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年间,成都府来了一位新的守道,此人姓雷,叫雷继焕。雷守道勤勉*事,上任伊始开始核查前任留下的遗案,他发现积压的案卷特别多不说,人口失踪案更是不计其数,还都是没有破获的。
这些人口失踪的案子里,失踪人多是外地人,均是在成都府失踪,几乎都是青壮年的男性,有的是赶考的举子,有的是带着钱财到成都府经商的生意人。最早报失踪的案子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最近的也有一两年,前前后后加起来,共有四五十起。
为何这些人在进了成都府之后,就都莫名地失踪了呢?雷守道百思不得其解,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将这类案子集中地、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案卷上的内容语焉不详,除了心中不断增加的疑惑外,还是找不到任何答案。
冥思苦想了几天,也没有头绪,雷守道遂找来了府衙里的一位姓谢的师爷,和他聊起了这些案件。谢师爷是成都府本地人士,对这些案件也是早有耳闻,但也没有什么发现。
谢师爷见雷守道心思不解,便劝道他:“守道大人,这十几年积压的陈案了,你不可能一天就结案了。你到了成都府以后,还没有四处闲逛吧?不如我带你出去转转,散散心,说不定能有什么新的思路。”
雷守道一听,也是,自己到任后,沉迷于案卷,还没有去查访过。为了以后工作方便,确实应该先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才对啊。
雷守道便向谢师爷打听,附近哪里的风光最好。谢师爷向他推荐了一个地方,叫升仙寺,是当地香火最旺的一个寺庙。景致秀丽,许多外地人也喜欢到这个寺庙散心祈愿,不少途经此地的文人还在寺里的墙壁上题诗吟咏。
升仙寺最有特色的当属每年二月初一的大斋醮仪式,这个仪式由来已久了。在第年的这一天,全寺一百多僧众聚在一起,共同超度本寺的两位得道僧人升天。所谓的超度,就是借着火化,让他们在烈火中升仙。
谢师爷说道:“我曾亲眼见过,大斋醮时,寺庙架起高台,将干柴堆于高台之下,两位功德圆满的僧人坐在干柴之上。住持带领着百余僧众一起诵经唱乐,最后一把大火,将两位高僧的肉体毁坏,帮助他们升仙。”
听谢师爷说得如此玄妙,勾起了雷守道的好奇之心,好巧不巧,次日就是升仙寺一年一度的大斋醮,两人约定,明日一同去往升仙寺。第二天,两人来到寺庙前,果然如同谢师爷所说,这里已经人山人海、拥挤不堪了。围观的民众们纷纷议论:此刻上香可以消灾获福;也有人说,看高僧得德升仙,自己也能沾沾仙气。
此番出行,府衙已派人事先通知过寺庙,但寺庙却回道:在我们佛家看来,众生平等,既然都是观礼,就同其他百姓一样,恕不特殊接待。雷守道对此虽不见怪,却让他更觉得升仙寺与众不同。
没过多久,前方人群中传来一阵喧闹,只见高台前出现了一队人:前面四个手持木鱼的僧人,边走边敲,嘴里还念念有词;后面跟着六位载歌载舞的女子。
雷守道好奇地望着谢师爷,谢师爷慌忙解释:“这些女子也是升仙寺的一大特色。她们可不是一般的女子,叫侍者,是从波斯国远道而来的,都受过佛法洗礼。平时是见不到她们的,唯有每年一次的大斋醮,她们才会出来诵经和表演。”
女子的出现,让雷守道觉得哪里不对,但又说不出来。
不一会儿,歌舞表演完毕,这一行人撤下后,又上来了十几位僧众,他们每人怀里抱着几捆干柴,一个接一个地往高台上堆放,一会的工夫,高台上已堆积如山了。最后,又出来四位僧众,两两一组,各架着一个人。
被架着的人枯瘦如柴,低眉垂目,身上披着金*色的袈裟,一看就是修行已久的高僧。
两人被放到高台上后,又来了八位手拿火把的僧人,他们分别站在高台的四个角落,住持一声令下,八人同时点燃了四个角的干柴。顿时,大火轰然而起,吓得围观的百姓们纷纷后退。
突然,听到人群中有人高喊:“此中有诈,快来灭火!”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雷守道。话音刚落,就见雷守道从人群中冲了出去,直往高台方向奔去,一旁的谢师爷和随同的公差们不敢怠慢,也随后跟了出去。
雷守道顾不得谢师爷的阻拦,不由分说爬上了高台,将还没烧到中间的火苗一脚踢开,抱起了其中一位高僧传到后面公差手里,转身又抱起了另一位高僧。
一刹那的工夫,两位高僧被救下,围观的人和八位点火的僧人此时还没有反应过来,面面相觑。
奇怪的是,这八位僧人和送递柴火的僧人,见雷守道将人救下来,却是一言不发,也不见上前阻拦,反倒是转身退回了寺庙。
这一行为又让雷守道觉得颇有蹊跷。
事后,谢师爷问道雷守道到底发现了有哪些地方不对劲,促使他义无反顾地冲上前去救人呢?
