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树叶化生图像,应是从邺城地区流传至巴
TUhjnbcbe - 2023/11/12 21:43:00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前言

以北齐至隋唐期的阿弥陀造像为中心,考察了“树叶化生”图像的源流与相关背景。从现存作品的地域分布与造像年代来看,基本可以推定“树叶化生”图像起源于北齐邺城地区。从关联作品的主题来看,除了阿弥陀造像,释迦像、弥勒像中也都出现了“树叶化生”图像,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佛教信众对于此图像的崇拜与认可。其次,在河南发现的两件隋代造像中也可以确认“树叶化生”图像,但没有发现与邺城地区诸例同时期的作品,也没有发现唐代以后的关联作品,故此图像应是由邺城流布到河南,并在流布的过程中逐渐衰退直至消亡。在目前已发现的唐代的关联作品中,仅巴蜀绵阳魏城圣水寺造像一例尚存。但在成都以及周边地区出土的南朝佛教造像中却不见“树叶化生”图像,说明此图像应是从邺城地区流传至巴蜀地区。还有部分文献史料的记载与此图像非常接近,尤其是《卧龙山造像铭》《感通录》的记载“各坐莲华于树叶上”。永徽元年的圣水寺佛道合龛造像中的“树叶化生”形态菩萨像,也能说明此图像与阿弥陀佛五十二菩萨像之间的关联。《续高僧传》中的佛教灵验记,也反映了“树叶化生”图像的流行与佛像的灵验性有关联。僧众为了扩大佛教影响力获得更多支持,有意识地将灵验现象与佛像相结合,从而达到赋予佛像灵验性的目的,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图像的流布范围。此特点也符合作为“西域瑞像”的阿弥陀佛五十二菩萨像的传播特征,至于该像在中晚唐后消失,应是信仰变迁所致,即由瑞像信仰向西方净土信仰的转变所致。

1.阿弥陀佛五十二菩萨像

初唐时期的阿弥陀佛五十二菩萨像基本上没有宝树,也就不可能出现“树叶化生”图像。但在此时期的造像中,仅有阿弥陀佛、胁侍菩萨像以及大量化生菩萨像,构成要素相对比较简素,大量空白的空间都需要用莲华和茎叶来填充,所以在此类造像中经常可见密集的莲叶与莲茎,其间穿插多数化生菩萨像。虽然这些莲叶和莲茎与“树叶化生”图像中的树枝、树杈、树叶属于完全不同的图像要素,但两者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共通性。

比如卧龙山千佛岩1号龛、绵阳碧水寺19号龛以及敦煌莫高窟2号窟东壁南侧壁画中的莲叶和莲茎就出现了密集的交织穿插与重叠,由下往上延伸扩张,与树叶、树枝的生长趋势比较类似。盛唐末到中唐时期,巴蜀的阿弥陀佛五十二菩萨像开始与净土经典中的诸要素结合,出现了大量独特的西方净土变造像,即化生菩萨像的净土变造像。其中也出现了一些类似于“树叶化生”的图像,如丹棱郑山42号龛的侧壁就出现了类似宝树、树枝、树杈的图像,大量化生菩萨像仿佛全部集中在一棵“宝树”上。在邛崃石笋山6号龛的左右侧壁也出现了类似的“同根莲枝”表现方式,化生菩萨像下方的莲茎宛如树枝一般生长展开。

2.青神县中岩寺净土变造像

四川眉山青神县中岩寺摩崖造像的西方净土变造像龛,发现在此龛的左右侧壁各有一棵宝树,宝树上结有多数圆形果实,果实周边有树叶图像。让笔者感兴趣的是,每颗圆形果实上都有一座小型楼阁建筑与一尊小型的如来坐像。这种构成与常见的“树叶化生”图像不太一样,而是将宝树、果实、楼阁建筑、如来坐像相结合起来。笔者认为此图像属于进化版的“树叶化生”图像,即每一颗果实代表一方世界,联合起来就是十方诸佛世界。今后笔者会就此造像作详细考察。至此,考察关联文献与唐代以后出现的“树叶化生”图像,可知该图像与阿弥陀佛五十二菩萨像存在诸多间接关联。

但现存的阿弥陀佛五十二菩萨像中,并未直接表现“树叶化生”图像,即便在某些表现方式上有共通之处,也不能完全等同视之。前述圣水寺佛道合龛的出现,虽然弥补了唐代没有“树叶化生”图像的空白,但因为此造像是孤例,所以并不能完全证明阿弥陀佛五十二菩萨像中曾经有过“树叶化生”图像。不过,这至少可以说明此像与阿弥陀造像存在密切联系。此外,晚唐时期的青神中岩寺净土变造像中出现的“树叶化生”图像,较以往的“树叶化生”图像有了很大变化,从化生如来和菩萨像,发展至十方诸佛世界图像,也是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树叶化生图像,应是从邺城地区流传至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