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深处正觉寺,人影消瘦的老僧人佝偻着扶帚而立。阳光倾洒在破旧的百衲衣上,那是陪伴了老僧人40余年的旧友,那是他亲手缝补了无数次的宝贝,是他一生不可抛却的记忆。
多少年来,他吃素斋,念佛经,建佛寺,施善行。不求大彻大悟,只求心怀佛祖,向佛而行。
世间给他太多苦难,他都默默承受,当做佛祖给他的考验,无论多么艰难,永远是佛祖忠诚的信徒。
他法号释觉定,俗名陈多兴,一位山寺老僧,用自己传奇的一生向众生诠释,何为:身在无间,心在桃源。
命有佛缘,愿为佛子
5岁时,一位云游僧人对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有佛缘。”一语道尽释觉定一生。就如同《红楼梦》中,癞头和尚跛足道士对英莲下了判词一般,释觉定由此开始了他与佛有缘的一生。
14岁时,他初有向佛之心,便开始了吃素斋,避荤腥,念经书的生活。16岁,他在当地一座寺庙剃度出家,获法号“释觉定”。
母亲去世后,他辞别寺中众僧,云游四方,各地拜师,踏遍千山万水。途中,他尝遍人情冷暖,也曾伸手普渡众生。
他在这红尘俗世当中,领悟了佛法。曾有多少人,以为抛却尘世便可得六根清净,然而又何曾得知,即便深山藏古寺,这深山也是在红尘当中。世间芸芸众生,你我终究不过其中一员,唯有心灵没有牵挂,才能得到安宁。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言: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经一切苦,放下往日恩怨情仇,就没什么可恐惧,脱离了不切实际的幻梦,人便可得重生。
年春,44岁的释觉定在安徽金龙山上结庐而居。偶然间,得观音菩萨托梦,菩萨希望他将山中被毁坏的寺庙重建起来。
梦醒过后,便开始计划重建。他招来工人,在寺庙原址上打下地基,之后就自己亲力亲为地挑砖,铺瓦。四五公里的山路,在他的脚下走了几十年,一座全新的“正觉寺”在老僧人的手中平地而起,向善男信女打开了山门。这时,老僧人已经八十多岁了。
效仿佛祖,普渡众生
在释觉定出家不久后,他体弱的母亲便患上了顽疾,医院,竟不得好转,焦急中的他就将目光投在了佛祖身上。释迦牟尼佛割肉喂鹰,感动天地,终于成佛,割肉乃是上天对其普渡众生决心的考验。若母亲的重病是自己的业障,那么自己效仿佛祖,也许可以救回母亲。
他毫不犹豫,在自己的手臂上割下一块肉煮汤给母亲喝,仿佛他的行为真的感动了佛祖,母亲的病真的好了。由此,释觉定孝母之名传遍乡里。
释觉定一生行善无数,就如同释迦牟尼佛一般,将造福视为己任。他造访司空山松波寺,见山门前台阶年久失修,便筹钱与众僧重建了台阶。
年的洪水冲垮了村民的住房,也冲毁了桥梁,他便打开寺门,救助百姓,让村民有了安居之所。
常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弘一法师在圆寂前曾仔细叮嘱弟子,把遗体装龛火化时,切记要在龛脚下各垫一水碗,以免蚂蚁虫豸爬过被烧死。正应了出家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之言。
释觉定以为上天有好生之德,看重生灵。他在清扫寺中地面时会将虫子放回草丛,避免它们被香客踩伤。夏日,他不许弟子拍打蚊虫,恐伤了蚊虫性命。村民们对生活有困惑时,就向他请教,他总是可以三言两语就使人释怀。
若说佛法为何,世间能有几人参透?或许,释觉定法师自己也不能完全懂得。但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对于佛法,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佛,是人生理想,是此生信仰。
严守戒律,一心苦行
释觉定法师一生几乎没有打破过任何戒律。他的生活,在外人看来,也几乎是单调乏味。
不沾荤腥,他的饭菜便都是用清水煮过的素斋,甚至没有油盐。粗茶淡饭,见者都觉难以下咽。不可杀生,他便连蝼蚁的性命也会爱惜。万物有灵,本应共存世间,生命无价,不分贵贱。不着香华,他的身上,便永远是那件缝缝补补不知多少次的百衲衣。
所谓“百纳”,就是为破除对穿着贪念的僧人用闲置的碎布条拼接而成的袈裟,释觉定法师的百衲衣跟随他四十余年,早已破旧褪了颜色,但他还时常笑着,靠在寺中的大树下,缝补他的百衲衣。
闲暇里,他就和众弟子一起开垦土地,种植蔬菜,自给自足。这座正觉寺,也正是这样,靠释觉定法师的双手建起来的。他从不要弟子给他送饭,他的饭菜都是靠给村民帮忙换来,他还会到山下开讲座,向更多人宣传佛教思想。
出家人慈悲为怀,释觉定法师帮助过许多人,拯救了不少支离破碎的家庭,但他从来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伟大的事。
人们时常会赠送些物品,表示感谢,释觉定法师最喜爱的是一位施主送的香炉,他将香炉放在寺中,给徒弟们讲当年的故事。
纵使生活清苦,无甚趣味,释觉定法师依然将自己的苦行当做一种乐趣。他不像人们想象中的得道高僧那样严肃,使人心生敬畏,而是笑口常开,乐呵呵地迎接生活,这也是他的修行。
小结:
每当夕阳下山,人影散乱时,释觉定法师拄着拐杖站在他亲手修建起的寺庙前,看山下万家灯火,袅袅炊烟,一派祥和。
回想此生,虽有千难万险,但都已度过。如今,有一方寺庙,众多弟子,一生恪守戒律,专心佛法,倒是别有一番乐趣。当真是身在无间,心在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