雷守道微笑地解释道:其实当女子出来表演时,雷守道就觉察到了不对劲:就算女子受过戒、精通佛法,怎么会留在一个和尚庙里呢?当心中有了疑问,观察就更加仔细。所以四面火起的时候,雷守道目不转睛地盯着两位坐在干柴上的得道高僧,居然发现他们眼中流出了泪水!
按照佛教的说法,升仙是皆大欢事的事,是功德圆满的表现,为何会哭呢?难道他们根本不是升仙,而是借由升仙的方式,在众目睽睽下被人屠害?
突然之间,雷守道的脑海中闪过了那几十个失踪人口,一瞬之间,他恍然大悟了,所以不顾一切,奔上高台抢下人命。
当两个“高僧”被抬回府衙时,脱下袈裟,雷守道才发现,他们全身上下、密密麻麻地被粗细不一的绳子捆了个结结实实,连手指都不能动。
郎中来过之后,告诉雷守道,二人没有大病,只是连日饥饿,导致虚脱,使得现在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将养了两三天后,两人渐渐缓过劲来,说话也有了力气。
原来这两人,是前往京城参加会试的举子,一人叫汤成誉,一人叫傅宗尧。半年前,二人从成都府路过,听说了升仙寺的名气后,前往寺中游逛,途中遇见了几位女侍者。
寺庙中有女人,而且是相貌不错、谈吐不凡的女人,二人颇为痴迷。一番交谈后,女侍者邀请二人共进晚餐。没想到,饭里放了蒙汗药,二人吃下去不久就晕了过去。
两人醒来后,发现全身上下被绳索绑得死死的,一旁看守的僧人告诉他们:“你知道我们寺里为什么会有女侍者吗?就是为了引诱像你们这些六根不净的俗人!”
两人苦苦哀求,愿意将随身的钱财全部拿去,只求能放过一命。但僧人哪里会答应,他们知道,一旦将二人放出去,寺里的秘密就再也保守不住了。消除后患的唯一方法就是将二人处死。
所谓的大斋醮就是寺庙处置人命的一个幌子,借着升仙之名,明目张胆的杀人。这些将要被杀的人,先被饿上几天,等到只剩一口气的时候,就将他们放上高台,上台之前用绳子捆绑全身,嘴里塞进核桃,让他们不能说话,只能活活地被烧死。
要不是雷守道发现了汤、傅二人流泪,升仙寺的秘密还将继续下去,说不定还将有更多的人因此枉死。
听完汤、傅二人所说,雷守道急忙集合公差,迅速包围升仙寺。但那些僧人在雷守道救下二人那天,就已经开始了逃亡,等到他们赶到寺庙时,一百多人已去了大半,最后只抓捕到四十二名和尚。
在对这四十二名僧道的严刑拷打之下,一名叫海昙的僧道交代:往年所超度的都不是本寺的僧人,均是到寺中游玩的游客。他们会事先观察谁看起来比较有钱,然后利用女侍者引诱、将其绑架谋害,占其财产为已所有。在这十几年里,升仙寺用这种方法杀死了几十人,而这些人身上的财物,统统被和尚们挥霍了。
积压了十几年的人口失踪疑案终于在雷守道的火眼金睛下真相大白了。雷守道一边写公文,据实上告朝廷,一边派出人马四处补拿逃犯。
朝廷得到雷守道的呈报,也是极为震惊,没想到一个地方竟能发生如此恶性的案件,而且持续十几年之久!更恐怖的是,前几任官员都没能发现其中隐情!
朝廷对此案极为重视,颁下圣旨,全国缉拿逃犯。大半年后,成都府和其他临近几省的通力合作下,又有几十名逃犯落网。所有升仙寺的和尚一律判以绞刑,不分首从,无一例外。
僧道判死刑,乃是咎由自取,但让人费解的是,眼皮底下、持续十几年的恶性案件,为何连续几任官员都不能察觉?是故意纵然还是不作为?而雷守道能破案,他又胜在哪里呢?
我想,雷守道最终能成功,根本原因在于他富有同理心,站在被害者的立志思考不合理之处,找出破绽,顺利结案。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换个立场来看问题,有时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别是在销售活动中,不懂得客户的需要,那就生产不出客户想要的产品;不懂得客户的心理,销售方式就打不到客户心里去,让对方成功买单;
在教育中也是,不懂得孩子想要的是什么,就发现不了孩子的长处和优势;不懂得孩子缺什么,就不能让孩子扬长避短。
换个立场看问题,换的不是方法,而是看问题的角度。
四五点钟的早上在有些人眼中是最黑暗的时刻,在另一些人眼中却是光明即将到来的时刻。
一味纠结于失败和痛苦,只会让人郁郁寡欢,自怨自艾,不如让自己看到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和痛苦之上、即将迎来的成功和喜悦。
就如同故事中的雷守道,纠结于案情本身,没有突破,出去走走,才能发现疑点,而当自己设身处地地站在得道高僧的立场时,他成功了。
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当你受困于某个环节或某种情绪中时,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或许会得到一段崭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