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辉县文化百泉碑廊有布袋和尚真容难能可贵
TUhjnbcbe - 2024/4/26 19:19:00

布袋僧真仪画像碑,其前身原是一张纸画,是宋代著名画家崔白于熙宁年间(-)所画。后人将它刻在了碑上,具体刻碑时间不详。该碑原存于城内天王寺中,后流传至百泉。年修碑廊时,将它立在了碑廊内。

布袋僧弥勒佛,中国称为布袋和尚。真仪,是真容的意思,意即布袋和尚的真实面貌。弥勒是印度佛,布袋和尚是中国僧,他们怎么被扯到了一起了呢?这还得从二人的来历讲起。

弥勒,老家在古印度。据《弥勒经》讲,他出生于南天竺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属第一等贵族。弥勒,是他的姓,意译为“慈氏”。阿逸多,才是他的名,意译为“无能胜”。(也有人说阿逸多是姓,弥勒是名)他的形象是:头发短而蜷曲,眼睑下垂,眼观鼻,鼻观心。超脱喜怒哀乐,摒弃七情六欲。凝神入定,妙相庄严。表情严肃,悲天悯人。而中国的布袋和尚形象却是剃光头,作嬉皮笑脸状,袒胸凸肚,箕踞而坐,手掐串珠,笑容可掬。令人一见,可顿生亲切感和欢喜心。而且,往往被安排在佛教寺院门口的座台上守候大门。

那么,为什么弥勒佛竟然被中国人改造成这副模样呢?这也是事出有因的。原来,唐朝末年,浙江奉化岳林寺有一位和尚,法名“契此”,号长汀子。身材矮胖,长相猥琐,常常背着一条布袋,四出化缘,随处坐卧。天将雨,即穿湿鞋,天转旱,即拖木屐。与人言祸福,似乎很灵验,他的疯颠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因而名噪一时,被称为布袋和尚。布袋和尚临终时,端坐在一块盘石上,口占一偈(偈,佛教中的唱词),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说完就安然而逝。此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布袋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呀!于是人们便按照他的模样塑成了中国化的大肚弥勒,供奉于寺院之中。千百年来取代了佛教中正统的弥勒佛而名扬四海,而佛国中真正的弥勒,倒鲜为人知了。

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到镇江金山的江天寺去礼佛。当他走到山门的时候,一眼看见弥勒笑脸相迎,便回头问随侍在侧的大才子纪晓岚:“你看,他何以对着朕笑呐?”纪晓岚回答说:“佛见佛笑。”乾隆又问:“他何以也对着卿笑呐?”纪晓岚才思敏捷,立刻回答说:“他笑小臣我生生世世缘浅福薄,不过是一块微贱的料。”听了纪晓岚随机应对的阿谀之词,乾隆当然满意。但是,弥勒佛为什么老是在笑,历来有种种说法。有人认为,这是对善男信女前来皈依佛门而随缘布施表示高兴;有人认为,这是对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愚顽迷惘表示揶揄;还有人认为,这是弥勒自己大彻大悟而达到了妙觉圆通境界的快乐。弥勒佛像的两旁,还常常贴有一副对联,说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这些说法对不对?不得而知。你不知,我不知,弥勒自己也未尝知道,因为他自己仍然是笑,却不置可否。

佛门中类似布袋和尚性格的还有寒山、拾得、济公等人,都是可以写入《颠僧列传》的一派角色。然而这几位颠僧至多只能证罗汉果(意即只修行到了罗汉的境界),尚不能与菩萨为伍,唯有布袋和尚敢于自我吹嘘,以至于一跃而成为未来的候补佛。(佛教的竖三世佛,称过去佛是燃灯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是弥勒佛)这真是他莫大的荣幸。不过,让他坐在寺院门口,这种待遇与未来佛的身份实在是大不相称。何故?说不清。大概,布袋和尚的行为本来落拓不羁,他的尊容又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请他屈坐山门,对于招徕善男信女,是颇有吸引力的吧?好在这位佛爷很是随和,不拿架子,倒是乐居此位,这也实在是难为他了。

印度的弥勒佛形象是《弥勒经》中所塑造的形象,实际上纯属子虚乌有。而中国的布袋和尚却是确有此人。前边说过,他的名字叫契此。契此的行迹,在《景德传灯录》、《佛祖统记》、《宋高僧传》等书中都有记载。他是唐末明州(今浙江宁波)人,死于五代后梁贞明三年()。多年后,北宋著名的画家崔白又以他为对象画出此画,可见他在社会上的影响之深。而且,至今人们看到他的形象,仍会产生皆大欢喜的感觉。因此,千百年来,深得人们的喜爱。

崔白的这幅布袋僧真仪画,用几根铁弦般的线条勾勒出一个高僧形象,其用笔流畅而有筋骨。简练的寥寥几笔线条,即把布袋和尚那种“身形肥大,衣着随便,袒腹大肚,喜笑颜开,清静无为,不拘小节”的姿态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生动逼真。难怪和崔白同时代的大文学家苏轼看后赞声不绝,挥笔在画上题词道:“熙宁间,画公崔白示余布袋僧真仪,其笔清而尤古,妙乃过吴矣!”(吴:即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苏轼题字的时间是元祐三年()七月一日。其后,这幅画不知如何流传到了共城,让人刻在石碑上,流传至今,实在是难能可贵。

—————End—————

来源:《共城史话》

1
查看完整版本: 辉县文化百泉碑廊有布袋和尚真容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