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TUhjnbcbe - 2024/2/28 16:36:00
皮肤科医生彭洋 https://m.39.net/pf/a_9192418.html

六祖慧能有四句经典的偈语传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偈(偈陀),梵语“颂”,即佛经中的唱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菩提本来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空无一物,哪里会染上尘埃。这几句偈并不是凭空而来,背后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佛门五祖弘忍大师为了选出合适的接班人,有一天,就把弟子们叫到身边,让他们每人写一首偈子来谈谈对禅佛的感悟。当时大弟子神秀和尚才华出众,就题了几句写在墙上: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常常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众人都觉得写得出众,弘忍大师看后也点头道:照此修行,虽然不能成大果,但也可以让自身修得很好的人生。于是此偈在整个*梅东山寺流传开来。在厨房烧火的慧能听到这几句偈后,觉得此诗不够透彻,于是借香客之手在神秀题诗的墙上写下了我们见到的那四句偈。弘忍大师看完后也不表态,只是轻轻的敲了慧能的头三下便走了,慧能悟性很高,在夜晚三更来到师傅弘忍的房间,弘忍也就此将衣钵禅法尽数授于慧能。后来神秀知道了这件事,就迫害慧能,慧能逃到南方,开创了“南宗”,而神秀在北方开创了“北宗”。也就是所谓的“顿宗”(认为顿悟得道)和“渐宗”(认为渐悟得道),从此中国两大佛教派系就产生了。

在这里,我并不想去争论这两大派系孰优孰劣,因为他们得道方式不同,各有千秋。我想探究的是神秀到底输在哪里?换句话说,慧能又赢在了哪里?

神秀,是个客观的唯心主义者,他并没有摆脱世俗的羁绊,在他的诗中,他把“身”比作“菩提树”。什么是菩提树?佛陀曾于一棵树下证菩提(释迦摩尼在这棵树下悟道成佛,这里的菩提就是指智慧),这棵树因此得名为菩提树。鸠摩罗什在翻译《维摩诘经》时,将其翻译为“道场”,意思就是“菩提(树)所在的地方”。身是菩提树,也就是神秀认为,人的身体就是道场,就是每个人的成道之处,每个人都依自身成道,不必向外寻求。这个见解已经算是很高明了。

心如明镜台。常常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是说心就像放置着明镜的台子,需要勤加拂拭,不要让它粘染上了尘埃。在神秀看来,心识是“明镜”的载体,一个人只要内心通彻豁达,“明镜”就会顿现无相、无所有的清静世界,神秀这里其实就是在阐述“渐宗”学说,主张通过不断的修身养性来使自己的心身更加纯净无暇。

慧能则是主观唯心主义者,他在神秀的基础上完成了超越,达到了大彻大悟之境地,他对禅佛思想的感悟显然更深,已悟到精髓。“菩提本无树”,在慧能看来,你神秀还是不能摆脱世俗的干扰,道场因人得道才取名道场,并非人以道场而得道,以身为道场,未免落于庸俗。“明镜亦非台”是说“明镜”和“台”是完全不同的事物,心是“明镜”的载体,一心怎么能够拆分开来看,难道是说在真心(“明镜”)外还可另开一妄心(“台”),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二者本是一心。这里的“台”在慧能看来应该是身,而心是“明镜”,这样就讲的通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是说心本来就是纯净如“明镜”,哪里会蒙上尘埃呢?格调一下子就变高了。

比较而言,神秀的“渐宗”说强调道场的作用,主张人通过自身渐进修养来参悟;慧能的“顿宗”说则强调自身顿悟的力量,有没有道场并不重要,因为众生皆有佛性,但被妄念迷惑双眼,离佛很远,但若能自识本心,自见本性,“一念修行”便可“立地成佛”。正所谓“佛不渡人人自渡”。

很明显,慧能的“顿宗”对人的要求更高,更难做到。我们现代人长久生活在钢筋混泥土铸成的城市中,早已没有了慧根,眼中满是俗事俗物,正如《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在《好了歌》中吟唱的: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一个人得经历多么痛彻的人生,才能看淡世间的功名利禄,转而追寻那或许并不存在的佛呢?芸芸众生终究还是低头卑微地盯着那一枚六便士,而忘记了抬头看天上的那一轮月亮。

只有极少数人能有慧心,实现人生的顿悟。如《水浒传》里的鲁智深,他可谓是水浒中为数不多的最终能得到善终的绿林好汉,也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英雄。他一生行侠仗义,劫富济贫,有他的地方,就有公平正义,他本有机会升官发财,但他却断然拒绝了宋江的好意,选择过快意人生。作者施耐庵在他身上寄托了太多的感情,所以最终安排他在钱塘江边听潮圆寂而去,寿尽善终。在临终前,鲁智深还留下了一首诗: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可以说,鲁智深最后终于明白了人生就是要活出自己,他就是他,就是不一样的烟火。儒家是不重视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在施耐庵生活的那个宋明理学盛行,蔑视个人价值的时代,作者这样写可谓用心良苦。

再如毛姆《刀锋》中的男主拉里,他在战争归来后,本可以与初恋结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却毅然选择浪迹天涯,用尽一生去追寻一种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最终在印度的一个丛林里他实现了一瞬间的顿悟,从而了解了生命的意义就是不断普渡众人,实现自我价值。这一追寻过程是艰苦的,让拉里付出了一生的精力,正如毛姆在这本书引言中所说的:一把刀的刀锋很难越过,所以智者说,得道之路是困难的。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贾府“树倒猢狲散”“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后,看透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没有选择和薛宝钗成婚,而是选择成为了一名和尚,和一僧人一道出走,不再留恋红尘世俗。

此三人,都是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他们亦皆是具有灵心、慧根之人,参照慧能的“顿宗”说是可以修成人生正果的。但现实很多人没有如此高的觉悟,只能通过神秀的“渐宗”说来不断修身养性,这是一个极其长久的过程,需要一生为之去修炼,也更容易操作,至于最后能不能实现参悟,这得看修行的高低了。

话说回来,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若人人都看破红尘,这世间还有什么情趣呢?我们普通人能做的或许便只是看透却不消沉,热爱不失本真。用一句话来说便是: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也就算不枉走这一糟了。愿我们都能成为我们自己的那个佛。

1
查看完整版本: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