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游戏之十二——踢毽子
祁河
踢毽子这一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深受青少年尤以女子的喜爱,近年来亦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
小时候我也曾乐在其中,常于课间和放学之后玩耍,有时能从学校一路踢回家属院,直到天朦朦黑大人喊回家吃饭,才告别小伙伴相约明天继续。
踢毽子比起摔包子、煽洋片、绷弹球要干净卫生,也比打嘎儿、射弹弓、玩骑马打仗安全,更显得比跳房子、扔沙包、抓子儿高雅与带有技术含量,所以能受到老师与家长的支持和鼓励。而且踢毽子老少咸宜,男生女生可同场竞技,相互学习,增进友谊,健体悦心和增强集体意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毽子不像现在网上或小贩那里随时能买到,一般都要靠自已制作。那时不论谁家都有几枚铜钱,寻来两片边角布料包裹一枚缝上,拿裁好的鸡翎管,下端铰四剪子掰开呈十字状,弯折缝于布包的铜钱上,再插上几根公鸡毛,一只漂亮的花毽子就做好了。一时找不到铜钱或铁垫片(其实铁垫片因为是公物更难找),也没有顺手的鸡翎管和鸡毛,就用绞的纸或布绺绺,一层层地叠扎起,配上块适重的瓦渣石子,也能当鸡毛毽子踢。
为了使自己的毽子赢人或与人攀比,逢年过节就盯住左邻右舍,看谁家买回漂亮的大公鸡,央求叔叔伯伯宰杀前活拔几根鸡尾巴毛和鸡翅膀上的翎子。我曾偷偷逮住小为哥家养的那只大红公鸡,一气拔下来十来根又长又软的毛来,被那斯狠狠地啄了几下。不过捧起那油光艳丽的羽毛,就忘记了疼痛与记恨,小心夹在书本里备用,不时翻开欣赏,还十分不舍地拿出,送给急需的小朋友当礼物。
毽子的玩法与花样很多,跟着小伙伴和同学们练习,渐渐掌握了踢毽子的一些技法。我清楚地记得有“盘”“拐”“弹”“挑”“接”“缠”“跳”等姿势,即分别用脚内侧、脚外侧、膝盖、脚尖等部位及用单足缠绕、跳起和双腿跳起等方式来
踢。尤其能够连续踢十几个和学会双腿跳起来踢,关中方言叫做“彆”,还有能使毽子落在脚面、膝盖、脑门与脖颈上,就能参加一对一的比赛和集体的活动了。
那会儿玩毽子,私下和学校里都会组织些活动。一种是以单人或集体,以每次踢或加起来的数目定胜负,主要比内侧踢,耍得好的可连踢数百次而毽不落地。另一种是众人围成圆圈,共同踢一只毽子,毽子飞到谁跟前,就由谁接住并任意踢给其他人连续传递,毽子掉在谁面前便谁出局。
踢毽子是项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并逐渐发展成竞技体育活动(毽球),它对场地要求不高,便于随时开展和灵活变换花样。如可随机规定一只脚站着,另一只脚踢,也可用两只脚交替站立与踢;另外站着的脚可移动,也有不准移动的;踢的脚可以着地,也有不允许着地要一直“悬”着。即可以由第一人踢一下,第二人踢两下……依次类推加码,直到其中一人完不成任务;也可以由第一个踢一套花式,由第二人效仿,也依次类推,以谁完成少或没完成来判定输赢。输家必须向胜家“供毽”,即将毽子用手抛给人家踢,直到胜家没踢到或你接住踢过来的毽子,游戏(比赛)重新开始。由输者取得游戏套路(花样)的优先权。
玩“供毽”最常见的是“彆”,即将毽子抛起,双脚同时跳起用一只脚踢它,可以连续跳,也可以跳了踢,踢了跳。双脚跳起踢来也有不同花样,如一只腿弯曲起来用另一只脚踢叫“跪”,一只腿向前伸直另一只腿踢叫“剪”。还有一种是一只脚着地,用另一只脚从后面绕到前边来踢叫“偷”;也有将毽子抛起在坠落过程中,用小腿迅速绕一圈再落到脚面或落至脚内外侧上叫“缠”。最好是能将各种踢法串联起来,以增加踢毽子的趣味及难度。
记得边踢还有口诀:“里拐、外拐,八神过海”一句踢一下。其中念“里、外、八、仙、过”时,要内侧踢一下,念“拐”时须用脚外侧踢一下,到“海”时要双脚跳起来“彆”踢一下,反复循环以谁踢得最多为胜出。
另外还有一种边唱边踢的玩法:“一锅底,二锅盖,三酒杯,四筷子,五钉锤,六烧卖,七兰花,八把抓,九上脸,十打花”。即唱一句,用脚踢一下,分别让毽子落于手掌、手背、拳眼、拳背、额头、脚面上,或是用中指食指夹住一、抓在手心及落在撮起的五指、曲伸成的“兰花指”上,也是以踢得多者为胜者。
踢毽子对活动关节,加强韧带、发展灵敏和平衡有良好的作用。在古代它属于“杂伎”、“博戏”、“百戏”的一种,踢法有百十种。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承德有位百岁老进士,能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一百零八种花式。
关于毽子的起源,宋人认为源于蹴鞠,而“蹴鞠者,传言*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史记·苏秦列传》),但能考证到的是汉代画像砖上有踢毽者的形象。到了南北朝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巧妙地踢毽子了。如唐代《高僧传》记载:有个12岁的小和尚,能用脚外侧连踢下,可见脚上功夫。
到唐宋时,踢毽子更加风行,技巧也更高超。《事物纪原》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鞬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可知此时踢毽子已有边跑边踢的花式,而且不只用脚,还有用膝、腹、头耍弄毽子。由于踢毽子的人数众多,甚至还有了卖毽子的小商贩。
明清时代,踢毽子更为普及,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述北京民间踢毽子:“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有人能使毽子“终日绕身不堕。”而妇女踢毽子更引人注目,“青泉万迭雉朝飞,闲蹴鸾靴趁短衣。忘却玉弓相笑倦,攒花日夕未曾归。”这首竹枝词描绘了女孩们玩踢毽子,干脆脱掉裙裳,身着短衣,兴奋地常常日落不归。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曾赞美女子踢毽,比踢足球还巧妙,比下棋还有趣味。
由于踢毽子根植于民间,既有趣又有益健康,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被誉为“生命的蝴蝶”,因而有了强大的生命力。祈愿这项运动如翩翩起舞的彩蝶,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我也得空再做一只花毽,重温当年的跳踢……
作者:郝小奇,笔名、祁河,曾任市委副秘书长、西安日报社长。高级编辑职称,现任*土画派艺术报执行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