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佛教传自印度,发展为十派,最大一派禅宗,
TUhjnbcbe - 2023/10/11 17:19:00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逐渐发展为十派,江西主要有两派。一派为净土宗,净土宗此前我已叙说过,(见中国佛教有十派,一派为净土宗,庐山东林寺是净土宗的祖庭发祥地一文)一派为禅宗。

禅宗,是佛教十派中最大的一派,压倒了其他九派,而江西则是禅宗的几位大师的传法基地和重要活动场所。

为什么禅宗成为最大的一派,而占优势呢?有关这里的故事由来你知道吗?这主要是禅宗进一步把佛教同中国结合,使佛教社会化、大众化。它主张口头不必念经,身子不必坐禅,只要心中想到佛就有佛,佛就在心中,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办法、途径如此简单,没有文化的群众也能接受,因而拥有广泛的信徒。这种典型的主观思维,出自禅宗第一代祖师达摩和第六代祖师慧能。禅宗第一代祖师是后来禅宗信徒们所尊奉的从印度来的达摩。

据有关禅宗史料记载,达摩是印度禅宗的第28代,他秉承他印度第27代师父般若多罗的意旨,在中国南朝梁武帝普通元年、后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年),从海路到达中国。他先见梁武帝,活不投机,于是离开南京,传说乘一枝芦苇暗渡长江,到北朝辖区的河南嵩山少林寺,在那里面壁十年,传授禅宗心法。

二祖慧可承继了他的衣钵。这就是“传承衣钵”说法的出处。五传至弘忍(—年)。弘忍,俗姓周,唐代高僧,一说他是湖北*冈市*梅县(唐属蕲州)人,又一说是江西省浔阳(今江西九江)人,东山法门开创者,被尊为禅宗五祖。

五祖弘忍禅师,生于隋仁寿元年),他7岁时,随蕲州双峰寺司马道信(一年)出家。司马道信,今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人,佛教禅宗四祖。弘忍学习禅法,继承道信衣钵,为禅宗五祖。弘忍要把衣钵传下去.命弟子们各作偈一首,(偈:佛经中的唱词)谁作得好,谁就是嗣法之人。弘忍的上座弟子神秀(—年),北宗禅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县张市镇沙门村)人,从幼出家。少习经史,博学多闻。神秀作偈一首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扫,勿使惹尘埃。”众门人都推崇钦佩,认为神秀必定继承衣法,将为弘忍传人。

弘忍未加赞许,要神秀再推敲想想。这时寺中有一位打柴舂米行者慧能(—年),俗姓卢,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祖籍范阳郡即今河北涿州。据说慧能是一位不识字的樵夫,听人诵《金刚般若经》才决心念佛,投在禅宗五祖弘忍门下。这时听说神秀所作之偈,也作偈一首,说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表示对佛理的体会。这四句偈言传到弘忍耳中,弘忍大加赞赏,当夜召见慧能,面授《金刚经》,将禅法秘授予他,并付与法衣,慧能获得了据说是由达摩传下的“衣钵”。

为此,从禅宗的历史看,慧能是真正的禅宗开代祖师,或者说是禅宗顿悟派的开代祖师。禅宗的僧徒要把达摩尊为第一代,这是要提高禅宗在佛教各派中的地位,就像人们平常喜欢说的一句俗语,叫做“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而把慧能定为第六代的继承人,称之为六祖。

据禅宗史料记载:当时,为躲避弘忍的首席弟子神秀的报复、暗害,慧能接受衣钵的当天夜里,便辞别五祖弘忍,披星戴月南逃至自己的家乡广东。次日神秀知道后,派人追赶,追至江西与广东交界的大庾岭,不见人踪而返。慧能在深山老林中避难,后主持韶关曹溪宝林寺,传授佛法,之后又转往广州制旨寺。

广州制旨寺是一所大寺庙,当时慧能没有地位,还不为众僧所知,没有受到人们的注意。一天,寺中和尚和信徒数千人打坐,辩论寺前的旗幡飘动,是幡动,还是风吹幡动?有的说是幡动,有的说是风动,争论不休,这时在座的慧能,站起来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的心在动。此语一出,众僧皆惊。他的这一句话,将人想象的意识作为世界的本原,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思维概括无遗,达到唯心论的最高境界。

