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
花和尚鲁智深,上应天孤星,本名鲁达,在落草之前,曾在小种经略相公处做提辖。后来打死了镇关西,被介绍到五台山文殊院出家。
他的师父智真长老原名周侗。在各种传记中收了众多高徒,诸如卢俊义、史文恭、林冲、武松、岳飞。
智真长老在水浒传中的地位,不亚于入云龙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据说是位能知过去未来的当世活佛。他在为鲁智深剃度时,早就看出了鲁智深上应星曜的命运,而且还看穿了他在佛门中的因缘。
当时,鲁智深落发时,智真长老就曾说过: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
这里指的正果,可不是鲁智深上应星曜的命运,而是他在佛家最后的成就。那么,鲁智深本是道家的天孤星,又皈依了佛门,死后将回归何处呢?
后来,鲁智深大闹寺院之后,智真长老为了平息众僧愤怒,实在无法庇护。就送了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而止。
然后,就让鲁智深去了东京大相国寺。
这四句诗,直接预示了鲁智深后来的命运。
遇林而起,说的是他大闹野猪林,最终丢了大相国寺的挂单。只能去落草为寇。
遇山而富,说的是他在二龙山落草,打家劫舍,不再为饭碗忧心。
遇水而兴,说的是他上了梁山,走上了命运巅峰。
关于遇江而止,很多人都认为是指的宋江。实际上并不是,这里的江是指钱塘江。鲁智深的命运会在那里得到终止。
后来也有印证。
宋江等人在北上抗辽归来时,曾路过五台山,亲自去拜会过智真长老。分别之际,智真长老又给鲁智深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直接又预示了鲁智深后半生的命运。前两句指的是他将活捉夏侯成和方腊,而后两句则与遇江而止所呼应,点明鲁智深会在钱塘江畔,听着信潮圆寂。
果不其然,宋江等人平定了方腊之后,在杭州六和寺安歇人马。八月十五日晚上,钱塘江的潮来临。
鲁智深想起智真长老的偈言,心胸豁然开朗,大笑着写下一段诗,然后沐浴更衣,在当晚坐化了。
那段诗便是: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字里行间都透露着顿悟和看破。自此,鲁智深从一颗星曜,皈依佛门,最终证得了大道。后来,宋徽宗封其为义烈照暨禅师。
然而,水浒传原文却没有提及过,鲁智深到底证得什么样的果位。如果他是天上下凡的天孤星,那么历经红尘之劫后,应该回到北斗丛星复命。但他这一世又证得佛果,最终会何去何从呢?
首先,咱们先分析一下,鲁智深到底得到了什么样的果位?
在佛家中,圆寂又称涅槃,分为四种。分别是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和无住处涅槃。小乘佛教要实证前面两种,大乘佛教还要实证后面两种。
这四种涅槃的具体解释非常晦涩,本文不再赘述。诸君只需要知道一点,鲁智深能实证的涅槃应该是无余涅槃。
因为大乘佛教中的两种涅槃,是佛陀和菩萨实证的。鲁智深生前破戒太多,想要证实佛菩萨果位不太现实。
所以,他能成就的最高果位只能是阿罗汉果。
如果鲁智深成就了这种果位,说明跟道家已经无缘,再也不会是天上的天孤星。
为什么?
这里咱们还要细说,什么是无余涅槃。
无余涅槃简而言之,就是:灭依身之苦果无所余也。具体解释为:断离了三界生死轮回之苦,各种烦恼灭尽,冷热、痛痒、饥渴所依的五蕴也都不在了,达到了真正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那么,了这种涅槃,又会去哪里呢?
佛家给出了答案:当阿罗汉实证无余涅槃后,就不会住于三界的任何一处。而是在一种与法界同在的如来藏中,也就是阿赖耶识当中。
对于如来藏,有居士这样解释过:
当阿罗汉受生到人间来,有了人类的思维和观想,并受累于此;当其修行而成为阿罗汉后,寿命终结时,尘世的羁绊就会灭尽,不再投胎于三界任何一处。
而当人类的烦恼灭尽以后,阿罗汉的如来藏——阿赖耶识会单独存在,而不再去投胎六道,或是天界以上的更高层次,这就是所谓的不生不灭。所以,阿罗汉涅槃的目的就是不再投胎,也不在三界任何一处示现。
也就是说,阿罗汉对于人类狭隘观感而言,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济公和尚也是阿罗汉,为什么还会下凡呢?
阿罗汉分为两种,一种是佛说如来藏法之前,进入无余涅槃的。那么这种罗汉,几乎不会再有因缘示现人间,也就是永住如来藏。
另一种之后的阿罗汉,听了佛说的如来藏法,心中生出了佛菩提的种子,这样在久远的劫数之后,因缘成熟,自会出离如来藏,再次受生人间继续修行,直至最后正道成佛。
说了这么多,鲁智深肯定是后者了。他虽然进入涅槃,暂住如来藏。但他有一位活佛老师智真长老,为他种下了佛菩提的种子。只要等到这颗种子发芽成熟,总有一天,他会再次降生人间。
只是那时,他再也不是什么天上的星宿,而是一位可能证道菩萨,乃至佛果的佛家弟子。至于北斗丛星中的天孤星到底该谁补缺,这个恐怕暂时没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