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度寺碑》,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简称《邕禅师塔铭》,别称《青鸾白鹤帖》。唐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书,贞观五年(年)十一月刻。
化度寺碑拓还原图化度寺碑手绘还原图《化度寺碑》书法笔力强健,结构紧密,用笔瘦劲刚猛,结体内敛修长,法度森严,具有体方笔圆之妙,有超尘绝世之概。清代书法家翁方纲对此碑极力推崇,曾在题跋中言:“若以唐代书格而论,则《化度》第一,《醴泉》次之,《虞恭》又次之。若以欲追晋法而论,则《化度》第一,《虞恭》次之,《醴泉》又次之。”
四欧堂藏拓四欧堂藏拓一、《化度寺碑》的主要内容及欧阳询其人
化度寺亦名“化都寺”,位于陕西省乾县阳洪镇好畤村西北侧。始建于汉明帝公元前69年。隋文帝时,三阶教创始人信行禅师曾为该寺住持,唐贞观五年(公元年)化度寺僧人邕禅师圆寂。该寺兴盛于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历史上高僧辈出。
《化度寺碑》的主要内容记述了隋唐时期化度寺的高僧邕禅师的家世和生平事迹。
邕禅师,俗姓郭,太原介休人。博陵太守郭韶之子,“因戏成塔,发自髫年;仁心救蚁,始于卝岁。”,“精勤不倦,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明老易。”,“年十有三,违亲入道于邺西云门寺,依止稠禅师。”北周武帝灭佛,“入*深山,避时削迹”“及开皇之初,于时有魏州信行禅师,……禅师乃出山,与信行禅师同修苦行。”信行去世后,邕禅师总领僧众,在贞观五年时,“终于化度寺,春秋八十有九。”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人。南朝陈大司空欧阳頠之孙。父欧阳纥,仕陈,为广州刺史,以谋反被诛。时欧阳询年幼,被其父挚友尚书令江总收养。欧阳询虽容貌甚寝陋,但聪悟绝伦,博览经史。仕隋为太常博士,被李渊引为宾客。李渊登基后,累迁给事中。武德七年(年),诏与裴矩、陈叔达撰《艺文类聚》一百卷。贞观初,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
敦煌出残拓,分藏英、法博物馆欧阳询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渐变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楷书四大家”。欧阳询的书法吸收了“二王”书法的秀逸雅致和魏碑险绝健劲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笔力险劲、骨气劲峭、法度谨严、结构独异的书风。欧阳询的《九成宫》《化度寺》《温彦博碑》等被称为唐代楷书的典范。
欧阳询的《结构三十六法》是他对书法空间意识的研究成果,概括了楷书布势的基本规律,是唐代论结体法度最详尽的,成为楷书准绳。明代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清代*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皆源于此。
二、《化度寺碑》的相关记载及历代评价
《化度寺碑》最早见于宋赵明诚的《金石录》,后世常见著录。
关于碑石的流传,后人多引明解缙《文毅集》卷十六《跋欧阳率更化度寺碑》一文为据。文中转载宋人范谔于隆兴初年跋,述其高祖范雍与此碑之因缘:“庆历初,其高王父开府公讳雍,奉使关右,历南山佛寺,见断石砌下,视之乃此碑,称叹以为至宝。既而寺僧误以为石中有宝,破石求之,不得,弃之寺后。公他日再至,失石所在,问之,僧以实对。公求得之,为三断矣。乃以数十缣易之以归,置里第赐书阁下。靖康之乱,诸父取藏井中,兵后,好事者出之,拓数十本,已乃碎其石,恐流散浙右者皆是物也。”
但明郑真《荥阳外史集》卷四十《跋化度寺碑》一文的记载则与此不同,文曰:“右欧阳率更所书《化度寺碑》,在今平凉府华亭县,近有董县丞者,得诸萧寺塔中,留置私室,后移诸县治,遂传之人间。笔法苍古老健,视清微婉媚者优劣不同,陕右欧书当以为最,临学之家可概见也。客有自陕来者言,碑为人窃载,又*士争夺,用丁斧凿而碎之,惜夫!然则雷轰荐福,果命也哉?”郑真所言似乎也是指原石而非翻刻。两者以孰为是,有待研究。
《化度寺碑》的传世拓本有多种,其中多为翻刻,唯明代王孟扬所藏一本是公认的原石拓本。此本后经清陈伯恭、吴荣光、成亲王、荣郡王、沈树镛、潘祖荫递藏。后潘祖荫之女潘静淑嫁于吴湖帆,此本随嫁妆同入吴家,吴氏遂合其所藏宋拓《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温彥博碑》与此本装成一匣,言其斋为“四欧堂”。现此“四欧宝笈”均藏于上海图书馆。
历代题跋清王文治题跋《化度寺碑》历来被视为欧阳询晚年楷书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宣和书谱》卷八云:“询以书得名,实在正书,若《化度寺》石刻,其墨本为世所宝,学者虽尽力不能到也。”
*庭坚《山谷集》别集卷十《题化度寺碑》:“欧阳率更书所谓直木曲铁法也,如介胄有不可犯之色,然未能端冕而有德威也。”
明郁逢庆《书画题跋记》载元赵孟跋云:“唐贞观间能书者,欧阳率更为最善,而《邕禅师塔铭》,其最善者也。”
明郑真《荥阳外史集》卷三六《题化度寺碑》:“欧阳率更书《化度寺碑》,俗谓《青鸾白鹤帖》,盖取其碑中所有字以为名尔。公书得王羲之笔意,而险劲瘦硬自成一家。此碑用笔专用勒法,而沉着持重,与轻柔婉媚者自为不同,非精于八法者莫能办也。”
三、《化度寺碑》的艺术特色及临习要点
欧书素以险劲著称于世,《化度寺碑》亦体现了险劲的特点。
1、此碑笔法干净纯粹,起讫分明,没有丝毫多余的华饰动作。横竖深稳,钩挑洁净,转折峻拔,波磔明媚,而浮鹅钩则深蕴隶书遗意。
2、结体精紧端严,体态修长,很注重点画之间的组合关系,通过点画之组合来营造“险”的体势特质,一点一画皆不可移易。
3、就整体气象而言,该碑既有南书之温雅,又有北书之刚健,可谓初唐南北书风融合之典范。故而,历来就有学者称欧阳询《化度寺》与《九成宫》为楷法之极则。
后世学欧阳询楷书易失之刻板,或失之寒蹇,如邯郸学步,失节匍匐。这是被欧氏森严法度所束缚的缘故,在书写时只见皮相,不见骨相。苏轼云:“欧阳率更书,妍紧拔群,尤工于小楷。”《化度寺碑》迹近小楷,王恽称其规模出乎《*庭经》,可谓奇古玄妙。因此,学此作若上参王羲之,亦是一种灵活通变之法。
清成亲王永瑆临作清高垲临作清末民初津门名家王维贤临作田英章临作胡立民临作张善*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