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用生动的笔触,描绘泉州这座城市的繁华盛景。当时,刺桐城里氤氲着香料与药材的芬芳,闪耀着丝绸与陶瓷的光泽,隐藏着港与城、人与神的诸多“秘密”。
宋元时期,“弄潮儿”泉州一跃成为国际性港口城市。世界各地的商人、旅行家、传教者,纷至沓来,见识了“涨海声中万国商”的荣景,留下了绵延至今的商业望族,还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寺院——清净寺。
这是年11月1日在福建省泉州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港附近航拍的滩涂落日美景。新华社记者宋为伟摄
“文化中国”的坐标中,泉州是一座“活着”的“宝藏”古城。它魔幻又淳朴,喜新不厌旧。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25日提交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这座古城的荣光以及背后的丰富蕴涵,将被全世界更多人所看见。
这是7月7日拍摄的泉州天后宫(无人机照片)。天后宫是祭祀海神妈祖的场所。这里是外来商人、货物进出泉州城的第一站。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海的城:“东方第一大港”的秘密
泉州真武庙前,一块石碑,上书“吞海”两字。“向海而生的泉州人,就有这样的气魄。”泉州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说。
中国人面向大海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港口城市泉州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却是宋元时期做得最好的一个。
泉州城西北“九日山祈风石刻”前,李国宏依稀看到一幅颇具仪式感的画面:当时的“海关”官员、行*“一把手”、皇室代表以及驻*,齐聚一堂,共同祈祷信风顺遂,让海外贸易商舶往返畅通无阻,并刻石留记。
年7月7日,在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的九日山,讲解员在介绍祈风石刻内容。新华社记者宋为伟摄
“领导高度重视,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李国宏幽默地把当时的海外贸易比作“泉州一号工程”。
10到14世纪,世界海洋贸易迎来一个异彩纷呈的繁荣期,被学者们称为“首个世界体系”。
这其中,泉州以“刺桐”之名崛起,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
在游记里,马可·波罗惊叹:“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
在这里,“海上女神”妈祖给予远行者精神慰藉;石狮六胜塔的航标指引着贸易者前进的方向。
这是7月9日拍摄的泉州洛阳桥(无人机照片)。洛阳桥是由宋代官方主持建造的大型跨海石桥,始建于年,至今保存完好。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在这里构建。泉州市申遗办副主任吕秀家介绍,宋元时期泉州建造了多座石桥。当时洛阳桥的造价,今日折合人民币高达40多亿元。“上上下下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服务海外贸易。”
繁多的商品在这里交易。香料、药材等舶来品从泉州港运进来,丝绸、陶瓷等“中国制造”由这里走向世界。
在瓷都泉州德化的“宋元德化窑展示馆”里,名为“马可·波罗罐”的青白釉罐诉说着横贯东西方的行旅收获。
年10月20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陶瓷工艺师徐金宝为一个白瓷花瓶修坯。新华社记者宋为伟摄
离它不远的泰峰瓷坊里,国家级非遗项目德化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许瑞峰告诉记者,轰动世界的“南海一号”宋代沉船上发现大量德化窑瓷器,其所揭示的“中外贸易史”不断延续着。近年,他从英国、日本等地回购了许氏祖先清朝时制作并外销的好几件瓷器。
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泉州申遗文本负责人傅晶看来,从海洋到平原、从城市到山区腹地,泉州有完整的地理资源体系和产运销链条,生产者、消费者、管理者、贸易者等各种社群,构成了一个复合型系统。
“这个系统现在听起来好像没什么特别,但在10至14世纪是世界上非常先进的。”她说。
这是7月8日拍摄的升级改造后的泉州金鱼巷。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世界的城:万国若比邻
在泉州晋江,年逾八十的丁建通,仍在辛勤工作。
泉州是中国著名的民营经济强市。上世纪80年代初,本以务农、捕鱼和给戏班子吹唢呐维持生计的丁建通,筹集元,开起了家庭制鞋作坊。
如今,作为体育品牌°有限公司创始人的丁建通,和当初“刺激”他创业的安踏集团创始人丁和木及其子丁世忠,他们的故事一起陈列在晋江陈埭回族史馆里。作为陈埭丁氏创业佼佼者,他们有着共同的阿拉伯祖先。
