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史海钩沉北魏时期,清河崔浩主导的灭
TUhjnbcbe - 2023/11/8 18:17:00
<

北魏创建之初,佛教发展较快,佛寺塔刹遍布全境,至其末年已达三万余所。一些佛教高僧不仅拥有相当多的产业,使寺院经济成为北朝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而且还具有很高的*治地位。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大量无以为生的人都寄身沙门,以求出世,使得北朝僧尼最多时高达二三百万人。

北魏时期因此也有许多高僧,清河籍的释僧建就是其中一位。释僧建,不知俗姓,清河人,据《续高僧传》记载:释僧建“沙弥之时,慧俊出类。及长成人,好谈名理。与慧聪、道寂、法贞等同师道记,少长相携,究研数论,遂明五聚,解冠一方。常日讲众,恒溢千人”。北魏高阳王元邕极相延请。此后释僧建云游江南弘法,梁武帝又敕集学僧,请他在乐受殿讲经授业。

寇谦之早年就热衷仙道,修持汉末张陵、张衡、张鲁创立传承的五斗米道,随方士入华山、嵩山学道修炼,自诩曾有太上老君授他天师之位及《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在明元帝末年,寇谦之从嵩山入平城,结交崔浩,常通宵达旦听崔浩谈论古代治乱史,为之叹美。崔浩结识寇谦之之后,信奉道教,受其法术。后来,寇谦之把儒家学说和佛教经律论及斋戒祭祀仪式吸收到道教中来,重新改造五斗米道,期使北魏帝王容易接纳。

太武帝始光初年,寇谦之献上道书,但当时朝野信奉者很少,崔浩于是上书劝谏太武帝,使太武帝因而信奉道教,并派人奉玉帛牲畜去祭嵩山。太武帝又在平城东南建立天师道场,自称太平真君,并亲受符箓,兴建静轮天宫,奉祀太平真君,改年号为太平真君,成了地地道道的道教徒。

北魏时期由于僧侣人数太多,不符合太武帝全民为兵的理念,外加兵荒马乱,没有多余的钱养僧侣,以及僧侣的资产也很多。太武帝开始废佛行动,始于太平真君五年(年),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养沙门,并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门,若有隐瞒,诛灭全门。第二年,卢水的胡人盖吴在杏城(今陕西*陵)起义,起义*有十余万人。

太平真君七年,太武帝亲自率兵前去镇压,到达长安时,在一所寺院发现兵器,怀疑沙门与盖吴通谋,大为震怒,下令诛杀全寺僧众。崔浩趁机劝帝灭佛,于是太武帝进一步推行苛虐的废佛*策:诛戮长安的沙门,焚毁天下一切经像。一时之间,举国上下,风声鹤唳。

当时太子拓跋晃监国秉*,一向笃信佛法,再三上表,向太武帝劝阻,虽然都不被采纳,但也由于如此,废佛的诏书得以缓宣,而使远近的沙门闻讯逃匿获免,佛像、经论亦多得密藏;然而魏国境内的寺院塔庙却无一幸免于难,史称“太武法难”。废佛后不久,寇谦之病死,崔浩后来也因撰《魏史》,书中蔑视胡族而遭腰斩,其族人被诛者百余人。

废佛后六年,太武帝驾崩,文成帝即位,下诏复兴佛教,佛教才又逐渐恢复。

(摘自《清河通史》一书)

原标题:《北魏时期,清河崔浩主导的“灭佛兴道”运动》

1
查看完整版本: 史海钩沉北魏时期,清河崔浩主导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