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好几种新的规范,比如又制定了52个修行等级,最高等级是妙觉也就是佛,次一等级是等觉也就是菩萨。我们非常熟悉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他们都是等觉位的大菩萨。

印度的大乘佛教传到了中国,又传到了朝鲜和日本,这支佛教就是北传佛教,北传佛教在中国境内分为两支,一支在西藏地区称为藏传佛教,一支在内地称汉传佛教,这个就是佛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分布。在我们中国主要是大乘佛教,西藏地区是藏传佛教,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有非常少的南传佛教,以下我们说佛教就是特指大乘佛教。

2

佛教最早进入中国是东汉时期,汉明帝有一天做梦,梦到了一个高六丈的金人自西方而来,于是他派人去西域迎请佛法。永平十年汉朝使者与两位印度高僧,用白马驮着佛经回到了都城洛阳,次年修建了中国第一座官方寺院,河南洛阳的白马寺。佛教从此正式开始在中国传播,传入中国的是大乘佛教。东汉时期的中国整体文化非常混乱,儒学被谶纬学附体,到最后陷入了一个非常僵化而又不能变通的状况,佛教刚刚传入中国不久,所以在汉朝属于发展时期。

晋朝的司马氏终结了汉末三国鼎立的局面,但是由于急于求稳反而变乱,司马炎创立了西晋王朝,也亲手诱发了灾难性的八王之乱,从此天下格局为之震荡。中国足足持续了近年的大分裂时期,而哲学宗教思想也得到了发展契机。晋朝建立以后,从文化上也需要终结汉朝延续下来的儒学和谶纬学,所以玄学思想应运而生。中国的玄学思想提出了全新的解释世界的思想,成功击碎了汉朝僵化的儒学。但是玄学出现的比较突然,在当时的条件下过于天马行空,它没有能及时建立起一套稳定的哲学系统,佛教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壮大起来。魏晋时期最主流的佛教就是由龙树菩萨创立的中观派,它最根本的思想理论就是空,所以称为空宗,参透空的意义就能证得菩提道。

当然这里的空不是没有的意思,佛经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任何文字译成另外一种文字都会在含义上有所损失,因为不一定有十分对应的词。我们中国是象形文字,必须要从原的文字中找一个能够对应的,选择了这个空字,意思是万事万物都是幻象的存在,要看破这种幻象的本质,所以万法皆空。包括佛法都是空。禅宗六祖慧能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注意佛教里面的四大皆空,万法皆空,这些空字都和消极没有任何关系,包括我们常说的看破红尘,也跟消极没有任何关系,都是在阐述事物的状态。

空宗中观派的理论遭到了有宗唯识派的挑战,大概就是唯识派认为中观派的这个空是有问题的,意思就是说你说佛法都是空的,那你肯定是有个根据啊,你这个根据难道不是实有的吗,既然有,何为空。这个是真的绕,所以唯识派提出了更加缜密的理论,他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形态,称为妙有。就是有一种事物,它的状态是有而不是无,但是它又不以有的状态出现,大家知道它是有,但是大家以为它是无。《易经》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多少有一点相通的地方。

唯识派认为有三种情况符合它所说的这个妙有,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就是人们常态意识中认为某个事物是有的状态;依他起性就是本来没有的事物依托于我们的意识而形成的幻想;圆成实性就是当所有的幻象看破之后,真实不虚的佛法能够留存。

唯识派认为,一切佛法都潜藏在人的意识深处,一切法唯识,所以称为唯识派。它的创始人是无著菩萨,他晚于龙树菩萨创立的空宗,唯识派提出了一切法唯识之后,就要确定识这个层次,他制定了八种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前面这五种是眼耳鼻舌身就是我们正常的五感,眼是视觉,耳是听觉,鼻是嗅觉,舌是味觉,身是触觉,这个是我们正常人都能获得的感知能力,除了这五种基本的识之外,往往还有第六种识就是意识,这个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六感觉,有的人灵敏,有的人迟钝。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莫名地感知一些情况。

常规情况下,第六感觉已经是很超然的存在了,但是唯识派还有第七种识,称为末那识,又称为思量识。末那识是梵语的音译,因为我们没有能完全与之对应的词,大意就是指自我意识的运行机制,这人其实已经超出绝大多数人的思维,已经非常烧脑了。但是它还有第八种识,阿赖耶识,就是深藏在人内心深处通往菩提道的机关。

经典漫画《圣斗士》那里面有十二位黄金圣斗士,其中最厉害的是处女座的圣斗士,在漫画中它就是佛陀的化身,他在桫罗树下领悟的就是这个阿赖耶识,是最高层次的东西。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不管是空宗中观派还是有宗唯识派,他们的理论都是非常复杂缜密的。中观派和唯识派也就是佛教的空宗和有宗,空宗和有宗是大乘佛教根本的两宗,就是空和有。后面出现的各种宗派都分属于这两宗,或偏向于这两宗当中的一个。

佛教经过魏晋时期的大发展,隋唐时期开始正式出现各大宗派,佛教在中国有十三宗,后来经过分类合并,大乘佛教主流有八宗,三论宗是空宗的直接继承者,又称为般若宗,由隋朝的吉藏法家创立,以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菩萨的《百论》为宗经,宣扬诸法性空的核心理论。

法相宗是有宗的直接发扬者,唐朝的玄奘法师就是法相宗的代表人物,他是河南偃师人,十二岁出家为僧,玄奘法师天资高卓,他发现印度佛经与中国的译本存在很大的差异,于是他决定去印度求取真经,其实也就是要找原传的经书。所以他历经风霜,于唐太宗贞观三年前往印度,历经一百多个国家,抵达了印度那兰陀寺进行学习。

贞观十九年返回大唐,此后他翻译经书七十三部,共一千三百三十卷,数量之多居译经者之冠。玄奘法师翻译的《成唯识论》作为经典,持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理论,他是法相唯识宗的高僧。西安大雁塔外围牌坊前还有“法相宗脉”四个字,里面也有玄奘法师的高大塑像,持杖肃立,宝相庄严。

空宗和有宗都认为修行是一个很漫长的事情,尤其是法相宗,坚持认为不是人人都能成佛,坚持认为部分人的阿赖耶识,偏于魔道不能拯救,这样的观点可能就对宗派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玄奘法师的大智慧,所以使中国修持此宗的僧人逐渐变少。法相宗在玄奘法师还在的时候十分流行,但他去世之后就逐渐小众了,因为实在是太难了。空宗的三论宗也没有好到哪去,衰落得更早。

唐代前期比较流行的还有以《妙法莲花经》为宗经的法华宗,这个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宗派,因为智顗(yǐ)大师居于天台山,所以又称为天台宗。天台宗是有空宗根基的,但它已经不是那种完全的空宗。

唐朝中期以后新崛起的大乘佛教宗派,就不再有深刻的空有烙印,而是走向了与中国文化全面融合的道路,这些新崛起的宗派往往都介于空宗和有宗之间,他们有着标志性的特点,就是翦除原生中观派和唯识派的复杂性,就是对原生的空宗和有宗进行简化,并且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说法,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比如说以《佛说无量寿经》为宗经的净土宗,它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东晋的慧远大师,但实际上在唐朝真正成型,净土宗是偏向于有宗的,但不是法相宗那种原生的有宗,净土宗的修行就非常方便,非常受民间百姓欢迎,他的要求就是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可以了。坚持念佛,这个就是修行,就可以达到往生极乐世界的目的,真正的化繁为简。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3%
1
查看完整版本: 玄奘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密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