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帝元康五年(年)闰十月庚寅(初四日),洛阳存储武器的国家仓库——洛阳武库,突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当时没有灭火器,火烧到这种地步,几乎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它肆意燃烧。
就在火势凶猛吞噬完武库,就要向四周蔓延的时候,从西南方向突然飘来一股黑云,大雨倾盆而下,迅速将火浇灭。
令人诧异的是,目击者说从天而降的不是雨水,而是烈酒,因为很多人闻到了浓浓的酒香。
接着坊间开始流传,灭火者乃是千里之外的一个高僧,名叫佛图澄。
如果传说是真的,佛图澄有多大法术,为什么能在千里之外灭火?他怎么得知这里发生了火灾?大火是如何燃烧的,着火的为什么是武器库?由此带来多大的损失?
一场火灾,烧毁的兵器数目惊人。
据《晋书》记载,这场火灾,烧毁了万件各类兵器。
《资治通鉴卷八十二》:“冬,十月,武库火,焚累代之宝及二百万人器械。”
请注意,烧毁的不是能装备万军队的兵器,而是能装备万军队的器械。
也就是说,烧毁的兵器,不只是单兵武器,还有各类重武器,即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损失比万件单兵兵器更为惊人。
为什么这里要放如此多的兵器?因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大大小小的武装力量遍地,大量武器流落到了民间,就像今天的阿富汗一样。
到了魏晋时期,国家统一,为了预防百姓的反抗,预防刑事案件的发生,朝廷开始收缴武器,就像人们常说的“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魏蜀吴三国、军阀世家贵族、民众手中收缴上来的各种武器战具,都放在一个地方,统一保管起来。
当时西晋的首都在洛阳,这些大大小小的兵器,被放在了洛阳市郊的武器库里,一共有万件。
这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三国时期总人口约万,总兵力只有万。
三国时期入兵力最多的一场战役则是曹魏的一场内战。
年,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以淮南军15万人反抗司马昭,东吴则派出10多万人为援军,司马昭动用26万人平叛,总投入兵力不过51万。
到了西晋时期,人口增加到万,全国总兵力96万。
由此可见,万件各类兵器,装备全国军队绰绰有余。
而且武器库里的兵器不乏高科技武器,如“大黄弩”、“连弩车”、“襦铠”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可是一场大火,将它们毁于一旦,高科技武器成为传说,从此绝迹。
一场大火,为五胡乱华埋下伏笔
洛阳武库大火,对军事战争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
打造兵器是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军队装备供应不足,就失去了战斗力,跟拔掉牙齿的老虎一样。
换言之,洛阳武库大火造成了整个中原汉王庭的军备不足,给中原政权抵御少数民族入侵带来致命的打击。
大火80年之后的年进行的淝水之战,东晋王朝与氐族政权、前秦苻坚进行决战,双方投入兵力33万(东晋北府兵8万人,前秦兵力25万左右),战后缴获的战利品不过数百具。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军备缺乏。
"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禀(粮米),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皇帝奖赏功臣,可以给粮食,但是不能给军备,让他们自力更生,自己解决。
说来说去,都是几十年前那场大火惹的祸。
洛阳武库大火也是造成五胡乱华、胡人势如破竹打败南方政权,问鼎中原的最直接军事原因。
因为那场大火之后,中原政权失去了对少数民族军备上保持了千百年的压倒性优势。
这时候的战争无法拼科技,只能拼蛮力,这就为落后野蛮战胜先进文明提供了现实依据。
要知道,在汉末,中原地区军阀混战,战乱频仍,国都长安毁于一旦,百姓流离失所。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天下人口,十存一二。
即便如此,周边的少数民族依旧无法对中原构成威胁。
因为自秦汉之后,中原以汉民族为主的农耕民族,发明、创造了很多军备,都积累下来,它们仍旧能发挥巨大能量,让少数民族忌惮不已。
但是洛阳那场武库大火,让汉民族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军事优势丧失殆尽,只能被动挨打,毫无还手之力。
西晋末年,中原武装力量和胡人交锋,往往是兵败如山,一溃千里。这里面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宦官干政,外戚专权,贾南风的倒行逆施,八王之乱等。
但是不得不说,洛阳武器库大火,也给汉民族带来了灭顶之灾,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
一个高僧,竟然是幕后导演?
大火之后,坊间传说,是一个叫佛图澄的高僧施展法术,灭掉了这场大火。
依据是什么?因为这个高僧有这个能力,法力无边。
《高僧传》上记载说:佛图澄左乳房的旁边有一个小洞,直通腹内,可以任意开启,用来照明。
如果大师在晚上读书的时候,把这个洞洞打开,里面就能像电灯泡一样发出的亮光,照亮整个屋子。
至于灭火,更是佛图澄拿手好戏。
《高僧传》中曾经记载:一次,佛图澄曾与后赵皇帝石虎共同坐在襄国(邢台)中堂之上侃大山。
佛图澄忽然大惊失色地说:"哎呀皇上,不好了!幽州城发生火灾了。"
石虎手足无措:“这可如何是好?”
佛图澄淡定地说“贫僧自有办法。”他不慌不忙,让人取出一瓶神秘液体向幽州方向喷洒。
然后,佛图澄笑着对石虎说:"皇上,现在幽州的火灾已经被扑灭。"
石虎半信半疑,就派遣使者前往幽州查看。
使者回来对石虎说:"那一天幽州果然有一场大火,而且是四处城门同时起火。火势正熊熊燃烧的时候,从南方飘来一团黑云,继而天降大雨,将火扑灭。雨中还能闻到酒气。"
石虎走上前去,打开高僧的“水瓶”闻了一下,惊得伸出舌头:里面竟然是白酒。
如果你到莫高窟去,在初唐第窟北壁东侧中部,四组故事画中部可以看到两组画面,就是再现佛图澄《幽州灭火》情景的。
百姓认为是佛图澄的理由是,既然高僧可以遥控灭火,当然也能遥控纵火。
因为洛阳武器库大火是被大雨浇灭的,大雨中也有白酒香味,跟幽州大火如出一辙。
之所以认为佛图澄纵火,是因为他是那场洛阳火灾的最大受益人。
大火的最大受益者,为什么是佛图澄大师?
