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橘猫、秦岭深处,净业寺的寂静像是一颗定心丸,将我纷扰的内心定住,将我躁动的灵*安抚。
净业寺是中国“佛教八宗”之一“律宗”祖庭,为樊川八大寺之一,距离西安市区35公里。
它始建于隋朝,唐初为高僧道宣的弘法道场,而成为佛教律宗祖庭。律宗后由道宣再传弟子鉴真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
这座寺庙,幸遇一人而探之。
净业寺藏匿于终南山北麓之凤凰山,山势奇古高峻、林壑幽深,此处与古都繁华完全“隔世”。林间之寂静,唯独草木间的阵阵风雪。
中国佛教有几大门派,律宗以修习和传播戒律而得名,乃中国律宗祖庭,为高僧道宣所创。相传道宣在仙掌谷内结庵修行,经神人指点,掘地涌泉,乃建净业寺的前身白泉寺。后有护法神指点,而建净业寺。
深之山林,远避尘嚣,冬雪探寺,其行为本身就多了几分禅意。关于道宣,知道净业寺的对其一定不陌生。
佛教中赫赫有名的《广弘明集》、《续高僧传》等均由他编撰。不仅如此,道宣还精研毗尼、通达律藏,以大乘教义阐释《四分律》并筑戒坛,倡弘南山律学。《宋高僧传》卷四《唐京兆西明寺道宣传》记载了他传奇的一生。
唐代的净业寺,因道宣弘扬律宗而达极盛。由于道宣长期居终南山,后人尊他所弘的《四分律》为“南山宗”,亦尊称他为“南山律祖”。
不论是终南山之旅,还是秦岭问禅,净业寺是我去过的所有古刹中,最为“心有归处”的地方。
也许是宁静吧,也许是冬雪吧,也许是有猫吧……有人说,来净业寺,就是净自己的业。
山门与庙堂相距甚远,拾阶而上,像是要穿过一片山林,大抵是冬天,秦岭很宁静,万物少了喧哗。
山门处的一块刻有“律宗祖庭”的石碑前,一只橘猫正低首喝水。雪花落在它的身上,它变成了万物的指引者。
眼前,是石壁瓦脊,翼然向天,林深处,一尊坐佛映入眼帘,典雅而无俗,庄重而含威。一块块石头铺就的石阶,在疏条交映的林中显得非常朴拙。
人行山间,入置画中。一脚一个雪印,来时的路,就此一别。此刻,一个僧人从身前走过,他的身旁跟随着两个人。僧人穿着朴实,灰色的调子正合这山一样的色彩。
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道回首了多少次,一块“入真境中”的碑栏石刻映入眼帘。其上,则是净业寺建筑群所在,虽分几处,却自然天成,有种“山即是庙,庙即是山”的格局。
站在天王殿前的平地上,朝远山望去,空中还飘着雪花。我一言不发,静静凝视,将身裹此山,顿觉色身即山身。
天王殿青砖黛瓦,朴柱素梁,悬挂“依法护法”匾额和南怀瑾所提对联:
“回首依依穷奢极欲歌舞繁华大梦场中谁识我,到此歇清风月白梵呗空灵高峰顶上唤迷徒。”
殿内是何种相?我未踏入。从侧门进去,大雄宝殿则在其后。但一个转身,内心突然又生起那个念头:入空门。
诸佛的觉性无始无终,众生的觉性也是一样,人也好,草木也罢,春生万户,众生也罢,自然也罢,人间纷扰不断。
若从中抽去烦恼,这需要智慧。但我从小,就是一个不被看好的蠢小孩。望着远处的山,山上的雪,我是万物中的哪种尘埃?回想过去,人生好苦,世间难以坦然安居。
然而,创造如此人间的,既不是神灵,也不是*怪,是我自己。
可惜的是,山林不是天堂,庙堂不是避难所。山川草木,一瓦一石,欣喜浓时忧愁也浓,欢乐多时凄苦也多。
净业,净自己的业,从身、口、意,这是人生中一场走不完的旅程。我既要提防“穷奢极欲歌舞繁华”带来的迷惑,也要克制对“清风月白”的执着。
简也罢,繁也罢,这都是不二的,是一如的,自然有道。此山,此庙,此人皆本来如此,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