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唐僧费劲取来的经,为何后来无人问津 [复制链接]

1#

作者:三水小牍

玄奘,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留学生。

不过,绝大多数人对于他的印象,还停留在《西游记》里那个絮絮叨叨的唐三藏。此人除了颜值很高,在取经路上基本就是个累赘般的存在。

真实的玄奘是唐朝著名的佛学家、佛经翻译家。其毕生的弘法活动,先是西行求法,后是翻译佛典。他西行求法,往返17年,旅程五万里,所闻所履国。他在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当时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从戒贤法师学习。后又历游印度东部、南部、西部、北部数十国,进行广泛参学。戒日王还为他在曲女城设大法会,十八天中无人能破其论点,被称为“解脱天”和“大乘天”。

玄奘所传法相宗派的唯识学说,由于忠实地保持了印度佛学的本来面目,在唐代曾盛极一时。公正地说,印度的佛学从汉末传来中国,直到唐初的几百年间,真正能够传译印度学说本来面目的,还要算玄奘的法相宗这一家。

然而,玄奘法师所弘传的佛法宗派在此后却门庭冷落,乏人问津。貌似玄奘大师忙活了一辈子,最终的目标却没有实现。

一、*治风暴的中心

玄奘当年西行求法,其动机乃在求真。《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说:“法师遮渴众师,备餐其说,详夸其义,各搜宗途,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经过17年的艰苦努力,玄奘的初衷得以实现。

同时,在唐太宗、唐高宗的支持之下,玄奘组成庞大而高效的译经班子,译出《瑜伽师地论》等一大批唯识学经典及其它佛学经论,而太宗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又确立了玄奘在佛教界的领袖地位,为法相宗的传播开了绿灯,使唯识学说一时风靡海内,为其它宗派所不及。

玄奘、窥基(玄奘弟子,唐代著名高僧)之后,法相宗的中心人物转移到了三祖慧沼。

而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金刀之谶与弥勒下生信仰结合,是唐代叛乱的主要理论支撑。所谓金刀之谶,是南北朝至隋唐期间对“刘氏主吉”等类似刘姓当得天下谶语的概括。整个开元年间,占很大比例的妖贼、妖人作乱,都与刘氏有关。与此同时,武则天以弥勒下生信仰建立了其*权的神圣性和合法性,这更为后来的玄宗所不容。实际上,早在北魏时代(年起)的起义,就多有金刀之谶与弥勒下生信仰的结合,之后这种情况更屡见不鲜。

所以对玄宗而言,金刀之谶与弥勒下生信仰的结合是动摇其王朝根基的重大威胁。在这样的*治环境中,“卯金刀”就成了统治者敏感和警惕的符号。这点在杨国忠改名一事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据《新唐书杨国忠传》载:“国忠本名钊,以图谶有“卯金刀”,当位御史中时,帝为改今名。”

众所周知,杨国忠为玄宗宠妃杨玉环之从祖兄,玄宗却因杨国忠本名钊,犯金刀之谶,故特为之改名国忠。玄宗对金刀之谶的警觉和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这里再将法相宗三祖慧沼放置到这种*治环境中,可知:其一,慧沼是武周朝时期佛教界的中心人物,与武则天关系密切。其在窥基、普光圆寂后不久,就奔赴带有武则天官方意识形态的淄州大云寺;之后又被武则天征召参与了义净、菩提流志译场。由此可知,慧沼在玄奘圆寂后,慈恩寺僧众与武则天关系疏远的情况下,逐步缓和了这种紧张关系,并成为带有武则天时期*治色彩的僧侣。

这点已使得其在玄宗朝处于不利的位置。第二,慧沼俗姓刘,正犯金刀之谶,这更为紧要。玄宗对杨国忠尚且如此在意,他更不可能对佛教宗派核心人物置之不顾。第三,弥勒信仰又是法相宗内部师资相承的传统,这点也为玄宗所顾忌。

综合以上三点来看,慧沼在自身有弥勒信仰的同时,又与武则天的关系密切,且又正犯金刀之谶。诸多因素结合,玄宗对慧沼的法相宗派持排斥和限制自在情理之中。故法相宗失去了*府的大力扶持,衰落也是在所难免了。

二、偏于“见”,略于“行”

隋唐以来,佛教在中国已经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许多高僧大德、佛教学者,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翻译佛典和注释佛典,而是热衷于独立撰写佛学著作,进一步发挥佛教义理,从而使佛教逐步走向中国化。譬如禅宗、净土宗这种本土化了的佛教,由于已和中国传统思想相融合,很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因而很快为人们所接受。

相反,忠实于印度佛学的玄奘所传的唯识理论,则因为与中国传统思想差距太大,不为人们所欣赏,因而逐渐被湮没。这可以说是玄奘所传的唯识理论在数传以后即衰落的原因之一。

与高度理性化的儒家、道家思想相比,外来的佛教更容易被变形改造;而与经典佛教相比,民俗佛教更简单易行。

代替纯粹理性的参悟,中国民俗佛教以信佛(人格神和偶像崇拜)为中心,一方面接受佛教教义中的四谛说和因缘说,简化佛教复杂、难懂的教义,承认世俗的苦难;另一方面保留了如戒律、布施和救世等具体形态,强调只要坚持修行,如吃斋念佛、供奉三宝、布施放生,就能顿出苦海,往生西天极乐世界。其本质是入世的,是对世俗社会去恶存善的改造。这符合民众的生活境遇。

要知道,相对有限的文化知识,疲于奔命的生活状态,应接不暇的赋税徭役,加之偶有的天灾人祸,百姓的信佛己经无关“佛心”“佛性”,只是基于对个人生活境遇的抗争和内心慰藉的寻求。他们信佛是对现实的逃避,更是对现实的改造。

对百姓而言,在家设佛堂、供佛像、烧香磕头、称名念佛、放生吃素、布施行善,外出朝山进香,这些基本是他们信仰佛教的活全貌。他们不指望跳出六道轮回、立地成佛,没有看破一切,没有出世之心,只是希望以善心善行和对佛祖的虔诚供奉,来求得现世和来世的幸福。

佛教衍生出的宗派很多,但为何其后的禅宗、净土宗盛行,反而法相宗却逐渐凋零,原因是什么?这就与它能否引起民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