佛图澄大师是西域人,准确地说,应是龟兹人。他出生于年,圆寂于年,活了岁。
佛图澄不是一般的高僧,一般高僧都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食人间烟火,不参与人间纷争。
可是佛图澄大师对政治非常感兴趣,来到襄国(今邢台市),成为石勒智囊,为其出谋划策,直到辅佐石勒称帝,建立赵国。
石勒登位后,对佛图澄这个军师十分崇敬、言听计从,有什么军事行动,都要请教佛图澄,而后才付诸实施。
洛阳武库大火事件发生时(公元年),他63岁,年过半百,正是精力充沛的年龄。
按照史书记载,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年),佛图澄才来到洛阳,当时他已经78岁,火灾已经过去了15年,大师根本没有作案时间。
但是大师法力无边,不是凡人,完全可以在洛阳城外,甚至千里之外,遥控纵火,然后又遥控灭火。
因为大师在襄国石赵朝堂上可以覆灭数百里外的幽州,为什么不能对洛阳进行这样的操作?
那么,佛图澄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佛图澄关心政治,也是为了弘扬佛教。
他在赵国帮助石虎,得到尊敬,在那里弘扬佛法,推行道化,所经州郡,建立佛寺,有八百九十三所。追随他的弟子,常有数百,前后门徒,多达万人。
佛图澄所到之处前呼后拥,跟皇帝一样气派。可是佛教在中原地区的影响,显然没有北部地区那么大。
佛教在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但是西晋时期的佛教活动主要是翻译佛经,还没有形成气候,要想扩大佛教影响,让其深入人心,必须有非常事件,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根据史料记载,佛图澄善于“在乱世之中,以神通力,吸引统治阶级的崇信,再利用宗教力量来安定人民,推展佛教,是汉传佛教早期极为重要的宣教家。”他在赵国石虎那里的成功,就是例证。
洛阳兵器库大火,来源于佛图澄想要通过一场火灾,显示自己的法力,为佛教做一次大规模的营销。
当时佛教在中原地区虽然还没有普及,但是影响还是有的,信徒还是不少的,大师有足够的资源进行情报收集,掌握气象资料,制造火险。
大师在后赵的数以万计的信徒,也可以轻松渗透到西晋,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实,佛图澄和他的团队初衷,只是开展一场宗教表演,并没有想纵火。
也许是操作过程中,分工不明确,协调不到位,指挥不得当,导致表演失控,变成一场失控的大火,始料未及。
佛图澄信徒众多,但是文化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骨干分子的执行力也各不相同,虽然他们有丰富的纵火经验,但纵火是个大工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失手。
需要指出的是,在西晋时期,祆教已经从波斯地区传入中国洛阳,祆也叫拜火教,他们崇拜火、光明、太阳神。
很多拜火教徒来自严重干旱的中亚地域。他们对干旱、风雨气候等天气变化,比中原汉民显然有更强更灵敏的感知。
此外,一些中亚地区有很多优秀猎手,他们擅长驯练金雕之类飞禽,指挥它们从事传播火种的工作游刃有余。
——“僧法应者,佛图澄弟子属,善调鹰,常自言能千里视。勒每战,法应皆预告敌所在、兵将粮草大略,皆验。勒奇之,问右候。宾曰:诸地僧众,每有大事,书密信系鹰足。千里之外,旦夕能知。百里之内,无所不晓。”
而且,中亚地区拜火教徒手中还有一个法宝,那就是猛火油,它是一种类似于石油的物质,燃烧迅速,用水很难浇灭。
“洛寺有长明灯,其油非寻常,胡僧多用之,或谓之西域猛油。”
由于拜火教在中原地区发展缓慢,有的改信了佛教,成为佛图澄的信徒。
据有关史料记载,洛阳武库大火之所以燃烧那么快,那么烈,以及最后失控,都跟现场的大量来历不明的神秘火油有关。
发生在赵国幽州纵火灭火案,早于洛阳大火20年左右,那场大火基本在佛图澄的掌控之中,没有酿成大祸。
可是洛阳复制幽州大火的时候,就操作失误,翻了车,出现失控,造成了严重后果。
总的来说,还是团队没有进行演练,缺乏组织协调能力。
但不管是不是巧合,那场洛阳武器库大火之后,佛教传播速度加快,逐步进入盛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通过杜牧的这句诗,佛教的兴盛可见一斑。
事实上,梁朝的寺庙何止几百座,据史料记载,南朝有寺座,僧尼82余人,在建康(今江苏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南京)就有大寺余所,僧尼信众常有万人。
五胡十六国时期,佛教就真正昌盛起来了。
先秦和汉朝时期,儒学、道教占据主流,佛教一直难以立足。五胡十六国前后,佛教在中国舞台大行其道。
不得不说,正是公元年洛阳武库这场大火,削弱了中原政权的军事能力,也改变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的宗教文化结构,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洛阳武库这场大火,也连带烧毁了很多国家宝藏级别的文物,比如汉高祖的斩蛇剑,王莽的头颅,以及孔子的木屐。有鉴于上述物品与道教、儒教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它们的被毁,只能说,佛家最为得利。
洛阳武库这场大火,究竟是偶然因素引发的自然天灾,还是某些势力蓄意操纵的人祸?
一千七百多年都过去了,众说纷纭,真相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