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的峨眉山还是一座较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道教名山,峨眉山此时与佛教还没有太大的关联。《高僧传》中,曾提到东晋高僧慧远的弟弟慧持,他最初是想在峨嵋山建立寺院。慧持第二年上峨眉山后,见半山上只有几处低矮茅棚,随同山僧一起,择地建谙庵,地址就是在现在的万年寺庙,供菩萨像,取名普贤寺,它是峨嵋山上第一座比较正规的寺庙。因为第一尊神像是普贤,峨眉山为普贤道场之说,即由此而生。
峨眉山佛教圣地地位的确立,无疑还与“金顶三相”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是“金顶三相”把峨眉山与普贤菩萨紧密联系到了一起。而峨眉山之所以被誉为“银色世界”,其名就来源于兜罗绵云。最早系统记述“金顶三相”的是号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他于淳熙四年(年)六月二十七日前后游览峨眉山,两次得见金顶三相,现存于金顶华藏寺内的明代铜碑有记载。《宋高僧传》中记录了唐代越州僧人释澄观,为了寻求佛教义理的深入理解,遂遍寻名山,旁求秘藏,于唐大历十一年(年),誓游峨嵋,求见普贤。这个记载,充分说明了峨嵋山与普贤菩萨的联系早在唐代已经形成,峨嵋山与五台山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佛教圣山地位,另一方面说明当时峨眉山上已有佛教寺院。
其实,佛教传入峨眉山可能会比历史的记载要更早一些,但确切时间由于史料的欠缺而无法进行准确的判断,但按照现有历史记载并加以分析,能够得到峨眉山最早的佛教痕迹应该是在东晋时期。有确切记载实始于东晋兴宁(~)年间的法和,及稍后的昙翼(~)入蜀,这标志着佛教在中国第一次传入了四川。法和、昙翼作为著名高僧释道安的同学和弟子,都是当时佛教社会传播的中坚力量。可以想象到法和僧团在四川那里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对于他来说这不仅意味着有历史可查的佛教首次进入四川是在东晋时期,而且确定了具体的传道者。
只是他们两个都没有把四川当作长久弘法的目的地。法和入蜀后闻襄阳陷没,就自蜀入关了。而昙翼虽然得到刺史毛璩的敬重,但仍未在蜀地安营扎寨。相比之下,真正在四川产生影响的当属道安的弟子慧持了,他在蜀地弘法13年直至圆寂,对峨眉山和四川佛教产生持久而长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峨眉山的影响较大。据推测他在峨眉山修建的第一座寺院“普贤寺”持续的影响了人们对于峨眉山的定位,直到后来峨眉山被人公认为普贤菩萨道场,他本人也被认为是对峨眉山发展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影响的一位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