于是,制旨寺的主寺印宗方丈拜他为师,请他主持制旨寺,慧能便先后在广州和韶州曹溪传法,大倡顿悟法门,宣传“见性成佛”,称为禅派的南宗,徒众们定为禅宗正系。

当年唐代皇帝武则天,和随后的唐中宗、唐睿宗,均对神秀非常看重和礼遇,武则天要请神秀做国师。神秀说:他没有衣法,不能做,国师应请慧能做。武则天又请慧能做国师,慧能不去,只好将弘忍的袈裟送给武则天派来的使者,武则天将袈裟给了神秀,让神秀做了国师。神秀在北方传授渐悟洼门,称为禅派的北宗。

禅宗从慧能开始,就“传法不传衣”了。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争夺袈裟,可能有杀身之祸;二是袈裟还说明有物,不属于“空”,既然“本来无一物”,“四大皆空”,还要传什么袈裟呢?慧能死后,其弟子所编集的语录,称为《六祖坛经》。

慧能大弟子有62人,其中最得真传的有三人。第一大弟子行思(~年),又名青原行思,俗姓刘,庐陵(江西吉安)人。唐代佛教禅宗高僧。行思11岁出家,24岁时到广东曹溪谒慧能,依慧能研习禅法,在一次对话中,行思表示要“以无住为本,以无相为体,以无念为宗”。意思是思想不能停留在某一点上,万事万物的形象本来是不存在的,所有的念头、想法都是空虚的,这样才能进入修炼的境界。慧能乃对行思“深器之”,令其为首座大弟子。

唐玄宗开元元年(年)慧能临终时,向行思交代,从此传法不传衣,传承的袈裟已经送走了,自己穿的袈裟留着镇守山门,而法应传授下去,要他教化一方,“无令断绝”。行思既得法,遂奉师命弘化一方,开元二年(年),行思返回家乡吉州,在青原山安隐寺(北宋徽宗时改称净居寺)传法。一时四方禅客云集,世称青原行思。行思圆寂后,唐僖宗谥为弘济禅师,这就是禅宗的七祖。北宋崇宁三年(年),徽宗赵佶敕赐安隐寺“净居寺”匾额,遂改今名,距今已有年。

慧能的第二大弟子怀让(—年),金州安康(今陕西安康市汉阴县)人,俗姓杜,原在荆州玉泉寺出家,学北宗禅法,后依禅宗六祖于韶州曹溪,得顿悟法门。唐玄宗开元元年(年)慧能圆寂后,怀让住南岳衡山福严寺,宣扬慧能学说,为禅宗南岳一系,世称南岳怀让。他有六大弟子,其中最著名者为马祖道一(—年)。道一得法后,到江西传法。

慧能的第三大弟子神会(—年)唐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俗姓高。神会14岁为沙弥,至曹溪接受顿悟学说。往洛阳宣扬慧能学说,以“无念”为宗,与北宗辩论,取得禅宗正统地位,从此,南宗压倒北宗。因曾住洛阳荷泽寺,称荷泽大师,著有《显宗记》。神会的大弟子宗密,至江西弋阳圭峰传法,曾著《禅源诸诠集》,是一部禅宗的语录集,惜已散失,只留序文。

慧能三大弟子或他们的主要继承人,都在江西传法,尤其行思、道一两人,是禅宗承上启下的主要传法人,当年,江西虽无庞大壮丽的大寺院,但江西却是佛教最大的、最主要的派别禅宗的重要基地,是众多禅宗大师的活动场所。

中国禅宗弟子大都是上述几位高僧的继承人。也就是这几位高僧将禅宗传遍了中国和东亚,现在日本即有禅宗信徒数百万,加上朝鲜就更多。江西是禅宗的重要祖庭。江西的红壤沃土为禅宗创造了最好的条件,成为禅宗的重要舞台,留下了大量的遗迹,为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以及律宗等,尽了最大的力量。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教传自印度,发展为十派,最大一派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