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谶语,通俗的说就是指提前说出、事后应验的话。水浒中的诗词歌赋里面也有几首谶语诗,每留下悬念,为以后的故事描写埋下伏笔,钩起人们读下去的欲望。
今天笔者为您盘点《水浒传》四大谶语诗句:准确度让人难以置信!
一、智真第一次赠智深偈言
鲁达因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郑屠,躲官司入五台山为僧,法号智深。因屡屡犯戒为众僧所不容,智真长老荐其去东京大相国寺讨个职事僧做。临行,赠智深四句偈言诗:
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后来鲁智深的经历才逐步揭开了“谜底”:
大相国寺菜园遇林冲成为其流落江湖的起由,在曹正设计和配合下与杨志夺下二龙山后生活才暂时富足而安定下来。
第五十八回“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可算“遇水而兴”的谜底,“遇江而止”是说智深不是朝廷的人,他的事业止于“宋江集团”,尽管随宋江接受了朝廷招安,也参加了征辽和和平四寇并立大功,但在正式得到受封前即结束了生命。
二、玄女娘娘法旨宋江“四句天言”
宋江被晁盖等梁山泊好汉远距离奔袭劫法场救上梁山后,坚执要自己往家中欲搬取老父上山,以绝挂念。刚到家便得知在江州做的事这里已都知道,本县派两个都头并一二百土兵日夜巡绰捉拿,宋清在家正专等梁山泊众头领来救父亲并兄弟。
在转奔梁山泊的路上被官兵发现,引出还道村遇九天玄女受三卷天书的故事。
娘娘法旨道:“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凶。外夷及内寇,几处见奇功。”宋江听毕,再拜谨受。
水浒作者在以后的情节安排中,“遇宿重重喜”中的“宿”指殿前太尉宿元景,并两次应验:
一次是在第五十九回,宿太尉奉旨到西岳降香,梁山好汉将其截获、软禁,冒其名赚开华州城,救出被拿入大牢的史进和鲁智深,另一次是在第八十一回,宋江等通过宿太尉的关系,最终实现了梁山泊全伙受招安的*治目标;
“逢高不是凶”中的“高”是指殿帅府太尉高俅,高俅是个奸臣,专与梁山泊作对,并亲率大*征讨梁山,但这对于梁山来说,并非坏事,高俅兵败被俘,竟成为梁山义*受招安的重要契机。
后面的两句“外夷及内寇,几处见奇功”自然指招安后的征辽和平田虎、王庆、方腊了
三、宋江问智真长老示众弟兄前程
宋江带领梁山好汉征辽的胜利使得辽国臣服后,在永清县东一十五里茅山之下,竖立了一块随*石匠采石、萧让作文、金大坚镌石的记事碑。
事毕,鲁智深向宋江请假,欲上五台山本师智真长老参礼,宋江听罢愕然,默上心来,便同去求问前程。
智真长老命取纸笔,写出四句偈语:“当风雁影翩,东阙不团圆。只眼功劳足,双林福寿全。”
智真长老给宋江写的此谶语诗中之“当风雁影翩,东阙不团圆”似乎指宋江和他的兄弟们就像“当风雁”一样风光朝野瞩目,到了征方腊的“东阙”时将“十损其七、八”而不得团圆了。
“只眼功劳足,双林福寿全”中的“只眼”指独具慧眼的人,“双林”是释迦牟尼涅槃的地方,也可以指佛祖本人或指寺院。整句是对宋江的劝戒:如到此为止入禅林才能保证“福寿全”!
话是这样说,已身为“官身”的宋江和他的兄弟们怎能放得了手?所以,“东阙不团圆”是注定的。
四、智真二次送智深偈言
在五台山方丈内,智真长老给宋江写罢偈语,接着便嘱咐鲁智深了:
“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这四句谶语诗是预言鲁智深本人的,彻底感悟到其内涵的也是他自己。
水浒将士征方腊得胜而归,驻扎杭州六和寺。是夜月白风清,水天同碧。夜半,忽听得寺外雷般响声,鲁智深只道是战鼓擂动,摸了禅杖,大喝着便抢出来,待要出去厮杀,众僧拦阻,方知乃是钱塘江潮信,当下大悟:
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付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万松林活捉夏侯成;“遇腊而执”,俺又生擒方腊;今日正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合当圆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