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汉传佛教的僧人在姓氏上,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即所有的僧人全都只有一个姓,这与小乘南传和大乘藏传佛教,僧人的姓氏是自然传承的规矩都不同。
据《高僧传》卷五中说,魏晋时期佛门弟子都是依师承为姓,姓各不同;后来道安大师发现,原来出家人的姓氏太过混乱,不适宜佛教的统一和发展,就提出“佛以释迦为氏,今为佛子者,宜从佛之氏,即姓释。”
从此,佛教对中国的社会生活逐渐有了重大影响,汉地僧人的姓氏通称为“释”的传统也流传了下来。就近来说,武汉归元寺的释昌明方丈圆寂后新任方丈就叫释隆印法师。
在佛门中也还有一个很独特的景观现象,那就是中国汉传僧人头上的戒疤。入佛门除了剃度,即凡出家当和尚或尼姑的人都要剃光头的仪式外,还有“清心”仪式。
即入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优秀者老和尚会用线香为他们点上僧侣生涯的第一颗戒疤,称之为“清心”。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如果表现良好,则有资格得到第二个戒疤,名为“乐福”。
一般而言,如果顺利的话,寺里一些年长的老和尚大多可以拥有五六个戒疤而像少林寺等重要寺院的住持,则有八、九乃至十二个戒疤,关于僧人们头上戒疤的由来,有几种说法:
其一:宋末,蒙古*队一路南征,所到之处青壮年男子要么被屠杀,要么被强征服劳役。但是蒙古*队对出家的僧人却从不为难,盖因当时蒙古上层推崇佛教,因此汉地青壮年的份剃发穿起袈装,扮作出家人以躲避刀兵劫难。
这样一来,出家人陡然增加,令蒙古*队无法分辨真伪,因此蒙古统治者以烧戒疤来区分是否是出家人,而且烧了戒疤以后是不允许还俗的。因为烧戒疤要忍受剧烈的疼痛,而且日后无法还俗,因此,很多人不得不放弃假出家这种方式。
从元朝以后,一直到中国佛教协会废止烧戒疤止,烧戒疤成为了汉传佛教的一个特色。但必须指出的是,无论戒疤的起源如何,烧戒疤都不是佛教的制度,它只为中国汉传佛教所独有。
其二:烧戒疤是起自于舍身供养的佛家思想,也被视为断除我执。旧时出家人受戒时,所燃香疤之数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十二点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萨戒”。
在家居士大多于受菩萨戒日的前夜,烧戒疤于手腕;而出家人的戒疤多烧于头顶,成为世俗人眼中和尚的标志之一。
再来看一下僧人们每天的生活状况。僧人生活最主要的自然是日常的佛事活动,它指的是僧人天天都要做的佛事,这些佛事包括早课、晚课和诵戒。
此外还有佛教的节日佛事活动,指的是于固定时间举办的道场、法会和斋会。古来僧人有举办水陆道场、无遮大会和盂兰盆会法事的传统。水陆道场亦称水陆斋、水陆法会,目的是遍施饮食,以救度水陆*众之苦恼。
这种法会前后进行时间为七天,是我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无遮大会是佛教布施僧俗的大斋会,所谓无遮,指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无遮而平等地予以布施。
孟兰盆会举行于农历七月十五类似于汉族的“*节“是佛教徒追荐和超度历代宗亲的佛事仪式。
年6月2日(农历五月初一)凌晨三点,因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大早,不苗干枯,赤地千里,灾情严峻,位于武汉的归元禅寺在双面观音广场举行了盛大的“祈雨供天法会”,法会共持续两个多小时,由归元禅寺方丈隆印法师主持,那一时,法师见他手净水酒净台下众法。
师唱诵大乘金光明经,佛声庄严而悠扬,信众居士们双手合十,在那高香氤氲的暗夜佛光中,随着法师们的祝颂,共同顶礼佛菩萨的加持保佑析愿天降甘霖,润泽万物,风调雨顺,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