宋元时期,到泉州经商、传教乃至长期定居的外国人,数以万计。
“陈埭丁氏,是外来民族和中华民族结合产生的新族群。”陈埭回族史馆馆长丁清渠说,陈埭丁氏既有阿拉伯人经商天赋,又有晋江人爱拼敢赢的特质。
当时,海外商人和旅人来往泉州,交流的不仅是各地物资、产品与财富,还有彼此的技术与文化。
“泉州的多元、包容、开放,让它成为一个世界性城市,并且把这一秉性延续下来。”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林瀚说。
年10月20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一窑刚刚烧好的白瓷茶具在出炉前自然降温。新华社记者宋为伟摄
泉州历史上号称“半城烟火半城仙”,五步一寺,十步一庙。走进开元寺,石柱上的对联奔来眼底:“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所撰,他曾长时间在泉州居住、讲学。
这是位于泉州市开元寺内石柱上的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对联的书写者、近代高僧弘一法师,在泉州圆寂。开元寺里有座“弘一法师纪念馆”,讲述了弘一法师与泉州结缘10多年的故事。
泉州不仅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设在泉州。
宋元时期,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古基督教、摩尼教、犹太教等世界多种宗教在泉州广泛传播。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
“在这座特别的城市里,不同的宗教、文化和谐共存,同时泉州人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风格。”泉州籍著名当代艺术家蔡国强认为,泉州“开放自在”的精神不仅对泉州本身,而且对大国的文化自信乃至全世界的多元文化交流都很有价值。
泉州市伊斯兰教清净寺。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活着”的城:魔幻又迷人
“东塔和西塔有点儿亲像(相像)/这条街也是较早的模样/熙熙攘攘的城南拳头烧酒/听一段南音配茶是真享受……”
泉州开元寺内的东西塔。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80后”泉州音乐人苏世洪,用闽南语歌曲《来去泉州》及所属专辑《身在此城中》,唱出了大部分泉州人熟悉的古城:老街、古厝,一砖一瓦依然保留着“记忆中的模样”;戏曲、民俗,一颦一笑代代滋养着泉州人的烟火人生和禀赋性情。
在位于泉州府文庙内的南音研习所里,南音爱好者郭钧淼(左三)与南音三代传人郑明明(左四)在为群众免费演出(7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闽南文化发祥地,泉州融合了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等,形成独具特色的泉州文化。
资深“古城讲解员”培训老师李以健形容泉州是一座“魔幻现实主义之城”:层层叠叠的历史堆积在这里,“喜新不厌旧”。
泉州市文旅局文保科副科长李庆*说,很多专家来泉州,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人对古城的敬畏之心,“无论有形的物质实体,还是无形的精神遗产,都在努力呵护”。
留住城市“根”与“*”的文化自觉,保护着泉州多年的历史文脉,也让新的建设者选择了古城保护最难的“3.0”模式。
泉州古城办项目建设组副组长谢永明介绍,古城保护一般有三种模式:“1.0”模式,拆了重建;“2.0”模式,留房不留人;“3.0”模式,要求“见人、见物、见生活”。
“我们的中山路示范段改造,强调活态保护,不仅*府部门和文物专家认可,老百姓也大力支持。”谢永明说。
“活着”的古城赢得越来越多年轻守护者。“80后”泉州女孩郑达真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开元寺附近的小巷,租下一座清朝老厝,开茶馆、办民宿、策划“美好生活文化周”,一晃11年。
“年轻人一开始总想着逃离,后来才发现,身边就是一个宝藏城市。”郑达真认为,泉州是“迷人之城”,它的美不惊艳,却让人不知不觉沉醉。
“80后”泉州女孩郑达真(右三)和她朋友们在她开办的西街民宿里喝茶聊天(7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生于年的*跃昆,曾经不喜欢南音,认为它“太老”“节奏太慢”,如今却热衷学习这一千年古乐,并策划主办了3年“泉州府古城徒步”活动。他说,“泉州的好无法言喻,需要我们切身感受。”
“活着”的古城,面向年轻人,也敞开胸怀拥抱世界。
泉州籍当代艺术家吴达新希望泉州对标马可·波罗生活过的意大利威尼斯,在古文化、古建筑、古艺术品保护等方面,做到“极致保守、极致严谨、极致开放”,同时要拓展与创新,用国际化语言讲好活态传承的泉州故事。
总策划:邹声文赵丹平
监制:顾钱江闵捷
统筹:卫铁民刘恺
记者:许雪毅邰晓安
视频记者:林凯宓盈婷吴念
编辑:谈昦玄
新华社对外部、新华社福建分社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