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叶斗峰,上有灵应寺,寺内供有无垢文殊菩萨台顶,亦名叶斗峰,海拔三千零五十八米,是五台山诸峰中的最高峰,也是华北地区的最高点,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北台顶灵应寺的布局结构简单,山顶仅有十余间楼殿房舍。此庙创建於隋代,坐北朝南,原有山门三间,门额悬挂「敕建大台北顶」巨型匾额。东西两间,内置石碑各三通,石碑记载了历代对灵应寺的兴建等情况。正殿为三间石洞,内供无垢文殊菩萨。
隐峰塔。在龙王殿东、是北台顶一大灵迹,是为纪念唐代高僧隐峰禅师而建的。隐峰禅师,俗姓邓,今福建省邵武人,唐代著名高僧,经常冬居衡岳,夏处清凉,其圆寂後,後人将其火化,并取之舍利,在北台顶建塔藏之,故而塔名隐秀,精工细作,质感较强,是僧俗临顶必至之处。在这里将红、*、白、蓝、绿五色纸,剪成小方块,印上马拖元宝的图案,这些纸张就叫乐马。寺庙南门之外有块平地,处在崖壁之上,在此处将印有马拖元宝的纸块,抛向空中,使纸块借着风力飞起来,就叫放乐马。
每当秋高气爽,山菊花盛开的时候,眼望山花弥布的山梁和耸入云端的山顶寺宇,自然会促使你登高游览,尽情地观赏仙山秋菊美景。
离开鸿门岩,往北台进发。这里有两条路,一是石块铺设的公路,这是一条连接山顶五台之间的公路,由旅游公司的中巴车运送游人。听他们说坐公交车转五个台,每人元。但目前是六点路上没有车辆,另一条路是山顶上的小道,驴友徒步的。远方要走公路,我们走小道。走在山顶没有太大的拔高,但是起伏不定。山上仍然是青草遍地,不时就有个牛群,有时还有马,有的有人看护,有的无人看守,任其在山上游动吃草。
五台山很是特别,整个山头无树,全是草,草下是是三十公分厚的土层,再下不是岩体,而是孤立的乱石块,有大有小,平整的堆放在一起。像是人为的整平后,又垫上了土层。这种地质结构不知经过多少万年才能形成,你走在路上不时发现路边,或草地上由于牛的踩踏,就有一处坑露出石头。下雨水流冲刷使之不断扩大,应该好好保护,这片山顶草原。
翻过一个山头,看到前行山垭处有座白塔,五彩的佛幡,迎风飘扬,在绿色的草原上格外显眼。我们在山坡上走着,远方也从大路上过来了,看来小路也近不了多少。
八点左右到达山垭口。这里有座庙,院门关着,这里有一大群牛,我以为庙内没有人,他们开门进去了,我随之而进,他们又关上门。噢我明白了,关门是防止牛进入庙内。大殿后面是一排平房,这里可挂单。稀饭、馒头、咸菜还有面包,庙内人员给我们热了稀饭,六人早餐吃饱,佛像前敬上香钱。厕所减负,整装出门,继续向北台进发。
自这以后,我们基本上是沿旅游公路前进,石块铺设的路由于水冲车压,部分路面损毁严重,转过了几个山头,在一处平缓之地,一块石碑上写着“臭杉保护区”,原来这里的一种低矮的有像松针一样叶子的就是臭杉了。过了这片区域,首先看到的是华北第一高峰的石牌坊,这里海拔余米,是华北第一高了,众人在石牌坊下留影,继续前进,过石牌坊就能看到北台叶斗峰了,这段时间基本上是沿公路前进,十点多了,路上的车也多了,一辆辆的从我们身旁经过。在一个山头下,我们选择驴道攀爬上了这个山头,不久就到北台了。北台顶面积很大,很是平坦,有两处不相连的庙宇。空地之上到处是人们用石头磊的小塔,一个挨着一个。北台老式建筑不多,基本上全是新建筑。参观留影后进*澡浴池。
鸿门岩地址标志五台风景五台风景五台风景五台风景早餐挂单处地质标志岩石,山和云公路界碑北台顶一处庙宇路北台顶北台另一处庙宇北台庙内说明北台顶庙内草皮岩石和土看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