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莱州城区出发,沿着省道一路向南,到达柞村镇驻地之后转向东,前后走三十多里路,就可以来到一个叫做“东朱宋”的村庄。
在莱州文化圈内,“东朱宋”村的知名度很高,因为在村庄的附近,有一座古迹众多的盖平山。
根据莱州博物馆的资料介绍,盖平山上有石像、石塔、石龛、石室瘗窟和寺庙等古迹的遗址。虽然在清代的文献中就大略提到这里的古迹,不过它们正式被考古发现,只是几十年前的事情。
因为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盖平山的古迹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被重新发现之后,陆续被评为烟台市级和山东省级文保单位。
相对来说,石像、石塔、石龛的概念比较好理解,此前也有不少介绍它们的文章。因此,下面主要说的是盖平山上的“石室瘗窟”。
瘗(yì),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掩埋、埋葬(作为名词就是坟墓)。按照莱州博物馆的资料解释,所谓“石室瘗窟”,是佛教信徒为将自已的尸肉舍身于飞鸟走兽而开凿的石窟。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将大块的岩石开凿成“棺材”的形状,僧人圆寂之后,将尸身安置其中。不同于棺椁的是,它的外面并不加盖,而是露天放置,任由飞鸟走兽啄食,是为“舍身”(类似于“天葬”)。
石室瘗窟这种形式,多见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比如唐代编撰的《续高僧传》中,就有“弟子慧远树续风声,收其余骨凿石瘗于北岩”这样的记载。而盖平山古迹中因为曾发现过北齐“天保”的年号,而被推断为南北朝时期的文物。
在盖平山上,石室瘗窟的数量有不少,说明在南北朝时期,这里也曾佛法昌盛,安葬于此的僧人众多。根据莱州博物馆的统计,盖平山上一共有十余处石室瘗窟,这也是目前山东发现的规模最大、分布最为集中的石室瘗窟群(国内比较有名的石室瘗窟在甘肃的麦积山)。
唐朝之后,僧人圆寂之后逐渐开始流行火葬后建石塔,少林寺的塔林就是一个例子。而在盖平山上,也有石塔的遗迹。只不过因为资料有限,从南北朝到隋唐这数百年间,盖平山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今人已经很难想象了。
(本文图片由“莱州湾人”在盖平山实地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