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的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这是唐玄奘法师所译。“观世音菩萨”,是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翻译的,好多人都在问,到底谁翻译的对呢?
两法师的弟子和粉丝,都会拿他俩的经历说事。
先来看看这个传说故事,一次玄奘在四川成都挂单,遇到一位老和尚,身生疥癞,人不敢近,惟有年轻的玄奘法师以同情心侍奉他,为他洗浓血、涂药,不久老和尚疥癞病痊愈,老和尚无以回报,惟有一部经口传给他,玄奘只念了一遍就记住了,这部经就是梵文的心经。玄奘在以后的取经途中,遭受重重困难,九死一生,都是持此心经而化险为夷,传说授与他心经的老和尚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玄奘取经回来后,将心经一字不漏地译成了汉文。
再看下面这个传奇故事,鸠摩罗什,在晚年时期,曾被后秦文桓帝姚兴接到长安,文桓帝与帝王宗室均笃信佛教,拜鸠摩罗什为国师,请鸠摩罗什来主持长安的逍遥园道场。从那时,鸠摩罗什开始译经。其在长安花费十年的光景译经70余部、近卷的佛教经典。鸠摩罗什边译边讲,各处名僧听闻后纷纷云集长安,据记载共有余人成为其门下弟子,在其圆寂时曾留下若有一句话:如果我翻译经文有误,我死之后焚毁时,舌头就会消失不见。
公元年,鸠摩罗什在长安逍遥园(今陕西户县草堂寺)圆寂,享年70岁,后秦文桓帝听闻后,亲自前去悼念,其门下众千弟子为他进行火化,在火化时,弟子们发现其口腔中常常发出光亮,有些光亮犹如莲花般漂亮。(真假未知,不过确实很神奇)火化结束后,弟子们收拾尸骸时,惊奇的发现,鸠摩罗什的肉身均化为灰烬,但是舌头真的没有被焚毁,弟子们纷纷赞叹,言说此舌堪称“金刚舌”。成为了世界上唯一公认的“舌舍利”。
由于两位法师以上的经历,弟子们及后世研究学者、学佛者、出家人……等等,针对《心经》里的第一句,争论不止。
第一.推崇玄奘法师的,会以“观世音菩萨化身”亲传为证。
第二.认为鸠摩罗什法师,翻译正确的,以“舌舍利”为证物。
现在来看看,翻译佛经的原则:从《宋高僧传》一书中可知当时译场分工的基本情况:
译主:就是主持译经事务的人,一般由从外域带来梵本佛经的三藏法师担任。译主通常意义上要掌握梵、汉两种文字,还需精通佛法义理。
笔授:就是负责译经撰写文字的人,一般由精通梵、汉两种语言的人担任。度语:又称译语,就是将梵文的文字音译成汉文的文字。
证梵本:就是检查译文中梵语的翻译是否准确。
润文:就是对译文文字进行润色。
证文:就是检查译文的义理是否准确。
梵呗:就是将梵文译成汉文后,用读梵音法唱念一次,以求音律、节奏协调,便于诵读。
校勘:就是对照梵本,对译好的经文进行校勘。
监护大使:就是由政府委派人员监督译经一切事宜的人。
佛经翻译原则
唐朝玄奘法师据前人经验制定了四例五不翻原则,成为后人译经的准则。所谓四例,就是翻字不翻音,如般若二字及一切神咒等词;翻音不翻字,如字等;音字都翻,就是全部译成汉文的经典;音字都不翻,如梵本。
所谓五不翻,就是多含不翻,如婆伽梵,它包含六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秘密不翻,如一切陀罗尼神咒等;尊重不翻,如般若等同;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词(意思为能够觉知佛教的一切真理,并如实知晓一切事物,从而获得无所不知的智慧、此方无不翻,如庵摩罗果等(庵摩罗采是印度的一种果名)。
对于流传到中国的佛经,虽译本各异,但它们都无一例外地遵循了以上原则。
以上就是梵文佛经怎样译成汉语佛经的翻译过程。
说了很多了,现在应该揭开谜底了,到底怎么译,才是如来真实义呢。
依据:一.我们都知道(佛经只有证悟了“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佛菩萨所讲所说,才能称为佛经呢)这部经,是观世音菩萨,以舍利弗为说教对象所传。
二.证悟“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前提,即《金刚经》里“无我相、人相、寿者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见相非相得见如来”,“有相即非菩萨”。
三.佛菩萨教育众生地目的,即明心见性,脱离苦海,度一切苦厄。只有破了一切相,才能证悟“心”,才能有其“观、照……”等功能呢。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了:菩萨不能说自己是菩萨,说即住“我相”,所以观音菩萨,不会说自己观世音菩萨。其实义应该译为:用证悟的“心”的观的功能,破了一切相的束缚,在“本已具足、本不生灭、本自清净、本不动摇,能生万法的自性中,即是“菩萨”,这就是“观自在菩萨”的真实义,也是告诉众生什么是“菩萨”,给“菩萨”的定义,《金刚经》告诉我们什么不是菩萨,《心经》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菩萨哟,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